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过《丑陋的中国人》,《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韩国人》。
我认为这世界多数书就和这类书一样,作者揭示丑陋,人得到满足。
人想从阅读中得到快感,类似天才由99的汗水和1的天赋,人想的不是汗水是什么,
天赋是什么,是这个天才。他们发现自己不是天才便归于99的汗水,
发现自己付出了汗水,便归于1的天赋。殊不知是人家用来形容自己的努力。
对于努力这一点作者可从未提及,谁会去泄露自己的私生活和宝藏呢?——除了那些小白鼠。
就好像电视英雄常说的:英雄不是我,英雄是在座的各位。人便真以为自己是英雄了。
你不觉得这样的文字很违心吗?仔细理解一下英雄是在座的各位,就因为词是褒义词。
傻逼不是我,傻逼是在座的各位。人不会因句子结构发生态度转变,而是由词的属性发生转变。
对于这类用语,我基本不会看的,因为它没有前提。如何定义一个英雄或傻逼。
是因为在座的定义了傻逼,还是汗水和天赋定义了天才,而这个定义完全不成立。
座下的人可以是士兵,农民,无业游民。汗水和天赋,马,牛,羊,也会流汗,它们也是天才吗?
这种没有明确定义的语句是一种宣扬感情的语句,我只是爽一下,我心里知道是假的。
这种可以随意变换主语的句子,且没有明确定义在哪里都不计其数,不值的生气或开心。
我认为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它唯一让的作用就是让你生气或者开心而不是平静思考。
我的经验
我相信人们不会否认阅读是为了扩大视野和积累经验。但是什么样的阅读可以增加经验。
人要积累什么样的经验。我认为人要住的更好,吃的更好,穿的更好,最重要的还是理解。
像晋惠帝他吃穿住都很好,可是他对事物的理解居然是何不食肉糜。
像洪秀全他吃穿住一开始不是很好,可是他对事物的理解居然是烧杀掠夺。
我害怕有一天我会和这两个人一样,想把自己的好意分享给别人,可其行为却令人吃惊。
于是我开始积累众多的书籍观点,我在我的脑海里面分了类,因为真正能把一件事物
展现出来,或拥有新观点的人,在搜索到的书籍里面,极为稀少。像莎士比亚,他的观点非常多:
一个并没有犯多大的罪、 却受了很大冤屈的人
。你看见人死,我却看见新生
。
我认为这个家伙有点见识,还有很多诺贝尔作家,观点够独特,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认知。
可我只要不去寻找观点,那么新的观点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我看过很多书籍里面,可以闻到浓浓的政治导言,我是希望能放到尾页去的。
因为编导干的事情就像看《阿凡达》被提前剧透了,我想说的东西都被编导给说完了。
其导言就写表现了资本主义无情掠夺阿凡达人。电影暴露了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
无产主义阶级必将引导胜利。我会粗略看下,但我不喜欢别人替我思考,替我看书,替我做主。
为什么导言不能像拉伯雷写的那样。
亲爱的读者,为读本书,
你必须抛弃一切成见,
读时,心里切莫先着恼,
书中并无邪恶,或者毒素。
不错,你也许不易找到
十分完善的东西,除却笑料,
眼看你们这般忧伤憔悴,
我心里选不出别的题材,
与其写泪,还是写笑的好,
因为只有人类才会笑。①
①典出亚里士多德《生物篇〉第三卷第十章:“动物中,只有人类才会笑。“
还有一类书是替我思考的衍生作品,数量庞多,使用大量山川河流的排比句和煽情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一线,二线,三线,开发,建设,期待。
就像作者定义了太阳,口口声声说,我掌握了太阳,太阳明天会升起来,到了夜晚会落下。
想必其不是一个疯子就是神,因为只有太阳神赫利俄斯拉着日辇驰骋才有日落日出。
我还是比较相信作者是从神话故事里面出来伪装成了凡人进行写作,要不然怎么能写出日落日出。
艺术与比喻
我不愿承认艺术是痛苦的象征。人们知道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后,其关注点便全部寻找犹大上面。
恨不得把犹大从《最后的晚餐》上面抹去,因为他不配和耶稣一起吃饭。我看到的是耶稣背后
美丽的平原,和云彩。和作者的透视手法,想把看画的人拉入画作之中,

阅读
我最开始是从冰心,老人与海,顾婷,童年,简爱,乱世佳人,人树这类作品看起的。
要我现在再看一遍,我是不想看的。说实话儿童时期的我啥也没看懂,只看到了好人和坏人。
我曾被成功学类书籍吸引,现在回头看,这书真水,我想看书也是要挑的,
要是看了那些革命的书,说出的定是革命的话,看了资产的书,说的便是资产的话,
看了诗人写的书便是矫情的话,这些书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看独特的见解。
看社会悲苦实在是看累了,看不出什么新花样,看资产革命也看累了,看不出有什么鸟用,
有的书写着世界名著,实际上就是本国的名著,有的书写着某某大奖,实际上我从来没听过。
有的书挂着某某名人,上网一查也没写过几本书。我知道这世界上一定还藏在很多好书,
还没有放到互联网上来,像莫言,只有他得了诺贝尔奖,我才知道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
扯的书。可惜他写的太少了,我能感受到这个老家伙,越老写的越好,九几年之前的作品,
我感觉句子不是特别爽,零几年后,那四十一炮,那个肉都有了灵魂,越来越胡编乱造了。
看书是要有经验的,你没有看过那些乱下定义的书,你就不可能知道这世界还有这样定义一个名词的。
当我摸到一本书可以感受到这个作家看过什么书,他的思想,他的每一个词汇,比喻,
就好像我们看过同一本书,可以看到书本上隐藏的注释和引用,书不可尽信。
书要挑那些老家伙写的看,通常人越老写的越好,越精髓。也有些老家伙年轻时啥也没写,
突然就写了一堆害人鸡汤,把地球人感动的痛哭流泪,都这么老了,还想着害人。
害人,害人,这世界上害人的书也有很多,尤其是还没有多少阅历的青年,
信了一套鬼话,把什么都当成了真理。我记得班上一次大家看了那个非洲大肚子儿童都哭,
就我没哭,我是不信这些狗屁东西的。我从小就再泥巴地里打滚,柏油路上挖柏油,
脑袋流脓,大腿胳膊常流血,这有啥哭的。一个人的同情心一多,就会变得和那羔羊一样,
羔羊做惯了,被欺负了,就忘了自己是个人了,便做起了狼。有了狼心狗肺,
是一头狼也能说成是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