当我打开《哲学百科》,这写的比《西方哲学史》好太多了,它像是多人合作写出来的。
轻易看到实用主义是这样概括的:
威廉•詹姆斯:行动起来就可以让事情有所改善
,约翰•杜威:只有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思考
。
经验主义是这样的:大卫•休谟:习俗是人类生活的优秀指南
,约翰•洛克:人类的知识无法超越经验
乔治•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这里面编了一个休谟例子:因为人每天都看见太阳照常升起,于是判断太阳明天依旧会升起,
可是太阳升起还是不升起是你影响不了的,人的知识对于太阳来说是多么无知。
让我想起休谟经常说人性是见异思迁,反复无常本是人类的天性,
所以极易受种种不同观点、原理和行为准则的影响。不能否认人一开始说地球是方的,
然后又是天方地圆,然后又是球体,以后是什么形状谁能再上一层楼。
这本书的举例真是太好了。
《哲学百科》
-551年:主忠信

孔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490年: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469年:未加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427年:世俗知识不过是影子

-384年:真理存在于我们周围

1561年:知识就是力量

1588年:人类是机器

1596年:我思故我在

1632年:人类的知识无法超越经验

1711年:习俗是人类生活的优秀指南

1724年:世上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的身体,一个是外在世界

1806年:人类是自身肉体和思维至高无上曲统治者

1842:行动起来就可以让事情有所改善

1859:只有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思考

《莎士比亚全集》
威廉·莎士比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发现戏剧比哲学好看多了,一般人写不出这么好看的戏剧
1589:一个人为了爰情,怎么还能顾到朋友呢?
《维洛那二绅士》

1.瓦伦丁准备去米兰公爵的宫廷接受教育,成为绅士。普洛丢斯不愿同行,因为他爱上了朱利娅。
瓦伦丁哀叹,爱情对朋友影响巨大。
2.朱利娅和侍女露西塔谈起自己的追求者。露西塔觉得普洛丢斯最合适,但朱利娅觉得他待她冷淡。
史比德将普洛丢斯的信件转交给朱利娅,朱利娅装作不在意地把信撕了,但又偷偷把信件粘好,
并坦露了自己的心意。普洛丢斯收到朱利娅的回信,欢喜雀跃。但父亲要他去找瓦伦丁。
普洛丢斯告别了朱利娅,两人交换了戒指,普洛丢斯发誓会忠诚于她:
朗斯发表了一通滑稽的道别致辞。
3.在米兰公爵的宫廷里,瓦伦丁一改对爱情的态度。他迷恋上了公爵的女儿西尔维娅。
但公爵却属意富有的修里奥为婿,普洛丢斯一到宫廷,也立刻被西尔维娅迷倒了。瓦伦丁偷偷告诉他,
自己已和西尔维娅秘密订婚,并筹谋私奔。普洛丢斯向公爵告密,
后者引诱瓦伦丁拿出了藏在袍子里的软梯和信件。公爵把瓦伦丁赶出了米兰。
4.普洛丢斯一边假意帮助修里奥追求西尔维娅,一边抹黑瓦伦丁。他在西尔维娅窗下唱歌,
却被朱利娅听见。原来,朱利娅也来到米兰寻找情郎,她装扮成了侍童西巴斯辛。
普洛丢斯雇佣西巴斯辛帮他交给西尔维娅一封信和一枚戒指(朱利娅给他的戒指)。
西尔维娅送给普洛丢斯一幅自己的画像,但她不愿读他的信件,把信撕了。
朱利娅说起普洛丢斯背弃了之前的爱人,西尔维娅听后动容落泪。
5.西尔维娅恳求爱格勒莫帮忙。爱格勒莫是一位骑士,爱人离世后,他发誓终身不娶。
他们在伯特力克神父的修道院会合。一番忏悔礼拜之后,两人启程去曼多亚,
因为西尔维娅相信瓦伦丁就在那儿。
6.在森林里,普洛丢斯从强盗手里救出了西尔维娅。西尔维娅依然拒绝普洛丢斯的示爱,
他于是准备强暴她。但瓦伦丁突然出现,打乱了一切。普洛丢斯幡然悔悟。瓦伦丁原谅了他,
宣布放弃对西尔维娅的爱。朱利娅把忘记交给西尔维娅的戒指还给普洛丢斯。
普洛丢斯认出这是他送给朱利娅的戒指,起了疑心。朱利娅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普洛丢斯记起了对她的爱情。修里奥不再追求西尔维娅,公爵也同意将西尔维娅嫁给瓦伦丁。
强盗被免于放逐,恋人们准备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