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fred Adler - Wikipedia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1918理解人类本性》

人类的行为

心灵

心灵的基本概念、前提条件

会运动、有生命的生物才有心灵,这是我们的观点。
心灵对一切深深植根于土地的生物并非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心灵和自由运动间存在固定关联。
想象植根于土地的植物拥有了感情与思想,多么奇怪,让人难以置信!
有什么人会相信植物会对自己即将被杀死有预感,并因此深受折磨呢?
理智与自由意志对植物来说有什么必要?其连对意志加以利用的机会与能力都没有,
因此根本不可能具备理智与意志。

运动与心灵有种严苛的因果关系,要区分植物和动物,单凭这种关系就足够了。
所以心灵世界的所有表现都牵涉到运动,这点务必要铭记。无论什么问题,
只要跟位置改变相关,要顺利将其解决,要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都要借助心灵预测将来,
积攒经验,纳入记忆。所以心灵和运动关联紧密,自由运动能力决定了心灵所有的发展,
便成了最初能确定的前提条件。除了能刺激心灵不断变强外,
运动还要求心灵一直保持活力与运动。例如我们能猜到一个人的所有行动,
就能确定此人的心灵已停止发展,一片干涸。因此才有这样一种说法:
“强迫只能摧残、消灭,只有自由能成就巨人。”

心灵目标

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拥有相同的目标,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可见心灵是种类多样的行动力的综合体,
而非静止不动的整体。该综合体的所有行动力都源自相同的源头,都为实现相同的目标。
该目标其实就是跟自己的外部环境相适应,所有人的心灵世界都包含该目标,
心灵世界的所有活动都受该目标引导。

人类的一切心灵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都是在准备迎接日后将要面对的环境。
除了追求某一特殊目标的力量外,人类的心灵基本空空如也。
所以人类心灵的一切表现方式从个体心理学角度来说,都有相同的目标。

在对世界、人性有所认知后,对某个人目标的了解必然能让我们看清此人种种行动、
表现的隐藏意义,了解其不过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才会有上述行动与表现。
更有甚者,一如朝地上丢石头时,我们一定能预测石头坠落的路径,此人追逐该目标时,
我们也能预测其会采取何种行动。但心灵世界与自然法规迥然不同,
心灵中一直有一个不断改变的目标,因此在预测心灵的所有活动时,
我们自然无法像预测石头的坠落路径一样。不过,若某人有了这种一直存在的目标,
就会像被一项看不见的自然法规掌控、引导一样,受一种强制力量推动,
所有心理倾向都身不由己地去追逐该目标。世界上的确有一些法规能够掌控人类心灵,
这点毋庸置疑,但这些法规全都是由人类制定的。
只有被表象欺骗的人才会断言世界上有完全客观的心灵法规,断言有充足的证据能为此提供证明。
也就是说,只有自欺欺人的人才相信环境能发挥无法逆转的决定性作用。
例如有位画家说自己想创作一幅画,人们便会认为其一切态度与表现都应指向该目标,
认为其将实施一系列最后必将实现该目标的举措,这是很自然的。该过程这样水到渠成,
好像一项无可争议的自然规律,人们有上述想法也很正常。
可是这位画家真能创作出这样一幅画吗?

如何找到前后相继的童年时期的生活方式与成年以后的生活方式间的关联?
来借助一个案例解答该问题。有个有极强攻击性的三十岁男人,
人格发展上的阻碍并未影响其在事业方面功成名就。抑郁至极的他来接受治疗,
发了一通怨言,说自己无心工作,甚至觉得生活一点意思也没有。
他还提到,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毫无信心,连即将订婚都对此毫无帮助。
极强烈的妒忌心让他饱受折磨,还让他和未婚妻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
可他的未婚妻在其他人眼中完美无瑕,他的妒忌其实都没有理由,他强烈质疑自己的未婚妻,
只表明他才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像他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很常见:与人交往时,
一旦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极强的吸引力,马上用攻击性态度毁掉双方一度想要建立的友好关系。

根据之前谈到的方法,接下来要为此人的生活方式列出图表。先从他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
在这件事和他当前的态度间想方设法建立关联。这件事应该就是此人最初的童年记忆,
这是从经验中得出的结论。但要确定童年记忆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则颇具难度,这点必须要承认。
这个男人拥有如下最初的童年记忆:他和母亲、弟弟来到一个非常拥挤、
混乱的市场,母亲被迫抱起他。没过多久,母亲又放下他,抱起弟弟,原来母亲到这时
才发觉自己抱错了人。身边人都在挤他,他慌乱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而他这时才四岁。
从他对当前状况的怨言中,我们能够推导出,他无法判定自己是不是受宠,他人若是受宠,
也会让他难以忍受。我们从他对童年记忆的描述中得出了相同的性格特征,
此前的推导由此得到证明。病人听了我们对其当前状况与童年记忆关联的说明,
马上醒悟到了自身问题的源头。

每个人的行动全都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给其留下的影响与印象,
决定了这一目标。这些影响与印象会在成长期间迅速推动幼小的他确定自己的人生态度,
建立独特的行为方式,即人也许在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渐渐确立了自己想达成的理想状态,
也就是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人的部分知觉甚至会影响到如此幼小的婴儿,
让其产生快乐或不舒服的反应。虽然这时候在展现自己的意志时,婴儿采用的方式是最原始的,
但其心灵的行动却已开始。总之,作用于一个人心灵的基本要素,在其婴儿阶段就已经确定,
绝不会因此人之后所受的任何影响或生活方式的任何改变而改变。

部分研究者认为,一般说来,婴儿阶段便已展现出了成年后的重要性格特征。
的确如此。但这也造成了一种误会:性格源自遗传。认为是父母遗传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
会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自信心受损,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毫无好处,只有弊端。
但还有一项重要原因,促使人们接受性格源自遗传的观点,
就是以此为借口把学生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遗传,将这个问题一笔带过。
很明显,这是对教育宗旨的背弃。

社会在每个人确定自己的目标时,发挥着极大作用。社会对孩子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约束,
让其在探索过程中找到一种理想状态,掌握足以适应人生的能力,
又不让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任何威胁。也许孩子在极幼小的时候,
便已清楚了解现实中的安全到底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是真正的安全。
此处的安全是在最佳环境中保障人类的生存,这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安全系数,
跟操纵设计优良的机器时谈到的“安全系数”是相同的,跟一般所说的逃避危险却是两回事。
这种安全系数在孩子内心,远在其应对平时的生活、毫无阻碍地长大所需的安全之上。
孩子的心灵由此将出现想掌控别人、超越别人的意愿,这是一种此前未曾出现过的活动。
孩子也跟成人一样,想大大超越一切竞争者。在孩子看来,
优越感能帮自己实现一早便制定的两个目标:一是获得安全感,二是证实自己有足够强的适应能力,
所以孩子会想方设法获得优越感。这种强烈的目标会很自然地在其心底激起不安情绪,
这种情绪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

假设当前有种紧急状况,孩子要马上做出确定的反应。如果孩子在这种危急时刻,
没有信心战胜这种困难,就会尽量逃避,并为帮自己解释,编造种种理由,
此举正好彰显了他对成功与优越感潜藏的欲望。他在之后遭遇这种状况时,
直接反应通常也是逃避问题。若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逃避各种人生要求,
这种人也不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退缩或尽量逃避。人类心灵的种种反应不是绝对的,
也不是永不改变的,这点务必要着重说明。也就是说,不要把任何心灵反应当成最后的确定答案,
因为其只是一种不完全、暂时性的反应。尤其是孩子心灵成长时期的思想、
情绪都在迅速改变,表明其一切反应都只是对自己想象中目标的暂时性具体化,
稍作观察便能得出这一结论。因此,我们在为孩子的心灵做出评判时,
断然不能采用成人的标准。务必要以更加长远的目光看待孩子,
无论如何不能对他当前的表现给出太过绝对的评判,而要慎重评判他极力想要实现的目标。
我们若能在理解孩子时,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必然会发现孩子会确定一个理想,
以适应自己的生活,孩子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达成该理想。因此,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才能看清孩子的行为有什么动机。心态跟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关联紧密,不同心态的孩子,
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问题。通常说来,乐观的孩子都有自信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不会有任何困难。
怀着这种态度长大的孩子,无论何时都会满怀自信,相信自己能掌控所有事。
这种孩子往往具备勇敢、开朗、真诚、勤勉、负责等大量优良品性。
悲观的心态跟乐观的心态反差很大,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孩子会有何种目标?
他会觉得世界一片阴暗,会拥有胆怯、内向、怀疑等大量性格特征与品性,
而这些都是懦夫才会有的。他的目标往往很虚幻,很遥远,准确的说法是,
跟真实的人生毫无关联。

心灵活动的社会性

绝对真理

人类心灵总要面对并解决种种问题,这必然会对其活动路径发挥决定性作用,
因此人类的心灵活动绝不会是自由、盲目的。心灵只有兼顾社会生活规律,才能解决该问题。
因此社会生活一定会影响个人,个人却基本无法影响社会生活,或影响范围非常有限。
但当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复杂且极易改变,要将其判定为恒久不变的最终状态,依旧不可行。
社会生活必然会作用于人类,所有人都跟社会生活存在复杂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基本无法彻底看穿某个人心中隐藏的秘密,对其心灵有透彻的了解。

只有一种方法能走出这种困局:将社会生活规律视为世界上仅有的绝对真理,
相信对人类能力、制度受限引发的种种问题,坚定不移地加以解决,
就能逐渐拉近跟绝对真理的距离。

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做过细致阐释的社会物质层面的问题,也相当值得留意。
两人提出,“唯心且与逻辑相符的上层建筑(也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由经济基础
(也就是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说,
我们提出的“人类社会生活规律”与“绝对真理”,跟他们的上述看法其实是统一的。
但我们以过去的历史经验和对个体生命的深层次研究(我们的“个体心理学”)为依据,
发现个人通常会迫于一种经济压力,做出目光短浅的错误反应,而事先并未考虑清楚。
此人有很大概率会在尝试摆脱这种经济压力时,因之前犯了一个错误,之后便不断重复犯错,
导致局势更加难以挽回。在极力接近社会生活规律期间,我们犯这种错误的次数一定数都数不清。

社会生活必不可少

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受社会生活固有规则的束缚,譬如不能逃避气候规则
(如人们一定要在天气变冷时,为防寒保暖建造房屋等),同样也不能。
一般说来,社会生活规则都会以种种制度、风俗的形式展现出来。由始至终,这些制度、
风俗都在暗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挥作用,加以约束。
例如宗教信徒中有种不必言明的默契,即将公共习惯用语神圣化。
人类生活先由宇宙自然的影响决定,之后还要受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种种相沿成习的社会规范约束。
总之,人类之间所有的关系都取决于社会需求,即人的个人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之后。
人类文明史上所有生活形态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
能够完全摆脱人类生活而独立生存的个人从未出现过。由于动物世界广泛存在一项基本法规,
因此要理解这点并不困难。这项法规便是:任何物种只要其个体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足,
就一定会过群居生活,借助集体增强自身力量。
人类能拥有深受社会生活影响的心灵这种关键的工具,
以抵挡残酷的外部环境,恰好就是基于群居的本能。

很久以前,达尔文便留意到,柔弱的动物绝不会过独居生活。
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支持自己过独居生活的人类,毋庸置疑也是柔弱的物种。
人在自然中这样微不足道,以至于为弥补身体柔弱的不足,以便能在地球上继续生活,
不得不手工制造种种工具。在原始丛林中,一个人什么先进的工具都没有,独自生活,
会有何种经历,可以想象一下。他在这时的生存能力必然在其他一切动物之下,
其他动物的速度与力量,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灵敏的听觉与视觉,他统统不具备,
但这些却是在大自然中存活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为确保自身生存,人要用到大批装备。
全面、强大的保障,对其身体、人格、生活方式来说,都必不可少。

儿童和社会

婴儿所在的环境

成长期间,任何孩子都要依靠社会帮助,即便如此,他依旧会发现,这个世界一方面在赐予,
另一方面又在索取;一方面能让人们的生命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需要人们适应。
提升自己的能力期间,孩子必然会遭遇种种阻碍,由此感到受挫乃至极度的痛苦。
不仅如此,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孩子便发现了一个真相,即一山更比一山高,
相较于他自己,身边很多人更有才能,更有成就,实现理想的程度更高。
种种环境都要求孩子拥有一种综合性器官,能让生命正常运作,心灵就这样产生了。
根据付出最少,收获最大的原则,评测所有环境,引导孩子迎接之后的环境,
便是心灵这段时期的责任。因此,眼见别人开门或搬重物毫不费力,
眼见别人威严地发布命令,无人敢不听从,孩子就会心生艳羡,
认为这种人拥有非同一般的身材、身高、力量、权力,心底便会情不自禁地生出想长大、
想变得跟别人同样强大乃至更强大的欲望,并会确立一项重要的人生目标,
即控制身边人和自己的环境。他会在同一时间发现,大人之所以看不起他的能力,
且只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就是因为他本身太过柔弱。他据此很自然地领悟到了掌控别人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分为两种,表示两种心理倾向与性格类型:第一种是对力量与权力的维系,
这二者便是他感知到的成人的行为与方式;第二种是极力展现自己的柔弱,
从而给大人这样一种感觉,他十分需要帮助,因此悉心照料他。

生命最初那几年,人的性格已开始成形。部分孩子幼年时以获取力量与技巧,
从而得到他人承认,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部分孩子的心思却全在自己的柔弱上,
为从他人那里获得关心与帮助,他们会极力通过种种方式展现自己的柔弱。
所以一定要了解个人幼年时的态度、表现、谈吐,才能判断其性格类型,
一定要了解性格类型产生的环境,才能对该性格类型有真正的了解。

环境的影响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展现。由于孩子所在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便以对孩子不友好的环境,作为我们探讨的重点。因为孩子尚未拥有成熟的思想与观察力,
所以时常会因这种环境产生一种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的恶劣印象。
若他在之后的成长期受到的教育未能消除这种错误的思想,那他的心灵便会遵循这一轨迹继续发展,
他的言行便会表现出这种错误思想,且这种敌对的印象很有可能会在他深陷困境时加深。
有身体缺陷的孩子更常出现这种状况,而行动不便,或某一器官功能不健全,或体弱多病,
便是所谓有身体缺陷的表现。相较于天生身体健康的孩子,这种孩子会以迥然不同的态度对待环境。

但孩子很难直面真实世界,不仅仅是因为有身体缺陷,反常的环境同样能造就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身体缺陷会给孩子造成何种影响,反常的环境向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或用不合理方式提出要求,
就会对孩子造成何种影响。例如愁苦、沮丧的环境会让迫切想跟环境相适应的孩子感到寸步难行,
充斥于他身边的悲观情绪也会将他变得同样悲观。但很多人的才能与潜力恰恰是受欠缺感鼓励,
才大量发挥出来的,因此孩子若极力想要弥补自己的缺陷,就一定能重塑自己,成长为健康的人。

困境的作用

未等孩子做好准备,种种困境便已不断出现,逼迫其做出反应,
这自然会导致孩子频频犯各种错误。即通常说来,孩子都没有充足的时间,
镇定自若地发展自身心理习惯,在不具备完备的适应能力之际,
孩子就要努力跟大量很难改变的真实情况相适应。若能对自身对环境的各种错误反应进行深入反省,
我们就能发现,为了寻找正确的答案,做出正确的反应,持续取得进步,
人类心灵一直在不断尝试,一生从未停止,跟不停地做一种试验没什么区别。
成长期间遭遇某种特殊环境,孩子会有何种反应,是我们观察孩子的行为时特别要留意的一点,
因为根据他这时的态度,我们能清楚了解其心灵世界。而我们在研究期间,
自然也要铭记,无论评价个人还是社会,都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固有模式统一进行处理是不可行的。

一般情况下,心灵成长期间遭遇的困境,都会导致孩子社会感的发展受到阻挠或是歪曲。
有些困境也许源自经济、社会、种族、反常家庭关系等外部环境,
有些也许源自器官的残缺等孩子本身的问题。健全且完全发育的身体,
是维系人类文明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说明在处理人生问题方面,器官残缺的孩子必然会处于下风,
这种孩子包括很晚才学会走路的孩子,不擅长运动的孩子,很晚才学会说话的孩子,
大脑发育滞后,因此长期行动笨拙的孩子。这种孩子经常把自己弄伤,动作笨拙,
反应迟钝,身体饱受折磨,精神同样如此,这些大家都已了解。
他们难以从这个世界获得温柔的照料,因为这个世界并非针对他们设计的。
他们反过来必然还会因身体残缺,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但若是孩子并未因精神折磨陷入永远的绝望,
那他们自然有可能在时间的推移中获得某种心理方面的弥补,让心灵的伤口完全愈合,
但是恶劣的经济条件会让这点充满变数。因此人类社会的固有规则,
必然难以获得有身体缺陷的孩子的认可,这点很好理解。这种孩子会在机会到来时表现迟疑,
无法相信机会是真的。他们孤独自闭,总在避免承担责任。对于生活中遭遇的敌视,
他们敏感至极,且往往会在无意间对其进行夸张。相较于人生中光明的那一面,
他们对阴暗的那一面兴趣浓厚许多,但他们整体而言对二者都相当重视,
以至于经常给人一种争强好胜的感觉。他们不顾及他人,只顾及自己,却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善待。
人生的种种责任会鼓励很多人发愤努力,他们却总是将这些责任看成困难,解决起来很不容易。
总之,他们以敌对态度对待其他人和这个世界,他们跟身边的环境间有一道阻隔,
且越来越难以逾越。这导致在处理任何事情时,他们都会表现得慎重、迟疑过度,
跟其他人的交往让他们越来越远离真理与实际,这当然会不断加剧他们面临的困境。

无法从父母处获得足够的照料与关怀,很可能会让孩子遭遇相似的困难,
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无法挖掘其爱的本能,导致其执拗程度不断加深,
最终不了解何谓爱,也不了解怎样爱。也就是说,在缺少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已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在所有爱与柔情面前选择逃避,因此很少会表现出爱。
另有部分成人,包括父母、老师等,以相当欠妥的方式教育孩子,教孩子诸如爱与柔情、
不礼貌、滑稽乃至懦弱的不利观点,同样有很大概率会让孩子形成上述人生态度。
很多孩子都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长大的,曾在爱与柔情方面受到讥讽的孩子,受其影响格外严重。
在这种孩子看来,向其他人展现自己的爱,很荒诞,很滑稽,也很啰唆,
因此他们会极力避免展现自己的情绪或感情。正常的柔情似乎能把他们变成奴隶,
贬低他们的地位,以至于他们不愿接纳。幼年时,他们的人生已经有了这么多阻碍,
之后再想体验何谓爱与柔情,对他们来说十分困难。
孩子处在这种野蛮并抑制所有柔情的教育环境中,很容易形成怯懦的性格,渐渐与生活脱节,
跟外界断绝关系,但这种关系却是儿童心灵成长非常关键且必不可少的步骤。
偶尔会有一个身边人主动向他示好,他会轻而易举跟此人建立非常密切的友谊。
成年之后,有些人只有一个朋友,不喜欢除这个朋友外的所有人,原因就在于此。
比如之前谈及的男孩的遭遇,已将这种人或许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全面展现出来了。
终其一生,他都在尝试寻找幼时失去的温暖与关怀,而这要归因于发现母亲只善待弟弟的那一刻,
他遭到忽略的感觉。这种人受到的教育必然很压抑,这点不言而喻。

教育中没有半点柔情会产生弊端,有过多柔情同样如此。被嫌恶的孩子会遭遇种种困境,
被宠坏的孩子也是一样。自幼便受到宠爱的孩子极度渴求柔情,
通常不愿跟自己眷恋的一个或多个人分离。过分突出柔情的价值也许会让孩子误会,
大人会在他的爱的逼迫下对他负责。要实现该目的,对孩子来说难度不高,其只需告诉父母:
“不管什么事,你们都要为我去做,因为我爱你们。”
这种状况在普通的家庭基本已发展成一项明显的定律,出现频率颇高。看到其他人有这种表现,
哪怕只是一点点,孩子都会为从其身上获得更多关怀、顺从,主动流露出更多柔情,
但我们更应留意格外眷恋某一个家人的孩子。
教育中有过多柔情,毋庸置疑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损害,
导致其在之后的生活中为从其他人处获得柔情,用尽不正当的方法。
他会无所顾忌地采用任何能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如努力压制自己的对手(兄弟姐妹),
又如为打压对手,背后说其坏话。在他看来,要让父母偏心自己,只需成为众人心目中光荣、
正派的好孩子即可。为了成为父母的最爱,他也许会鼓动自己的兄弟姐妹犯错。
他还会给父母某种社会压力,以获得他们的关注,并想方设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占据关键地位,让其他人望尘莫及。若他表现得很懒惰或很恶劣,
那只因他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没有别的理由;若他表现得很优秀,
那只因他渴求其他人的关注,这种关注对他而言,就相当于一种名义上的鼓励。

有些孩子的成长过程毫无阻碍,都已被他人清理干净了,
但这些孩子的能力却不可避免会因这种太过友善、舒服的环境而降低。
这种孩子跟受到宠爱的孩子可算是同类。他们本应担负的责任,却没机会面对;
他们本应为自己的将来做的准备,也没机会去做。
他们不知道怎样跟那些想跟他们接近的人保持联络,
自然更不知道怎样跟那些因成长期间遭遇阻碍,社交能力低下的人往来。
他们从未为战胜困境接受过训练,必然也不会有经验迎接真实的生活。
在家庭的温室以外,无人会帮他们担负起所有责任,就跟宠爱他们的人为他们做的一样,
他们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遭受挫败简直是无法避免的。

这些现象全都会让孩子性格孤独内向,只是程度不一。一般说来,
肠胃系统存在不足的孩子都会对营养格外看重,
这当然会导致他们有完全有别于肠胃健康的孩子的成长经历。
一般说来,器官存在不足的孩子生活方式都会很特别,他们也许会受此压力,
过着离群索居的自闭生活。有些孩子对自己跟环境必定存在的关联认识不清,
更有甚者会为切断这种关联,用尽各种方法。伙伴们玩耍时,他们很少参加,
结交朋友对他们而言难度颇高。他们不是羡慕伙伴,觉得自己远比不上他们,
就是根本看不起同年纪人玩的游戏。可无论如何,到了最后,他们的选择都是独自待在家里,
在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彻底迷失。受过严格教育的孩子也可能性格孤独内向,
觉得生命中毫无能让人兴奋的元素,所有东西都不是好东西。
他们要么觉得自己只能在所有困境与痛苦面前选择忍受,
要么认为自己随时准备跟身边总是充斥着敌对态度的环境战斗,就像战士一样。
简而言之,无论何时,他们眼中的生命都是沉重的,人生都是艰苦的。
如此一来,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极力想跟其他人区分开,
避免其他人侵犯自己的私人空间与独立人格的原因,就很好解释了。
能够想象,外在环境在他们看来,一直与友善绝缘,
他们必然会因此紧张、慎重过头,精神承受重压。
他们每次遭遇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想直面困境乃至可能的失败结局,只想着逃避。

这些被宠坏的孩子想得更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同样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我们能从他们的特征中发现,他们的社会感未能得到充足的发展,不仅如此,
他们还建立了相对悲观的世界观。他们若不能想方设法改变自己行为模式中的错误,
他们的人生便难以得到幸福。

人所生活的世界

怎样了解世界

任何人的心灵都务必拥有一项能力——接纳外部环境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适应身边的环境。
心灵还会追逐一项确切的目标,对身边的环境形成某种认知,
并循序渐进地建立某种理想的行为模式,这种建立过程从婴儿阶段就已开始。
截止到目前,我们还没能为这些心灵表现找到清晰、确定、合适的专业术语,
但其存在却不会因此受到动摇。不仅如此,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只因人类心中一直有种无力感,
所以心灵才会有上述表现。心灵的种种活动必须要在心中确定一项目标后展开。
而众所周知,一定要能够应对改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自由行动,才能确定一项目标。
其中自由行动的能力价值不可小觑,其必定能让心灵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首次从地上站起来时,婴儿迎来了崭新的世界,
并在那个刹那感受到有无数敌对与威胁隐藏在自己身边,而他并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婴儿会在最初做出行动尝试,尤其是最初学习走路时遭遇种种困境,其或许会因此对前景更加自信,
或许会因此遭受致命打击。在我们这些大人看来,一些事可能习以为常或不值一提,
但是却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灵,在此基础上孩子形成对这个世界的全部印象。
例如一度行动受阻的孩子,也许会对剧烈、迅速的运动产生向往,要了解这点非常简单,
只需询问他最喜欢哪种游戏或长大后的理想即可。这种孩子一般会说,自己非常想开汽车、
火车之类,他想要消除自由行动障碍的意愿,就这样清晰展现出来了。
借助完美无瑕的自由行动,将心底的自卑感与障碍感全部清除,便是其人生目标。
这种自卑感与障碍感,往往极易出现在发育缓慢或身体病弱的孩子心底。
同理,天生有视力残缺的孩子更愿意通过视觉了解全世界,
天生有听力残缺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会变成音乐喜好者,对一些让人快乐的调子充满兴趣。

了解全世界时,孩子会动用一切身体器官,尤其是感觉器官。孩子跟世界的基本关系,
相当于是由感觉器官决定的。借助感觉器官,人们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
而由于人们是通过眼睛观察世界,因此眼睛便成了最关键的感觉器官。
任何人都将被睁开眼睛后看到的事物所吸引,这是毋庸置疑的,
视觉印象就通过这种方式变成了人们的主要人生经验源头。有别于耳朵、鼻子、舌头、
皮肤之类的感觉器官只能感受到刹那或短时间的刺激,人们对身边世界的视觉印象往往更深入,
更长久,因此其重要程度无与伦比。然而,特例总会有的,
有些人占据主宰地位的感觉器官也许是耳朵,其在收集种种信息与印象时,主要靠听觉,
因此其心灵便是听觉型心灵,这点显而易见。另有少数人占据主宰地位的是运动机能。
还有些人对嗅觉刺激与味觉刺激兴致浓厚。相对而言,第一种听觉更敏锐的人更加罕有。
另有很多孩子身体中占据主宰地位的是肌肉系统,他们从童年时期就很喜欢动来动去,
长大成人后更是如此,多动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属性。对于要用到运动肌肉的活动,
他们满怀兴致,连睡觉时都不停地翻身,不愿保持安静。
同属于该类型的还有一些看起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孩子,这种多动一般被当作一种恶习。
孩子跟世界接触,往往是借助对某种器官或是器官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皆可)的特殊关注,
否则他们要继续生存,基本是不可能的。借助自身相对敏感的器官,
孩子得出了对外部世界的印象,以这些印象为依据,他们从总体上建立了对世界的认知。
可见某个人用于探究世界的器官或是器官系统,将作用于他与世界的一切关联,
因此一旦了解了这种器官或是器官系统,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
而要了解某个人行为与反应的动机,
只需了解其器官方面的残缺怎样作用于其童年时期的世界观和之后的发展即可。

世界观的构成要素

一 知觉

借助感觉器官,外界的印象与刺激传到了大脑,在其中留下了某些记忆的印迹,
在此基础上,建造了想象与记忆的世界。不过,由于知觉必然会具备感受者独一无二的个人品性,
因此将知觉等同于照片,无论如何都不可行。每个人感受的事物跟他看见的事物是不一样的。
任意两个人对相同景物的反应都是有差异的,对看到的事物的感受也必定截然不同。
从身边的环境中,孩子能感受到很多事物,且必定会与其一早成型的行为模式相符。
如在视觉发展突出的孩子的感知中,视觉特征一定会很突出。也许大部分人通常都喜欢形象思维,
但也有部分人在为自己拼凑多彩的世界图画时,主要借助的是知觉。
知觉未必要完全符合现实。调节自身与外界的各种关联,以跟自身生活模式相符,
这点任何人都能做到。可见人感知的内容与感知的方式,便是其个性与特殊性所在。
简而言之,知觉是种心理认知能力,而不只是单纯的生理现象。
对这种能力的观察与解析能让人们对他人的心灵世界有全面、透彻的认知。

二 记忆

心灵在具备某种程度的感知后,还务必要开展多种活动。
心灵的活动其实是以人的自由运动的目标与目的为依据展开的,跟自由运动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即作为适应性调节器官,人类心灵务必要从外部环境中搜集各类刺激与信息,对其进行整理,
还要对一切官能的发展做出统一安排。
这一切的官能对人们妥当的自我保护和平安无恙的生存发挥着关键作用,缺一不可。

面对种种人生问题,任何人的反应都各不相同,这点大家都已了解。
在人们的心灵中,这些反应必定会留下印迹。记忆与评判这两项功能,对人们的心灵不可或缺,
因为人要跟自己身边的环境相适应。记忆是人们预防灾祸的必备条件,据此能推导出如下结论:
每个记忆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后隐藏着一种无意识的目的,要么是为了激励人们继续这么做,
要么是为了警告大家吸取教训,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这点昭然若揭。
总之,没有哪种记忆是毫不重要或一点意义都没有的。
所以只有搞清记忆背后隐藏的目标与目的,才能有效评判该记忆的价值。

有一点相当关键,即了解人们记住一些事,遗忘另一些事的原因。
由于对某些事的记忆对某一特殊心理倾向非常关键,并能对某项关键的潜在运动发挥推动作用,
因此人们要记住这些事。反之,人们绝对不会记住那些对计划实施毫无影响的事。
这说明记忆同样具有目的性,指引总体人格的目的掌控了所有记忆。若能长期存在于脑子里,
并对实现预先设定的目标有利,就算是不准确、不真实的记忆
(童年时期的记忆大多如此,既混乱又主观)也会变成一种态度、
情趣乃至哲学思想,而不仅仅是纯粹的记忆。

三 想象

个人独有的个性,能通过具体的幻想与想象得到最清楚的展现。此处的想象即知觉重现,
而知觉的对象并未出现,也就是说想象即对知觉的复制,心灵的创造力由此再度得到证明。
一如知觉是以身体感受为基础产生的,想象不只是知觉的重现(知觉本就是心灵的产物),
还是以知觉为基础形成的崭新且独一无二的事物。

幻想的清晰程度远在一般的想象之上。幻想的景象非常清晰,不仅拥有想象的价值,
还像真的有那种刺激物一样,对个体行为发挥作用。
所谓幻觉,即似乎是由某种真实存在的事物刺激产生的幻想。白日梦的产生有何条件,
幻觉的产生便有何条件。所有幻觉都源自幻想者的目标与目的,
相当于其灵魂在进行艺术创作。有个案例能为此做出解释。

有个姑娘很年轻,很聪明,不理会父母的反对,跟一个男人结了婚。
愤怒的父母因此与她断绝了关系。她在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觉得父母没有善待自己。
她跟父母有很多和好的机会,却因为彼此都很骄傲、很执拗,全都以失败告终。
姑娘原先生活富足,受人尊重,婚后却非常贫穷,处境艰难,
可是其婚姻的外在表现却不带半点悲惨印迹。大家觉得她一早就习惯了这种贫穷的生活,
直到她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怪事。

姑娘跟父亲的关系一度十分亲昵,自幼便深受父亲宠爱,但父女俩之后更加彻底地断绝了关系,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因她的婚姻不再善待她,两人的关系严重破裂。
甚至她的孩子出世时,父母都无动于衷,没有去看望她和孩子。姑娘本就骄傲,
父母却在她最需要关怀与照料时表现得如此冷漠,这必然会戳到她的软肋,
伤害她的感情,以至于她一直无法原谅他们。

姑娘追逐的目标彻底掌控了她的情绪,这点很值得留意。
我们能清楚地知道跟父母关系破裂为何会对她产生如此深入的影响,
恰好是因为她这种性格特征。姑娘的母亲既严肃又正直,品性上佳,可是在女儿面前,
却表现得十分苛刻。对于怎样才能稳固自身地位,
又不违背自己的丈夫(最低限度表面看来是这样),母亲心知肚明。
她的确让大家留意到了自己的顺从,这让她很骄傲,引以为荣。家里还有个儿子,在众人看来,
他跟他的父亲非常相像,日后会成为家族财产的继承者。这导致这家人看重儿子多过女儿,
女儿因此萌生了更加强烈的欲望。结婚以后,这个自小便受尽双亲宠爱的姑娘却只能艰苦度日,
以至于她经常回想父母对自己怎样不好,怨憎的情绪越来越强烈。

有一天晚上,姑娘还没睡着,房门打开,圣母马利亚走进来,走到床边告诉她:
“有件事我一定要跟你说,十二月中旬,你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这样爱你,
不希望你事先没有任何准备。”

她把丈夫叫醒,把这个幻象一五一十说给他听,而她自己并不害怕。第二天,她将此事说给医生听,
坚持认为这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罔顾这明显是幻想出来的。
这种幻想初看匪夷所思,其实并不难理解,只要用本专业的知识解析一下即可。
实情是这个年轻的姑娘有很强的欲望,同时热衷于掌控他人——这是我们观察的结果。
她在跟父母断绝关系后发觉,自己的处境如此困窘。若一个人竭尽所能想要掌控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他便会有很大概率接近上帝,跟上帝交流,我们要理解这点,难度并不高。
任何人都不会认为她若只是在想象中(如祈祷时)见到圣母马利亚有何特别,
不过,我们还要更深入地探讨她的状况。

要完全洞悉此事的秘密,只需了解灵魂在玩什么花样即可。
所有人在遭遇相似状况时都会做梦,不是吗?而这个姑娘在清醒时也会做梦,
这便是仅有的差异。她的欲望因抑郁的情绪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点要额外说明一下。
眼下,我们了解到她身旁出现了另外一位母亲,而这位母亲无疑又是所有人心中最了不起的母亲。
她母亲没出现,圣母却来到了她身边,两位母亲的对比如此明显。
所以实际上,她这种幻想是在指责母亲对自己的爱有所欠缺。

说到底,姑娘就是极力在为父母的错误寻找证据。十二月中旬这个时间并不寻常,
人们通常会在每年的这段时期频频想起自己的至亲,大部分人会往来密切,相互赠送礼品之类,
并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这往往会成为很好的和好时机。
所以这个特别的时间跟她发觉自身的困窘处境存在紧密关系,对我们来说就很好理解了。

为解释灵魂的创造能力在有需求时引发错觉或幻觉的方式,接下来再列举一个案例。
有个男人出身很好,最后却只成了一名小小的职员,没有任何大的作为,
而这要归咎于他的学习成绩很糟糕。他对自己的前途彻底绝望,这严重压迫着他的心灵。
朋友也在批评他,让他的精神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他从这时开始染上酒瘾,
由此马上忘却了自己的烦恼,还为失败找到了开脱的理由。但他很快又被送到了医院,
因为他得了震颤性谵妄。谵妄像极了幻觉,因酒精中毒陷入谵妄的病人,
时常会幻想看到了一些小动物,比如老鼠、虫子、蛇等,
还会幻想看到了一些跟自己职业相关的事物。

主治医生不让这个男人饮酒,用苛刻的治疗措施帮他完全戒掉了酒瘾。康复出院后的前三年,
他一直没喝过酒。近来他又住院了,因为又出现了新症状。他表示,
自己工作时(他现在做小时工),经常看到旁边有个人斜着眼、笑嘻嘻地监视自己。
有一回,那人在讥笑他,他非常气愤,想知道那人到底是人是鬼,便抓起铁锹朝其丢过去。
对方避过铁锹,随即冲上来把他痛打了一顿。

病例中的幻象居然能对他拳打脚踢,再说其是鬼就不行了。尽管这个男人习惯于幻想,
但此次他遇到的不是幻象,而是真人,他误会了。很明显,出院以后,
戒掉酒瘾并未妨碍他变得更消极。他失去了工作和家庭,为了维持生计,
只能做小时工这种他和他的朋友最看不起的工作,要说他的精神压力减轻了,是不成立的。
虽然经过治疗,他戒掉了酒瘾,但处境却变得更加悲惨,因为他无法再从酒精中获得安慰。
不管怎样,先前他都能依靠酒精维持自己的工作,还能借自己酗酒,
应对家人对自己毫无成就的责备。他觉得跟承认自己工作能力低下相比,这个理由更体面些。
身体康复后,他务必要重新直面现实,跟先前比起来,各种压力并未减轻分毫。
先前他还能拿酗酒当借口,眼下若再失败,就没有任何借口,也没有任何慰藉了。

幻觉在这种精神困境中再度出现。在他看来,自己依然在以酗酒者的身份面对这个世界,
跟先前没有区别,他还十分清楚地表明酒精已经毁掉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现在再想挽回已经不可能了。现在这份挖水渠的工作不够光彩,并让他反感,
但他还是想借口生病,摆脱这份工作,而不是主动辞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之前提及的幻想一直在延续,于是他再度被送到医院。原本自己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这一切却因酒精葬送了,这成了眼下他自我安慰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
他能将自我评价长期维持在很高的水准,相较于保住自己的工作,维持这种评价要重要很多。
他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说服自己对以下观点深信不疑:自己原本肯定能取得很大成就,
只因命运欠佳才沦落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他始终那么自负,觉得别人并不比自己更厉害,
仅仅是自己前行之路上的阻碍无法越过而已,原因就在于此。他极力寻觅一种理由,
以让自己得到慰藉,觉得有人在讥笑自己的幻想便因这种迫切的情绪产生,
他的自尊也因此免受伤害。

幻想

灵魂还有一项创造机能,即幻想,它囊括了前文中描绘的种种现象。
幻想与白日梦跟一些在意识中烙下清楚印迹的记忆、跟建造了神奇上层建筑的想象类似,
也被归为灵魂的创造活动。预测与预先判断是幻想的要素之一,也是一切运动生物的基本能力之一,
不可缺少。幻想跟人类的运动性存在紧密关联。其实,幻想便是预测的方法之一。
孩子与成年人的幻想往往涉及将来,虚构出一座海市蜃楼,作为实际生活的典范。
某些情况下,幻想又被冠以“白日梦”的称号。在孩子的幻想中扮演第一主角的是对权力的追逐,
这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孩子的大半幻想开头第一句话便是“长大后,我……”,
其追逐的目标往往将其白日梦填充得满满当当。日常生活中,不少成年人也像孩子一样,
其人生重点毋庸置疑也是追逐权力。我们由此再度留意到,发展心灵的必要前提是确立一项目标。
获得社会的认可,努力出人头地,便是人类文明中的这项目标。
由于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要求,人类要一直坚持进行自我评价,
这必然会激发人们对优越感的追逐,激发人们在竞争中取胜的热切欲望,因此,
只凭一项平庸的目标就想让人获得永久性满足,是不可能的。
孩子的幻想拥有相当突出的预测方式,基本都是展现当事人力量的场景。

由于我们无法为幻想的程度与想象的范围设限,因此无法以相同的标准看待这个问题。
上述内容适用于大部分情况,可对于一些特定的情况,其也许并不适用。
在好胜心的作用下,以挑战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孩子十分慎重、警惕,一直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因而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想象力。
同样拥有较强想象力的还包括觉得人生有很多不称心之处的弱小孩子,
这种孩子极易在幻想中迷失方向,也许还会借助想象力,在某个成长时期逃避现实。
幻想也会被用于批判现实,这是对其的一种滥用。此时的幻想已经演变为沉迷于某种能力中,
借助幻想这种虚拟的方式,个人得以摆脱平淡无奇的生活。

在幻想的世界中,在追逐权力期间问世的社会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常说来,孩子幻想中对权力的追逐,都会以在社会事务中彰显自身力量为展现方式。
部分幻想,如幻想自己拯救了世界,幻想自己是强大的骑士,幻想自己打败了邪恶力量,
幻想自己击败了魔鬼等,都清清楚楚展现出了这项特征。不少孩子时常会有这样一种幻想:
自己来自另一个家庭,并不是当前这个家庭的孩子,自己的生父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会在未来某一天接自己离开这里。以下孩子极易有这种幻想:其有很强烈的自卑感,
并且总是有被剥夺感,要么很难吸引别人的关注,要么觉得无法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关怀与温暖。
部分孩子总是有类似于成年人的表现,其对崇高理想的追逐,便在这种外在态度中展现出来了。
某些情况下,对这种理想的展现方式近乎病态,如男孩只戴硬礼帽,四处捡拾雪茄烟蒂,
以此佯装自己已经是男子汉了,又如女孩的一言一行和衣着打扮都朝男孩靠拢,
只因其非常想做男孩。

评价部分孩子没有任何想象力必然是错误的,他们不过是不想展现自己,
或不想展现自己的幻想,因为有某种原因要求他们这样做,或为了得到权力感而压抑自己的想象力。
第三种孩子为了跟现实生活相适应,不得不倾尽全力,其之所以不想沉迷于幻想,
是因为觉得这会对他们的男性气魄造成损伤,或让他们显得很幼稚。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对幻想反感至极,导致其想象力表面看来近乎为零。

梦的概述

我们研究了之前提到的白日梦,还要再研究睡梦,这是睡觉期间一项关键且有意义的活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说法总被人挂在嘴边上。通过了解人的梦,能轻而易举了解其性格,
这是上一代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学家点明的真相。其实梦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思想的重要构成,
睡梦跟白日梦都以计划、设计将来的生活,引导其朝安全发展作为重点。
相比之下,白日梦更易理解,睡梦却难以解析,这是双方最显著的差异。
睡梦难以解析这一点很好理解,好像在暗示睡梦本就很多余,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一个人只要尝试战胜困境,维护自己将来的地位,就会在睡梦中展现出对自身权力的追逐,
这点在当前是成立的。据此说睡梦能帮人们解决精神问题,自然也是成立的。

移情或认同

人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会发生移情。沟通时要理解对方,一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对其产生认同。
移情表现为艺术,便是戏剧。移情还有一种表现,即留意到他人处境危险,
自己也会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忐忑。这种移情可能会强烈至极,虽然当事人并未遭遇任何危险,
但还是做出了防守的动作,而这不是其自身能掌控得了的。看到别人的杯子打碎时,
人们一般会摆出何种姿势,大家都已了解。一些打保龄球的人会在球滚动时做各种动作,
似乎想以此作用于球的滚动路径,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在看台上欣赏足球比赛的观众,
会在自己喜欢的球队进攻之际,努力摆出前进的姿态,在另一支球队拿到球时,
努力做出下压的反抗动作。感觉到危险时,坐在汽车上的乘客会不自觉地做出刹车的动作,
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从高楼底下经过,发现有人在楼上擦玻璃,大半人不是缩脖子,
就是做出遮掩保护的动作。思维混乱、无法继续的演讲者,会让观众产生郁闷、受限的感觉。
在戏院看戏时,这种情况格外严重,观众极易在心中偷偷代入种种角色,
在想象中取代了演员的位置。
这种感觉自己的行动与感受好像属于另外一个人的认同能力,以人们天生的社会感为源头,
为人们的生命提供了极大的依靠。
它其实就是种宇宙感,展现了人们所处的全宇宙彼此间都存在关系。
生而为人,一定要具备这种特征,才能站在自己以外的事物立场上,对其产生认同。

移情能力跟社会感一样,程度也各不相同。连孩子都有相关的表现,一些孩子似乎把娃娃当成了人,
对其喜爱至极,一些孩子却把更多的兴趣放在了自己的心灵世界中。
如果只留意没有价值或生命的事物,切断人们彼此间的社会关系,也许将彻底终结个人的发展。
孩子虐待动物的情况原本绝不会出现,除非孩子毫无社会感,无法站在其他生物的立场上,
对其产生认同。孩子若缺少社会感与移情能力,便会在跟别人建立关系时,
对别人的种种情绪提不起半点兴趣,只留意近乎无价值或无意义的事物,只在乎自己。
极度缺少社会感与移情能力的人,将对与人合作持完全拒绝的态度。

催眠及暗示

人怎样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造成影响?个体心理学表示,有多种表现随着精神生活一起诞生,
其中就包含这种现象。人类公共生活的建立,以人们彼此间的影响为必要前提。
某些情况下,如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对彼此的这种影响会格外强烈。
人受社会感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愿意被环境影响,影响的一方有多顾及被影响一方的权利,
后者就有多自愿接受前者的影响。对别人造成伤害的影响无法维持很长时间,
有一种相当重要的教育思想,即一定要让某人觉得他的权利获得了保障,
才能最大程度地向此人施加影响。可能有许多教育方式都能行得通,
但遵循上述思想的教育方式必然能跟人类的最初本能相符,
这种本能便是对自己跟其他人乃至宇宙间种种复杂关系的感受。

这种教育方式除非遭遇有心想要摆脱社会影响之人,否则一定是有效的。
摆脱社会影响不是偶然之举,当事人必然在此前挣扎了很久,逐渐淡化了跟身边环境的关联,
最终与社会感为敌,而没有半分掩饰。这增加了影响他的难度,乃至将影响的可能性降为零,
无论影响的形式如何都是如此。一种戏剧化的场景由此产生:
他会抗议并回击一切试图影响他的做法。

面对教育者对自己的影响,感觉自己被环境压迫的孩子会心生抗拒。
但某些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大到了能清除一切阻碍的地步,导致权威影响的地位依旧稳固至极,
被影响之人依旧选择对其遵从。这种遵从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好处,
还可能以极为荒谬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至于居然让当事人在生活中感到难以适应,
即习惯于无条件遵从的人,根本不能在没有他人指引的情况下行动或思考,
这些都能毫无难度地得到证明。无条件遵从引发的后果严重至极,成年后,
这种孩子将轻而易举被人掌控,乃至沦为犯罪的工具,这便是这种遵从带来的危险。

犯罪团伙中有些情况非常有趣,团伙首领多半隐藏在幕后,只发布命令,不亲临现场,
命令执行者都是习惯于无条件遵从的人。这种无条件遵从命令的小卒,
在团伙犯下的大案中基本都会出现。更有甚者,
这种有着深远影响力的无条件遵从会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当事人觉得要达成自己的心愿,
一定要这样唯命是从,低声下气,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光荣。

父母最常埋怨的是子女不遵从自己的命令,因为子女的无条件遵从而发出怨言的父母并不多见。
根据研究,第一种孩子极力想要摆脱囚禁自己的樊篱,
也就是他们所处的这种要求他们超过其他人的生活环境,
这种错误的家庭作用导致他们难以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

对权力的追逐欲望越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就越低,但大半家庭依旧以刺激孩子树立远大理想,
使其心底的雄心壮志觉醒,作为教育的重点。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这类野心与奢望在人类文明中到处都有,跟父母思考不周无关。
比身边所有人都更出众、优越、醒目的人,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中往往都是最被看重的。
我们会在之后论述虚荣的一章中,为这种刺激野心的教育方式怎样违背社会生活,
野心引发的各种困境又是怎样阻挠心智发展的,做出更深入的阐释。

无条件遵从会让人被身边的任何一点改变严重影响,比如灵媒。在短短一段时间内,
遵从任何个人的任何奇怪思想,想象这是种什么样的情况。催眠术的基础也与之相似,
表示愿被催眠的人也许并未在精神方面做好准备,要无条件遵从,
故意抗议催眠的人心底却可能隐藏着一种本能,对遵从充满热望。
人在被催眠期间的所作所为,只取决于其心理态度,其言辞或信任的对象则无足轻重。
人们对催眠术误会颇多,就是因为对这点认知不够清楚。一般说来,
人在被催眠期间的表现都像是在抗议催眠,其实却对遵从催眠者的命令充满渴求。
不同人的催眠结果不同,只因这种渴求的程度不同。
这说明是被催眠者的心理态度,而非其意念决定了其被催眠的程度。

催眠的实质跟睡眠十分相像。催眠是在他人的命令下产生的睡眠,这是其神秘性的源头。
催眠者的命令只在被催眠者心甘情愿选择遵从时发挥作用,后者的本性与性格往往占据着决定地位。
能被催眠的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判断机能,愿意遵从他人的命令。
这说明催眠完全摒弃了被催眠者的运动机能,更有甚者,由催眠者随意掌控被催眠者的运动中枢,
这便是催眠有别于普通睡眠的原因。人在被催眠期间处在模模糊糊的轻度睡眠中,
除了催眠者让他回想的事情,什么都想不起来。催眠期间,灵魂最精致的成果,
即判断机能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即被催眠者跟催眠者的一只手、
一种工具没有区别,这是催眠最关键的特征。

部分人能够对其他人的行为造成影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独有的一种神秘力量,
是自己拥有这种能力的源头。这也许是非常有害的,会通灵术、催眠术的人更是如此,
他们也许会做出某些会危害他人的行为。他们对人类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不择手段以达成自己罪恶的目标。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所作所为全都建立在欺骗之上。
偏偏人类如此倾向于遵从,极易受控于那些以有特异功能自居的人,真是遗憾。
很多人在认同所谓的权威之前,根本不加证明,这已成了他们的习惯。
他们无意进行理智观察,宁可被人欺骗,被故弄玄虚之人震慑。这种借助神秘力量欺骗他人的做法,
只能不断招致被欺骗对象的抗议,断然无法为人类社会生活建立和谐的秩序。
玩弄通灵术或催眠术的人经常遇到佯装被催眠的人,被其设下的圈套狠狠捉弄一番,
连某些尝试催眠他人的科学家都会有这种遭遇。玩弄通灵术或催眠术要想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种很奇怪的想象,有真有假,彼此交融:被催眠者在一定程度上欺骗了催眠者,
但又遵从了催眠者的安排,集被欺骗与欺骗的身份于一体。在这种情况下,
通常是被催眠者愿意遵从的心理,而非催眠者的力量在发挥显著作用。
由此可知,被催眠者不会被任何奇异的力量作用,唯一的例外是催眠者长于夸张与欺骗。
能被催眠术与通灵术作用的,只有无条件遵从的人。对于以下几种人,
催眠术与通灵术断然无法发挥作用:对理智生活习以为常,有自己的主见,
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而对其没有任何批判。

接下来一定要谈一谈暗示。我们能比较容易地理解,为何要将暗示归类于印象与刺激。
人们不可能只能感受一种刺激,因为很明显任何人都在随时受外部环境中无数印象的作用,
只是偶尔才受环境刺激的人是不存在的。而人在对某种印象有了感受后,便会继续受其影响,
不会停止。至于暗示,则是这样一种印象,其展现为另外一个人的要求与请求,
游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便是此人的目的。改变被暗示对象内心原有的思想或使之增强,
便是暗示发挥的作用。面对外界的刺激,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这才是真正难以解决的问题。任何人受影响的程度,都跟此人的独立程度关联紧密。
务必要留意以下两种人:第一种人极易被暗示、催眠影响,他们对他人的观点过度看重,
因此无论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他们都不会重视,总是对他人评价过高,喜欢接纳他人的建议;
第二种人将所有刺激、暗示都视为羞辱,完全无视他人的看法,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
只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唯一正确的想法。两种人都存在缺陷,
后一种人无法接纳其他任何人的任何看法,便是其缺陷。通常说来,这种人都有很强的好胜心,
若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姿态很独特,他们也不会偶尔骄傲地表示自己胸襟宽广,
很愿意接纳别人的提议。要亲近这种人其实颇具难度,要跟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同样如此。

自卑感及对认同的追逐

童年初期的处境

毋庸置疑,眼下我们已了解到如下真相:从来没有得到命运垂青的孩子,对人生、
对其他人的态度将迥异于自幼便得享人生快乐的孩子。天生就有身体缺陷的孩子,
自幼便开始为了生存进行极为艰苦的斗争,这几乎成了一项基本规律。
这种斗争多半会让他们的社会感荡然无存,
他们因此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和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上,
对如何跟人合作一点兴趣也没有。身体缺陷也许会让人以敌对态度对待世界,
而同样会引发这种结果的,还有过度的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在孩子还十分幼小的时候,
这种决定性倾向便已确立了。这种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就时常感觉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
自己的竞争准备往往不及自己的伙伴,总是觉得没有信心,哪怕在很一般的游戏与活动中都是如此。
他们热切期盼的态度,彻底暴露了他们因之前的艰苦经历生出的被忽略的感觉。
一定要铭记一点:在生活中,所有孩子都处在不利的地位,难以独立生存,
除非能从家庭中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感。孩子的脆弱无援总能让人真切感受到,
生命伊始,所有人都有深刻的自卑,只是程度多少不一,终有一日,所有孩子都将明白,
面对生存的挑战,只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孩子奋发向上,就源自并始于这样的自卑。
孩子为获得人生的平和与安全,将采取怎样的方法,孩子将确立怎样的生存目标,
将通过何种路径朝这种目标进发,都取决于这种自卑。

孩子身体独有的潜力,决定了其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会因以下两种因素受损:
一是夸张、增强、恒久的自卑,二是获得安全、平和、社会均衡以及掌控其他人,
极力超越环境的目标。怀有这种目标的孩子非常容易分辨,且极易变成坏孩子,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过的所有事都很失败,觉得无论上帝还是他人都忽略了自己,
都在排挤自己。要明白,走冤枉路、没有充足的准备等种种错误,
在孩子的人生进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就一定要兼顾上述所有因素。
所有孩子都有可能走上歪路,所有孩子都将发现自己处境危险,只是有些孩子早,有些孩子晚。

显然,在成年人身边成长的孩子会轻而易举感受到自己十分弱小,无法自立,
他甚至不相信自己真的能做好其他人觉得他能好好完成的简单工作,而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这便是大部分教育错误的起点,人们对孩子提出了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要求,
导致孩子产生了力不从心、无处求援、羞惭至极的感受,
更有甚者会故意让孩子感受自身的弱小、无用。部分孩子被当成玩物、活的娃娃,
或要谨慎看管的财宝,或一点用处也没有的垃圾。一般说来,孩子会因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上述态度,
确定自己只有让他们喜欢或讨厌这两种选择。
人类文明的一些特殊元素也许会加深这种以父母为源头的自卑。例如对孩子不够重视,
孩子会因此觉得自己毫不重要,毫无权利,对大人的生活可有可无,
无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喧哗吵闹等。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长期处在害怕被讥笑的恐慌中。
讥笑孩子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近乎恒久的影响,并会在孩子成年后变成其习惯与行动,
因此简直称得上一种犯罪。童年时期经常被讥笑的人,将一直处在再度被讥笑的恐慌中难以脱身,
旁人能据此轻而易举地分辨出一个成人有没有这种经历。

时常跟孩子说毫不掩饰的谎话,是不重视孩子的另外一种表现。孩子会因此对身边的环境疑神疑鬼,
并对人生是否严肃、真实产生质疑。我们治疗过这样一种孩子,在学校时,
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笑起来,表示没必要太过严肃地看待学校,
这只是父母跟他们开的玩笑而已,这便是他们笑的原因。

弥补自卑——追逐认同与优越感

自卑感、欠缺感、不安全感,共同决定了个人的生存目标。
孩子极力想吸引他人和父母的关注的倾向,
从一出生便开始显露出来。
这段时期,想获得认同的强烈欲望渐渐被自卑感唤醒,这点能够观察到。
个人以得到优越感、超越自己所在的环境为目标,
这在最初显露的蛛丝马迹中就已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在确定这一追逐优越感的目标时,社会感的程度与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要恰如其分地评价一个人,
无论其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要先对比一下其对优越感目标的追逐与其社会感孰强孰弱。
目标确立后,达成目标能确保个人得到优越感,或为赋予其生命以意义,使其人格获得提升。
这种目标将价值赋予了个人感觉,并整理、协调个人感情,刺激个人想象,指引个人创造,
确定个人应铭记何事,又应遗忘何事。这说明感觉、情绪、感情、
想象这些个人精神活动关键元素的价值都是相对而言的,乃至一直在发生变化。
个人确定的奋斗目标作用于这些元素,并掌控、决定着个人的真实思想,
个人极力追逐的终极目标,就相当于隐藏于这一切元素中。

在人类文明的弊端中,追逐权力堪称最严重的一种,要阻挠该弊端的发展,
最卓有成效的方法是什么?由于婴儿阶段,人们便开始追逐权力了,
要跟如此幼小的孩子沟通难度颇高,因此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遭遇了很多难题。
改良、矫正举措都要等孩子稍大一些后才能开始,但此时再发展孩子的社会感,
使之完全消除对个人权力的追逐,是不可能的,就算我们跟孩子朝夕相对,也无法做到这点。

孩子会把追逐权力隐藏于友情与柔情中,不会公然对外展现出来,这是另外一个难题。
为了隐藏自己的思想,孩子小心翼翼进行掩饰。若任由孩子追逐权力,不对其进行束缚,
孩子的精神发展就会退化。过度追逐安全与力量也许会把勇敢变成草率,把遵从变成怯懦,
把柔情变成狡诈——以此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一切自然感情或表现,
最终都将披上伪善的外衣,同时确立一项最终目标,就是征服身边所有的事物。

对孩子的不安全感有意无意做出补偿,是教育影响孩子的手段之一,此外还有如下手段:
传授孩子生活的技巧,给予孩子经过严格训练的理解力,给予孩子面对其他人时要用到的社会感。
无论本身有何种源头,上述举措都能帮孩子战胜成长期间的不安全感与自卑感。
由于孩子展现出的性格特征就像反映他们精神活动的镜子,因此一定要以这些性格特征为依据,
为孩子的精神活动做出判定。孩子对不安全感与自卑感的理解,
决定了其不安全感与自卑感的权衡标准。孩子在真实生活中占据的不利地位却与该标准无关,
哪怕这种不利地位对孩子的精神状态关键至极,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就算是成年人,也无法在各种处境中正确判断自身,更何况是孩子,各种困境就这样产生了。
孩子拥有相当复杂的成长环境,部分孩子会对自身不利地位做出种种错误判断,
这是无法避免的,部分孩子则或许会对自身处境有略微清楚的认知。
总体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对自卑感的理解会逐渐改变,
最终以一种清晰的自我认知形式确定下来,即孩子一切行为中的自我评价常量。
以这种固定标准(也可以说是自我评价常量)为依据,
孩子便能建立一种倾向,让自己的自卑感得到弥补。

生来就有生理缺陷的人,显然从一开始便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此面对人生的所有问题,
都倾向于站在悲观的视角。同样悲观的还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并无太显著的生理缺陷,
却因为种种人为原因变得极其自卑。
这种悲惨的结果也许是由重要成长阶段中过分严苛的教育造成的。
幼时遭遇的伤害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迹,无法抹去,
彼时他遭遇的冷漠会对他跟别人的沟通造成阻碍,
导致他觉得自己所在的世界缺少爱心,缺少感情,
自己和这个世界难以交流,因为彼此间毫无共同之处。

例如有位病人不断强调自己拥有极强的责任感,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很关键,
因此吸引了旁人的关注。他跟共同生活的妻子关系极为恶劣,无论何事,
乃至头发是粗是细这种事,二人都能发生争吵,想要成为获胜方。不断的争执、责备、
羞辱让二人的关系疏远,这是必然的。丈夫对优越感的渴望,
毁灭了他对同类仅余的少许社会感,最低限度对其妻子、朋友来说是这样的。

从他的生命历程中,我们获悉他在十七岁以前还没发育好,没有变声,没长体毛和胡须,
并且是全校最矮的几个孩子中的一个。他今年三十六岁,
造物主似乎已赶上来做完了未在他十七岁时做的所有事,以至于他表面看起来很有男子气概。
可是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承受着发育迟缓的折磨,
并因觉得自己将一直停留在孩童时期受尽煎熬,因为当时他完全不能确信自己的发育反常,
还能不能从造物主处获得弥补。

他当前的性格特征在那时便已有所展露,他好像觉得自己所有的言行都非常关键,
总是表现得十分傲慢。他的一切表现其实都是为吸引大家的关注。他当前展现出的种种性格特征,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成型。婚后,他始终在努力让妻子觉得相较于她想象中的他,
真实的他更加重要、伟大。妻子却迫切想让他明白,他对自己的评价有多不符合实际。
两人的婚姻在这种情况下,基本无法实现和谐圆满,在订婚时便出现了失败的预兆,
最终结束于一场社会动荡。毋庸置疑,婚姻失败让他本就频频受挫的自尊更加饱受创伤,
以至于他只能来求医。这位病人一定要先在医生处掌握理解人性的方法,
掌握判断自己在人生中已经犯下的错误的方法,同时明白截止到目前,
自己对自己占据的不利地位的错误评估已对人生造成了全面影响。只有做到这些,他才能恢复健康。

生命曲线图及宇宙观

有位女病人,年纪轻轻,表示自己几乎无法抑制对生活的不满,为此发出怨言,
并表示种种杂乱的事务让自己终日忙碌不堪,便是这种不满的源头。
她的眼睛不停地转动,看起来十分烦躁,光是这种外在表现已经能表明她的性格很暴躁。
她还发出了如下怨言,自己甚至会为一项很简单的工作担忧、焦虑。
我们从她的亲朋好友处得知,不管什么事,她都会看得非常重要,并且她有很多工作要做,
忙得简直要崩溃了。她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总体印象:她太过认真了,跟很多人没有区别。“
就算很小的事,她也时常当成很大的事看待,忧心忡忡,但其实没有必要。”
这是她家人对她的评价,这种说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我们还能从这位病人身上发现童年时期的印象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因此深受启发。
站在这位女病人的角度,她的做法当然毫无错误。若某个人的态度与整个人生都在追逐温暖、
尊重、荣耀、温情,无所畏惧,那有一种达成该目标的方法称得上一种好方法,
就是一直表现得好像难以承受重压,或表现得身心俱疲。该方法能避开所有责备,
逼迫环境对自己温柔、细心,并避免所有或许会对精神平衡造成损害的事物,
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做到的。

这位病人还是个学生时,便已开始采取这种做法,这点只要回顾其人生历程便能了解到。
她每次没做完作业,都会表现得相当紧张,以此逼迫老师对她采取十分温和的态度。
她还表示,自己家里有三个孩子,她是最大的,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弟弟始终是最受宠的,她因此时常跟弟弟发生争执。而大人们十分看重弟弟的成绩,
却无视她这个原本很优秀的学生的成绩,这点让她格外愤怒。
她最后简直无法忍耐了,终日抱怨自己学习成绩优秀,为何却得不到公正的评判。

可见这个小女孩在极力追逐平等,且自幼便感到自卑,为战胜自卑,付出了很多精力。
她优秀的学习成绩未能弥补她的自卑,为了击败弟弟,她便想以很差的成绩作为武器,
结果沦为了一名差生。由于这样能帮她吸引父母更多的关注,
因此这种显然不光荣的事在她看来却非常合理,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观点。
她清楚表明自己“需要”成为一名差生,这说明她的某些小手段必然是用心且故意计划好的。

但她的成绩根本未能吸引父母的关注,而由于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角色——她的妹妹,
她的成绩突然又迅速提升,这很有意思。妹妹的成绩也很糟糕,母亲有多担心弟弟,
就有多担心妹妹的成绩。有个很特殊的原因是,妹妹的成绩与品格都很糟糕,
我们这位病人却仅仅是成绩糟糕,这样妹妹自然能吸引母亲的关注,而不费吹灰之力。
父母必须要对品格糟糕的孩子投入更多精力,
因为品格糟糕必然会在社会上引发迥异于单纯的成绩糟糕引发的结果,遭遇巨大的危险。

她追逐平等的战斗暂时失败了,可这种处境无人能够忍受,
所以一次战斗的失败断然不会让战争永远终止。她将在之后不停地有新倾向和新行为,
在其性格成型的过程中,这些全都发挥了某种程度的推动作用。眼下,我们对她小事化大,
总是疲于奔命,热烈期待把自己难以承受重压的状态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原因,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实际上,这些举动一开始是为逼迫父母平等对待她和弟妹而做出来的,
还向父母对其他人比对她好提出了批评。彼时,她的基本态度便已成型,并保留至今。

我们还能遵循其人生路径,继续向前追溯至更早期。幼时的一次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彼时弟弟刚刚出生,她想拿木头打他,险些犯下大错,还好有母亲小心翼翼在旁边守候。
彼时只有三岁的她已经意识到,只因自己是女孩,所以才会遭到冷遇,
才无法获得其他人获得的宠爱。她无数次表示,希望自己能变成男孩,
这给她留下了清楚的记忆。因为弟弟出生了,她无法再享受温暖与舒适,
并因弟弟凭借男孩的身份获得了比她优越许多的待遇,她觉得自己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对待。
她在极力为这种缺陷做出弥补期间,偶尔表现得难以承受沉重的压力,以此作为应对的方法。

人生准备

游戏

游戏中自然还包括其他很多元素,例如游戏期间,孩子也许会表现出某些领域的天分。
基本所有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跟伙伴的交流中,将自身很多潜力激发出来。
某些游戏重点突出了孩子的创新表现,这些或许能锻炼孩子的创新精神的游戏,
站在为人生做准备的立场上看,十分有利于孩子的进步。
例如我们发现很多人幼时都给玩具娃娃缝制过衣服,成年后,他们便成了裁缝。

游戏跟心灵存在密切关联。在孩子做游戏时从旁干扰,必然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因为游戏就相当于且务必要被当成工作的一种。
另外,由于孩子做游戏相当于为未来的人生做准备,
所有孩子都能在游戏中展现出成年后的一些特征,
因此断然不能将游戏单纯地当成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这说明若能了解某个人童年时期的生活,便能在评价此人时更轻易、客观地得出结论。

专心与不专心

任何人都能做到专心,只有生病、智障的人例外,但依旧有很多人很难集中精力。
其中有很多原因:第一,集中精力时,会因疲倦、病弱受到阻挠;
第二,部分人不愿集中精力,原因在于集中精力的对象完全背离了他们的行为模式,
且让他们提不起兴趣来,这种人的注意力会在遭遇跟他们的生活方式关联紧密,
且让他们兴趣浓厚的事情时,马上被唤醒。抗拒的倾向也是无法集中精力的关键原因之一,
孩子极易出现这种倾向。有这种倾向的孩子,往往会拒绝给予他们的所有事物。
一定要先消除这种孩子的抗拒,让其乐观、宽容,然后才能让他们集中精力。
具体说来就是,要想让这种孩子甘愿接受教育,
教育者与教育组织就要在这种孩子务必要学习的内容与孩子的行为模式间建立关联,
同时将这些内容变成孩子生活方式的构成部分,必不可少,兼具实用价值。

对于自己和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有些人能够看、听、感受。但有些人在探究人生时,
却只借助眼睛。有些人在感受一切事物时,则完全借助耳朵。
另有些人感知事物的感官还未受到刺激,因此对视觉性事物毫无兴趣,
无法看见任何事物,无法留意任何事物,乃至无法在最能刺激其产生兴趣的环境中集中精力。

对世界存有真正、真挚的兴趣,是让注意力觉醒的关键元素之一。
相较于注意力,兴趣的精神层次要深刻许多,相当于注意力的基石。
所以兴趣会让人很自然地去留意,教育者不必为有兴趣的孩子能不能集中精力忧心。
兴趣作为一种工具,有效且便利。人们一旦有了兴趣,就能投身某个专业领域,
目标清晰,精力集中。但所有人都可能在培养、实践兴趣期间犯下错误。
若某个人渐渐养成了一些固定的错误兴趣,便会连累其精力转移到对其人生并不那么关键的事情上。
例如某人对自己的身体或者权力有最浓厚的兴趣,那一旦牵涉到这种兴趣,
或有何事要其争取,或有什么威胁其权力,此人定会将自身精力全部集中于此。
其精力断然不会在对自己的权力的兴趣被另一种兴趣取而代之前,转移到其他任何一种事物中。
一旦发觉自己无人关注,发觉自己的重要性大不如前,孩子马上就会集中精力,
而一旦觉得对自己而言,某件事很无所谓,孩子的精力马上就会转移,
这些情况在平时的生活中十分常见。

精力不集中不能表明一个人缺少专心的能力,只能表明其对自己应集中精力的情境没有兴趣,
想从该情境中抽身离去。实际上,他能做到非常专心,只是他专心的对象在别处。
与之相似的还有毅力、活力匮乏的案例,这种人总在缺乏意义的小事上,
投入自身一切强大的毅力与执拗的精神。这说明这种人关键的问题是,
相较于我们通常的期望,他们追逐的是另外一种目标。除非能将其整个生活方式完全扭转,
否则很难改善这种不足。

过失犯罪及健忘

一般说来,我们会称以下行为是过失犯罪:因为偶尔的粗心大意,未能采取必不可少的防护举措,
以至于威胁到其他人的安全或身体健康。作为一种极端的精力不集中,过失犯罪的根源是,
一个人对其他人缺少兴趣,精力全都集中于自己身上。
只需观察一下孩子在玩游戏时会不会经常表现得很粗心,就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其只是为自己考虑,
还是会顾及他人的权利。权衡个人有没有公共意识与社会感的标准,便是其是否关怀其他人。
社会感发展不充足的人难以对其他人感兴趣,就算会因此受到惩处,他也不会改正。
而拥有强烈公共意识与社会感的人会对其他人投入更多精力,这是很自然的。
所以据此能够得出结论:大致说来,过失犯罪与缺少社会感没有区别。
但就算某个人果真因粗心大意犯罪,我们也应心怀宽容,找到他无法关怀他人、
满足众人期许的原因,而不应只是批评他。

精力不集中往往就会很健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都体验过,在精力不集中的日子一定会忘事。
部分人对某事的强烈兴趣也许会被低落的情绪伤害,导致记忆力衰退,经常忘事。
例如孩子经常忘了带书本,这是因为他们尚未适应学校的生活,或因对学校的生活感到紧张或不悦,
而不是因为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至于常丢钥匙或放错钥匙的家庭主妇,
却是因为对家庭主妇的工作毫无兴趣才会这样健忘,二者迥然不同。
即健忘之人往往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缺少兴趣,其健忘的表现清楚地暴露了这一点,
只是其不想公然抗议而已。

无意识

很多个人的经验显示,人对自己的价值估计过低,且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不足,
是其对自身生活能力强弱认识不足的原因所在。也许他觉得自己很善良,
但其实不管他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自己。反过来,也许他觉得自己很自私,
但实际却非常善良,只要认真观察一番就能得出这种结论。
但说到底,你的自我评价和其他人对你的评价并不重要,而你一切的心愿、兴趣、做法,
全都取决于你对人类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才是重点。

某些时候,人们会突然拥有一些力量,超出自己的想象。这些力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
乃至引发严重后果,即使力量本身都潜藏在无意识中,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在小说《白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让后世心理学家拍案叫绝的出色文笔,描绘了如下事件:
小说主角公爵去参加一场聚会,一名贵妇人用嘲讽的语气提醒他不要把身边那只中国花瓶碰倒了,
那只花瓶价值高昂。公爵承诺自己会很慎重,结果过了几分钟,花瓶却倒在地上摔碎了。
在场诸人都觉得花瓶打碎不是意外那么简单。由于那名贵妇人的话在公爵看来是对自己的羞辱,
因此以公爵的性格,做出这种事也很正常。

只通过一个人有意识的行为与表现了解他是不够的,还要留意他身上的细枝末节。
这些连他自己都未留意到的无意识之举,是极好的依据,能帮我们看清其真正的性格。
例如有人喜欢咬指甲或抠鼻子,这种不雅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并不了解,
而这种行为其实彰显了他们倔强的性情,他们或许也毫无认知。为什么要据此说他们倔强呢?
很简单,因为大人一定会不断斥责有这种恶劣习惯的孩子,监督其改正这种习惯。
很明显只有冥顽不灵的人才会在多次遭到斥责后,依然不愿改正错误。
经验相对丰富之人能借助对这种不引人注目但能展现整个性格的细枝末节的观察,
对任何人建立深刻、全面的认知。

第一个病例,一名年轻的男士在家中排行老大,他还有个妹妹。他十岁那年,
母亲离开了人世,教育两名子女的责任从此便落到了父亲肩上。父亲相当有智慧,
心地非常善良,还有强烈的道德感。他极力鼓励儿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持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儿子不负所望,不仅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道德、科学方面的素养也始终排在前头。
一直希望儿子能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父亲,为儿子有这种表现欣慰不已。

但年轻人这段时期也表现出了某些性格特征,让父亲忧心忡忡。为帮助他纠正这些问题,
父亲倾尽全力,却未能如愿。妹妹这时候也逐渐长大了,开始跟哥哥竞争,寸步不让。
能力出众的妹妹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柔弱取胜,倾向于为彰显自己有多重要而打压哥哥。
妹妹非常擅长做家务,哥哥完全不是她的对手。在其他方面,哥哥能很容易地得到认同,
表现突出,可在家务方面,他难以取得这种成绩。而且从很久以前父亲便留意到,在社交方面,
儿子的表现有点异常,这种异常在儿子进入青春期后越来越凸显。他其实从未参与过社交,
对于一切初识之人,他都心存敌对态度,尤其是总爱逃避初识的女孩。
父亲起初并未察觉,但这个问题非常糟糕。儿子如此反感社会,逐渐发展到近乎不出门的程度,
乃至只在夜里才肯出门散步,厌恶在其他时间出去,最终自闭到连自己的故交都不肯见。
可儿子在学校、在父亲面前却依旧表现完美,跟之前没有区别。

父亲被迫在儿子的情况恶化到彻底不想出门时,带他去求医。医生在数次诊察后,
终于弄明白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出门。男孩觉得人们会因为他的耳朵过小,认为他十分丑陋,
可实情并不是这样的。医生跟他说,跟别的男孩比起来,他的耳朵并无异常,
他只是想借这种说法避开其他人,才会有这种念头。之后,他又对自己的牙齿、头发很丑发出怨言。
很明显,这些也是不成立的,只是他的托词而已。他为何会选择这么幼稚的托词,
说自己的耳朵很小之类?因为容貌丑陋之人在人类社会中必然会遭遇比其他人更严重的困境,
这点大家都已了解,所以若这些托词都能成立,
便说明他完全有理由表现得这样小心翼翼,甚至情绪紧张。

男孩显然颇有雄心壮志,他自己对此也心知肚明,且觉得之所以会这样,
全因父亲对自己的悉心教导,因为由始至终,父亲都在鼓励自己努力奋斗,攀上生命的巅峰。
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是男孩最远大的理想。这种理想本身没有问题
,但在以下情况下却是有问题的:他之所以确立这种理想,
只是因为不想履行所有人都应履行的社会义务。

男孩其实在追逐一项十分远大的目标,这是更深入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他以往一直是全班第一,
并想将来也能如此。实现该目标需要具备一些优良的品性,包括专注、努力等。
但只有这些品性,他认为还不够,他还想摒弃人生中所有看似与目标无关的事物。
他这种思想可概述成一句话:“我一定要摒弃所有可有可无的社会关系,
这样才能获得荣誉,投身科学。”

但他并无这种说法和想法,反过来却说自己容貌丑陋,想用这种琐碎的托词,实现自身目标。
由于这种托词能让他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且有充足的理由,因此在他的行动计划中,
这种托词是相当关键的。眼下,他为了继续追逐心底隐藏的目标,就要坚持这种观点,
对自己容貌的丑陋之处加以夸张。但是他若公然表示自己想跟苦行僧一样,远离人群,
独自生活,以达成永远占据第一的目标,那他心里的想法必然会被人轻易识穿。
这说明在意识层次中,他并未发现自己只想扮演出类拔萃的关键角色,
而在无意识中,他却已经确立了这种目标。

他从来没有打算为达成目标奉献所有,倾尽全力。
若他果真公开孤注一掷,只为在科学领域功成名就,
那他的确尚不确定自己最终到底能否成功。若以自身容貌丑陋作为没有勇气参与社交的托词,
那在达成目标这件事上,他也许会有更多信心。除此之外,所有公然表示自己希望一直占据首位
,表现出众,且宁愿放弃所有社交以达成该目标的人,一般都会被人耻笑。
这说明这是一种让人连想一想的勇气都没有的恐怖念头。众所周知,有些念头绝对不能公开,
是兼顾影响与利己得出的结论,所以男孩只能在无意识中隐藏指引自己人生的思想。

眼下,若我们向此人揭露其最重要的人生动机,同时表明,他是因畏惧毁坏自己当前的行为模式,
才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一些倾向,必然会完全打乱其总体精神机制。
他先前愿意牺牲所有,阻挠发生的事,这时终究还是要发生了。
忽然之间,他无意识的思想过程就被这样清楚、彻底地公开了。
他根本没有勇气想象、拥有的思想,只要察觉便会打乱他总体行为模式的倾向,
全都被揭露出来,不带半分掩饰。无论什么人,
都拒绝采纳所有或许会阻挠自己根据自身意志采取行动的观点,
宁愿采纳能证实自身态度与行为合理性的观点,这是人类共有的特征。
即人们只会采纳自认为能为自己创造价值的事物,将所有自认为有好处的事物全都放在意识中,
将所有会损坏固有行为模式的事物全都丢进深不见底的无意识中。

第二个病例,有个男孩十分优秀,一直以来都被当老师的父亲鼓励争做全班第一。
一开始,男孩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
在自己的圈子里,他是最富魅力的人,并有几位密友。

转折出现在他十八岁那年。他失去了一切生活乐趣,情绪低落而急躁,为离开当前这个世界,
他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且总是很快毁掉刚刚建立的友情。所有人都能根据他的表现了解到,
他遭遇了巨大的阻碍,但在他父亲看来,他不出门就能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因此是种很好的生活方式。

男孩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停地发出怨言,说他一切的生活乐趣都被父亲扼杀了,
他已失去自信与勇气,无法继续存活,失去一切的他在余下的人生中将是孤独而悲惨的。
他的学习成绩也退步了很多,读大学期间,连及格都做不到。根据他的说法,
这种转折始于一场聚会,朋友们在聚会上取笑他,因为他对现代文学所知不多。
之后,他离群索居的念头变得越来越确定,因为同类事件又发生了很多次。
他跟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劣,因为他执意相信,父亲要为自己的悲惨负责。

上述两个案例有很多相像之处。第一个案例中的病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有妹妹从中阻挠。
第二个案例中的病人坚信一切错误都在父亲,所以深深仇视父亲,这便是其症结所在。
两位病人都以所谓英雄主义理想作为自己的指引思想。
沉迷于该理想中的二人切断了跟身边环境所有的关联,以至于情绪低落,丧失生活信心,
想从人生舞台上退下,再不出现。但第二个男孩断然不会认为:
“我应该从社会生活中退场,痛苦地度过余生,反正我已经做不成英雄了。”

他的无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如下观点:“我应竭尽所能撤出人生的战场,
因为眼下我离这个战场太近了,且相较于从前,一直考第一名的难度也提高了。”
但没人会这样说出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要让普通人接纳这种观点,颇具难度。
不过,男孩确实持有这种观点,他的行为与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点。
他为了寻找从人生的战场撤出的借口,罗列了很多点,最终心愿达成。
通过对父亲错误教育方法的连连抱怨,他顺利逃避了社会和所有务必要由他自己做出的人生抉择。
他的上述观点必须隐藏于无意识中,因为其若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一定会破坏其秘密的行为模式。
有什么人能评价他本领不强?这种人要如何解释他过去非凡的成就?
如果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继续毫无成就,也要由他父亲以及那糟糕的教育方法承担责任,
至于他自己,当然不会受到指责。男孩这时拥有了多种身份,稳固占据了上风:
第一,作为辩护人,他竭尽所能辩护,说明并非自己犯了错;
第二,作为原告,他又极力向父亲及其教育方法提出谴责;更有甚者,他还拥有法官的身份,
执意做出判决,让父亲负全责。他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舍弃当前这种对他这么有益的观点?
作为儿子,只要他愿意且持续采用这种方法,就能摆脱一切责任,
将父亲变成永久谴责的对象,对于这一点,他再明白不过了。

通过人做的梦,能看出其总体性格,这是世人一直以来的观点。利希滕贝格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期,
他曾提出了一种有少许夸张的说法:根据梦推导个人的性格与本质,
比根据其言行推导这二者更简单。我们认为,一定要用最慎重的态度处理心灵活动的单个现象,
同时要在该现象与其他现象间建立关联,在这种关联基础上进行思考。
所以要毫无顾虑地以梦为依据,推导一个人的人格,一定要在解析其人格时,
从心灵其他的表现中找出强大的依据,为我们对他的梦做出的解析提供证明。

他因此自幼便以强烈的敌对态度对待父母,再加上他的自卑不断加剧,
严重到没有勇气想象自己也能有出头之日。跟家庭生活类似,
他的学校生活基本也是由一系列失败组成的,只是程度大小不一。
他十八岁以前,在学校不断遭人讥讽,连老师也讥讽过他。
当时老师当众读了他写的一篇很糟糕的文章,其间加入多处评语,都是讥讽性质的。

在上述各种悲惨经历的作用下,他不想跟人交往的意愿不断增强,终有一日将主动跟社会脱离关系。
他在应对父母时偶然找到了拒不讲话这个回击方法,颇具可行性,但代价极高。
人能跟外界建立密切关联,靠的是语言这条纽带,
拒不讲话便相当于他自动放弃了这一纽带和自己跟外界的一切关联,这点毋庸置疑。
他一定会因拒绝跟所有人讲话,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人们全都误会他,
他也不跟大家特别是父母讲话,最终被所有人冷落一旁。他在之后谈恋爱时,也不断遭遇挫败,
因此悲伤不已。能吸引他进入社会的人与事,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二十八岁前,他的人生历程便是如此。他的社会感越来越被歪曲,被吞没,
这源自他心底隐藏的深刻的自卑情结,以及该情结刺激产生的让人难以理解的雄心壮志与对尊贵、
出众无法压抑的巨大渴望。他的心灵随着他语言的减少不断膨胀。
他白天夜里都在做种种平步青云、建功立业的梦。前文描述的梦便是他在某个夜晚做的,
其中他的行为与行为模式完全契合了他心灵的发展,我们把这一点看得一清二楚。

有一回,诗人西摩尼得斯在大街上见到了一具尸体,也不知是什么人,他将其好好安葬了。
之后,他在出海远航前受到了那名死者的鬼魂的告诫,说他会在此次航行中丧命于海中。
西摩尼得斯于是退出了此次远航,那些未退出者后来全都遇难了。

史料显示,世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始终不曾忘记这一跟梦相关的沉船灾难。

我们先要明确,当时的船出海时出现事故是常事,所以很多人出海前都会梦见船沉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解释上述事件。这个持久流传的梦相较于其他沉船梦,看起来非常特别,
其展现了梦与现实一种特殊且让人震惊的巧合。这种故事对喜欢探寻神秘梦的人来说,
必然是非常受欢迎的,这点能够想象。但我们却十分理智、清醒地对这个梦做了这样一番解析:
对于那次远航,我们这位诗人很有可能并不期待,因为他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他的犹豫一直持续到了即将做出最终决断之际,这迫使他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来解释自己为何会犹豫。他想起了那名死者,此人被他好好安葬,因此要向他致谢,
预言家这个角色就由此人来扮演。他由此得到了一个借口,退出了此次远航。
由于人们一般只会铭记震撼人心之事,隐藏着无尽智慧之事,以及根本无法想象之事,
而能世代流传下来的同样是这些事,因此若并未出现沉船事件,
这个梦和这个故事便无法流传后世。简而言之,要解释梦因何能够预测将来,只需明确一点:
人在真实生活中怀有何种人生态度,其做的梦就怀有何种态度。

务必还要留意一点,即只有很少的梦能被解析得一清二楚,要如此解析所有的梦,是很困难的。
做完梦以后,我们马上就会忘记,就算没有忘,若不是对解析梦很精通,
也难以将梦中隐藏的含义明确解析出来。但梦说到底,
仅仅是对个人行为与行为模式的象征性或暗喻性展现。
比喻或是象征能让人们进入其渴望进入的环境,这便是其关键意义所在。
若我们正专心解决某一问题,若我们已从心灵中得知,从哪个方向出发能拉近与该问题的距离,
那找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促进我们进入一种环境,在其中解决问题,便是种可取的做法。
由于增强感情或制造解决问题所需的动力都是梦的强项,因此选择做梦是很明智的。
虽然对梦的原理毫无了解,但做梦之人只需找出某一形式的材料与动力已经足够,
梦会做完余下的工作,现实就是如此。梦之所以能秘密展现做梦之人的行为模式,
是因为梦的内容其实就源自做梦之人的思想。
梦就好比一股烟,能够让大家了解哪个地方发生了火灾。
在看到这股烟之余,经验丰富的伐木工人还能以烟的情况为依据,
确定发生火灾的是哪种类型的树木。而精神科医生若富有经验,
也能以对梦的解析为依据,概括出人的天性,二者的道理是相同的。

性别

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占据掌控地位

拥有特权的男性为维护自身至高无上的掌控地位,决定并维系着所有事物,
这点已被一切制度、传统思想、法律、道德、风俗证实。在人类社会中,
男性占据掌控地位一早便成为了一种习惯,难以动摇。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包括幼儿园的孩子在内,都被该习惯作用。虽然对各种社会规范的源头并不清楚,
但孩子的思想情感必然会被整体社会环境作用,这点不能不承认。
随处都有这种案例,例如被命令穿女孩的服装时,男孩也许会表现得十分愤怒,乃至大吵大闹。
强烈渴望权力的男孩必将展现出对男性特权的喜好,
明白自身优越的地位将时刻因自己的性别获得保障。况且父亲往往是家中权力的代表,
因此在年纪还很小时,孩子便已了解父亲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并关注着父亲怎样控制家庭生活整体的节奏,怎样为所有家庭事务做出安排,
怎样在各种情景中表现出家庭主人的风度,还留意到包括母亲在内的全体家庭成员,
都要遵从父亲的安排。尽管父亲相较于始终在孩子身旁忙碌的母亲,
陪伴孩子的时间往往要少一些,但是父亲的行动如此让人捉摸不定,
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其很神秘,对其兴趣更加浓厚。简而言之,
父亲这个角色在方方面面好像都很强大。所以有些孩子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认为父亲说的话全都是真理,
时常用“父亲这么说过”这种话证明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
而由于父亲是家中的支柱和整个家庭重负的承担者,
因此父亲的掌控作用在父权并无太显著影响力的情况下,依然能被孩子感知。
由此可知,全因劳动分工,父亲才能在家中将自身权力完全发挥出来。

男性并非天生就占据着掌控地位。实际上,原始部落间不断发生争斗,必将引发这样的结果,
已有证据证实了这一点。男性的作战能力能在部落争斗中完全发挥出来,
其地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到了最后,借助这种刚刚获得的有利条件,
他们将为自身的领袖地位提供保障,实现自身的目的。财产权与继承权也随着男性地位的不断提升,
渐渐被他们掌控,男性由此兼具财富积攒者与所有者这两种身份。
站在这一立场上,男性得到了财产权与继承权,恰恰是其能占据掌控地位的原因。

孩子成长期间,只依靠感觉便能了解男性是拥有特权的家庭成员,因此能掌握上述所有内容,
而不必阅读以及学习相关史料。孩子的这种感受在以下情况下依旧会产生:
极有远见的父母倡导人人平等,努力将古老、稳固的男性特权摒弃在外。
简而言之,要让孩子相信,相较于父亲,做家务的母亲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颇具难度。

试想一下,自幼便明白男性有明显特权,会对孩子有何种影响?
一出生,男孩就得到了比女孩更多的喜爱,因为大家都知道,通常说来,
父母都更愿意生育男孩。男孩在这种成长环境中,随时都能有这样的感受:自己享有特权,
具备更高的社会价值,只因自己跟父亲同属于男性。
再加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已被男性享有特权的思想影响,就算男性的重要性并未被着重强调,
人们无意间的言论也能让男孩察觉到,男性比女性更重要。

孩子的这种印象,还会因某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变得越来越深刻。
孩子对男性占据着绝对掌控地位一事,也将因此变得更确定。例如那些低贱、琐碎的家务,
多半不是由男用人,而是由女用人负责。又如通常情况下,
大半女性都对自己能否拥有跟男性平等的地位,持质疑态度。顺便给女性一个提议,
结婚之前,若能向未婚夫提出如下问题再好不过:
“你对男性占据的尤其是在家庭中占据的掌控地位,
持何种看法?”但面对该问题,能直接做出回答的男性基本为零。
而对于该问题,女性的看法也并不统一,热烈期盼两性平等和多多少少认可两性不平等的,
都大有人在。男性却刚好相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就坚定不移地相信,
男性身份赋予了自己一种天生的责任,无法推脱,这种责任就是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将因此格外留意这样一些人生与社会挑战,其对维系男性特权颇有帮助。

男孩会在成长期间,渐渐把维持自身的男性身份视为一项重要的责任。
他的野心会因这项责任不断膨胀,他对权力与优越感的渴求也会因此不断增强,更有甚者,
他还将因此确定,竭力追逐权力与优越感便是男性与生俱来的职责。
只对自身的男性身份产生认知,对很多充满权力欲的男孩是很不够的。
他们还要为自己是真真正正的男人提供证明,而在种种证明方法中,
最出色的莫过于取得男性的特权。他们既要努力奋斗,跟自己的男性身份相匹配,
又要极力以高贵、傲慢的态度对待女性,这样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为实现目标,他们将以自身遭遇的反抗程度为依据,采取固执、
野蛮的强迫,或巧妙、狡诈的算计这些不同的方法。

这说明所有男孩的性格特征都人为造就的,其源头便是成年男子(特别是父亲)的所有表现。
激励人们追逐高高在上的权力,在人类社会中其实很常见。男孩自幼便被鼓励追逐权力与特权,
鼓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所谓男性气魄就是这样。男性气魄会在其选择了恶劣的努力方向后,
沦为粗俗、蛮横,这点大家都已了解。

所谓女性的低贱

女孩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也许都会听到这样一些话:女人比不上男人,
女人只适合处理无关紧要的零散工作。女孩会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渐渐产生这样一种想法:
这便是女人与生俱来、无法扭转的命运。此外,女孩从来没有接受过恰如其分的培养与训练。
这几点加起来,最终将导致她坚信自己是无能之人,因此丧失信念,情绪低落,
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对所有“男性化”工作都没有兴趣,就算有也会迅速消失,
而这种表现她自己根本无法掌控。不妨这样说,
她主动放弃了所有内部心理和外部能力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女性能力不足好像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这种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有两种:
一种是在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时,人们的依据往往是其事业的发展现状,乃至自己的片面意见,
如此一来,错误评判女性自然就成了常事;另一种是既然已经习惯在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时,
以这种成见为依据,人们便难以了解人的心灵发展现状将决定此人有何种表现与能力。
人们极易忽视一个重要的生活现象:女孩一出生便活在大量对女性的成见中,
而让她逐渐丧失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击垮她对自己的信心,毁灭她对取得成就期许的,
刚好就是这些成见发挥的作用。这些成见的持续增强,以及女性扮演臣服角色场景的持续上演,
必然会让女孩失去勇气,逃避自身责任,以至于面对自己人生的问题,却没有独自解决的能力,
对此不必存有半点惊讶。这会把女孩变得毫无价值与能力,这是很自然的。
但若是我们做的所有事就是打击人的自尊、自信、勇气,让其极度沮丧,
不再妄想自己还能取得半点成就,结果打击对象真的变得全无可取之处与前途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的所有这些是对的吗?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一点?
若说我们是让他陷入痛苦的罪魁祸首,我们能否认吗?

深层次的研究表明,女性在心灵发展中遭遇阻碍,是其部分“低贱”表现的原因。
人类社会能轻易让孩子没有才华,却不能确保所有孩子都有才华,这是其特征之一。
我们从未做过这种事,真是庆幸。可部分人在这种事上再成功不过,我们却是了解的。
如此一来,在当前这个时期,女孩通常会受到比男孩更多的压抑,
要理解这点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即便是这样,
自然还会有一些没有才华的孩子忽然变得很有才华的事频频上演,即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事。

对女性身份的逃避

抗拒女性身份之人通常能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努力朝男性化迈进,前文中已简略提及。
这种女性往往很有精力和野心,坚持追逐人生的美妙之处。超越兄弟或是其他男性同伴,
是她们一门心思想要达成的目标,所以一般被认为只有男性才能参与的活动,
她们会积极参与,且她们会对运动等怀有更浓厚的兴趣。她们往往会逃避爱情与婚姻,
因为她们必然会在这种关系中为超越丈夫,用尽各种各样的手段,让其中的和谐受损。
对家务活的极度厌恶会让她们当众把这种情绪说出来,或为推脱这项责任兜圈子,
例如说自己不会做家务,同时为证实自己自幼便缺少相关天赋,罗列出种种证据。

实际上,这种女性为了弥补男性优势给自己的打击,采取了男性化这种方式来抗拒女性身份,
便是其基本对策。她们往往会被冠以一些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称谓,如男人婆、假小子之类。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女性天生拥有一种男性元素或是分泌物,导致其行为倾向于男性。
但人类文明的整体历史表明,女性一度承受着且现在依然承受着社会给予她们的太过沉重的压力,
不堪忍受,所以才会选择抗拒。我们很容易理解女性会借助男性化这种方式展现自己的抗拒,
毕竟人类只包括两种性别,每个人都务必要在成为理想化的女人和成为理想化的男人之间做出选择。
由此可知男性化做派是仅有的能逃避女性身份的方法,反过来也是一样。
因此,女性的男性化是基于人类社会的范围如此有限,不包含其他可能,
跟神秘莫测的分泌物的影响无关。要想女性快乐地跟生活和社会相适应,
一定要确保男女两性完全平等。所以在女孩心灵发展期间或许会出现的种种阻碍,都是不容忽略的。

第二种女性毕生都任由上天安排自己的命运,面对自己的处境,她们表现得如此适应、
驯服、谦恭,几乎让人无法相信。然而,她们不会取得太大成就,
因为她们只是看似能够适应各种处境,其实才能极度匮乏。她们也许会罹患神经症,
因此看起来更脆弱,更需要他人关心,这会成为她们无法跟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托词。
她们会表示自己的教育与生活方式频频受到打扰,罪魁祸首便是神经症。
在她们看来,全世界再也找不出比自己更好的人了,自己之所以无法自如地接受人生挑战,
无法让身边人获得幸福,是因为自己病弱的身体,真是可惜。
她们这种顺从、谦恭、对自己的压抑,其实都是一种抗拒的方式,跟第一种女性没有区别。
这种抗拒的方式似乎在代她们说出:“生活连一点幸福都没有!”这种含义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准确说来,尚有第三种女性深感痛苦,因为她们虽不抗拒自己的女性身份,
却明白自己地位低贱,只是附庸,且无法摆脱这种命运。她们承认男性拥有特权,
热烈赞美男性,称其能干又成功,应拥有特殊身份,这是基于她们对女性生来低贱,
唯有男性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就的观点的坚信不疑。她们将自己的脆弱完全展露出来,
不带半分掩饰,好像想为获得更大帮助,不惜将此事公告天下。
其实,她们的这一态度正是抗拒的开始,她们已为此筹谋了很长时间。“这是男人才会做的事。”
她们时常这样说,以此宣泄愤懑,并轻巧地让丈夫承担了所有婚姻的责任。

不停地清洁洒扫其实是种病态。在对自己女性身份不满的女性身上,经常表现出这种病态。
借助这种尽善尽美的干净品格提升自己,表明相较于少做家务者,自己的表现更加出色,
便是她们此举的目的所在。她们如此能干,的确会在无意间搅乱全家上下。
这种女性的家堪称最凌乱的家,实际上,要说她们此举是为了弄乱整个家,
而非把家收拾干净,也无不可。

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来探讨一下所谓“危险年龄”——五十岁前后——这种贬损女性的观点。
女性的部分性格特征在这一年龄阶段将越发凸显,
且女性将在同一时间遭遇绝经这种重要的生理改变。
绝经对女性就等同于痛苦生活的开始,
也等同于她以毕生精力艰难获得的少许重要意义即将恒久消失。
她的身份与地位此时好像失去了原先的稳定性,鉴于此,所有对维持原先身份与地位有帮助的方法,
她都一定会加倍努力争取。可惜能适应当前情况的才是有价值的,
这项原则却在人类文明中占据着掌控地位。这导致一切老人都生活得比较艰难,
不断走向衰老的女性尤其如此。对年老女性的价值完全否认,将严重伤害她们本人,
而人类之所以能存活下去,自然不是只依靠对辉煌过去的回忆,因而这也会伤及其他所有人。
若某个人的力量与办事能力不断衰减,无法遏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就应继续以其年轻时创造的所有成就为依据,确定其价值。不能只因某个人上了年纪,
便将其彻底排挤出社会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这种做法对女性便等同于贬损与奴役,
这点毋庸置疑。念及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如此身不由己的人生经历,
一名正值花样年华的姑娘会产生怎样的忧虑与抑郁,请想象一下吧!
因此务必要确保五十岁以后,女性不会一切终止,不会失去所有价值,
务必要确保年龄增长不会让人的荣耀与价值随之发生变动。

家庭情况

古往今来的人也许都对这样一种现象心知肚明:一般说来,在家中排行老幺的子女都很特别。
不计其数的神话、传说、圣经故事对这种孩子的描绘基本没有差别,为上述现象做出了证明。
因为父母总觉得幼子跟其余孩子不一样,且往往会给幼子最无微不至的照料,
毕竟家里其余孩子都比他大,所以幼子的确拥有跟其余孩子迥异的成长环境。
很明显,幼子也是对别人的帮助需求最大的孩子,因为除了年纪最小外,
他的个子一般也是最小的。跟他比起来,哥哥姐姐都早早长大了,
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能够独立,他却还十分脆弱,这导致他的成长环境多半会相对温和。
能明显作用于他对人生态度的多种性格特征将由此产生,他跟其余孩子的不同就源于此。

有一点要格外留意,通常说来,孩子都不想成为最脆弱、最不被人信任的,
因此家中幼子就算受尽宠爱,也未必会对自身环境心满意足。孩子往往会受这种观点的刺激,
极力想要为自己无所不能提供证据,并将自己强烈的权力欲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幼子往往会有种强烈的渴求,想打败其余所有人,只有最高的地位才能让他满足,
这便是我们观察的结果。这类孩子不算罕有,部分幼子成了全家最有才能的人,
家中其余人都不是其对手。也有部分幼子不太幸运,他们被哥哥姐姐打败了,
尽管也渴望战胜其余人,却失去了必不可少的行动力与自信。
幼子通常会在无法击败哥哥姐姐后,变得胆怯懦弱,不愿承担自身责任,好像一名被告,
为推脱罪责不断寻觅理由,但其对权力的欲望并未减少,只是表现方式不同了。
他将摆脱当前的环境,而他对自身欲望的满足,将在对人生必不可少的问题以外的活动中实现。
他将借助这种方式隐藏自己真正的能力,将自身缺陷巧妙遮掩起来。

人们必然能够看出,这种孩子会表现得心底似乎隐藏着自卑,让人觉得其遭到了冷遇。
研究期间,我们确实经常见到这种自卑的人,并往往能以这种糟糕的情绪为依据,
为其本人心灵发展的特色与风格做出推导。幼子跟生来便有生理缺陷的孩子,
在自卑感这件事上表现很相近。实际上,他们怎样理解自身处境,对他们而言才是重要的,
至于他们的感受,他们到底遭遇了何事,他们是不是比别人低贱,这些全都不重要。
然而,孩子极易犯错误,在大量问题与可能性面前,能得到各种类型的答案,
有的正确,有的错误,这些我们都已了解。

一味激励孩子争第一名的教育必将引发大量恶劣的后果,
包括导致孩子终日为自己会不会被他人超越忧心忡忡,除了自己什么都不关注等。
这种孩子心底隐藏着对伙伴的艳羡、妒忌与仇恨,并因担心自己被他人超越,时刻防备着他人。
这种孩子就好比一心想要超越其他所有人的加速器,或一位赛跑运动员或马拉松运动员,
激烈的竞争欲望充斥着他的内心。在他全部的行为中,特别是在生活的某些细枝末节中,
这些全都得到了充足的展现,例如他无法忍受其他人在自己前边走,
无论何时都要走在队伍最前边。留意这种细枝末节,对那些还未掌握如下技巧的人往往很困难,
这种技巧便是以人的种种表现为依据,为其心灵特征做出评判。

很多孩子都有这种竞争态度,拼命想要跑到最前头,
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便是家中幼子(自然并非全体幼子都是如此,超出常规的案例也会出现)。
我们发觉,部分幼子远比家中其他成员更加努力上进,更有甚者,其能够拯救整个家庭,
比如《圣经》里的约瑟。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这类故事,历史似乎有心想将这些说给我们听,
而其作为一种辅助证据,对我们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
这说明从历史的长河中寻觅那些遗失的宝贵史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从第一种孩子中派生出了另一种孩子,后者同样非常多见。面对一道自己觉得跨不过去的障碍,
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会采取何种做法,我们来想象一下。他自然会想办法从别处绕行,
躲开这道障碍。这种孩子也会有这种表现,遭遇困境时,他们便会变成缺少勇气的懦弱之人。
他们好像无法再承受为人生努力拼搏的压力,将从人生的战场上彻底退出。
他们拒绝做一切有价值的事,整天浪费时间和生命,且能找出充足的理由。
这种表现必将导致他们在所有真实的斗争中落败。
这种孩子往往会谨慎地帮自己确定一个活动范围,
其中没有半点竞争的可能,且他们总以自己力量太弱,受到溺爱,或被兄姐阻挠,
无法顺利发展等,作为失败的托词。身体方面的缺陷也许会让他们面临更不幸的结局,
因为他们必然能从中得到更充足的理由,在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逃避时,
肆无忌惮地强调自己的身体问题。

一般说来,这两种人在交友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
由于第一种人往往会为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不惜伤害他人,
因此这种人在这个重视竞争的社会上也许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至于第二种人,将始终承受自卑的重压,且终生难以获得幸福,因为其很难跟生活相适应。

通常情况下,家中长子的性格特征都十分突出。第一,其占据着非常有利于心灵成长的良好地位。
这种地位的巨大优势已经被史实证实,在很多民族、阶层中一早便成为了传统。
例如欧洲农民的长子自幼便明白自己拥有何种地位,明白自己将来会继承农场,
因此相较于弟妹,其自然会认为自己的地位要高很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弟妹,也都对自己终将从父亲的农场离开心知肚明。
其他某些社会阶层的成员也都广泛持有这样一种观点:终有一日,长子会继承父亲的产业,
变成整个家庭的主人。连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还未彻底确立该传统的阶层,
其家庭成员往往也会将长子视为父母有力的助手,能照料弟妹,以辅助父母,
这是由长子充足的才能与常识决定的。一个孩子被人如此期望,被安排做如此重要的工作,
能积累多么弥足珍贵的经验,可想而知。正因为这样,其很可能会如此评价自己:
“你一定要比别人更加聪明,因为你身材更高、身体更壮、年纪更长。”

如果在该领域他顺利发展,那他便会维护规则与秩序。通常说来,这种人都非常重视权力,
此处的权力包括其个人的权力和权力观。权力对长子而言,有价值且务必要尊重。
长子不必给出任何理由就能获得权力,这是很顺理成章的。
所以长子必然会极其故步自封,对此不必感到半分惊讶。
家中次子同样有其特殊的追逐权力的方式。在长期的重压下,次子一直在为占据优势地位而努力,
其人生路径便取决于这一竞争态度,其好胜心在行为的方方面面中都得到了体现。
在家中,有个人已经先于他得到了权力,这必然会严重刺激到他,这便是次子要面对的状况。
一般情况下,能提升自身能力,跟长子竞争的次子会充满斗志,积极向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觉得自身地位稳固的掌权长子会产生危机感,觉得次子可能超越自己。

若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往往会非常忧心这个孩子。若自身有过很多危险经历,
父母就会唯恐孩子受苦,将其照料得无微不至。可父母的关怀与提醒多半只会让孩子厌倦,
觉得自己受到了束缚。父母长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体贴,只会让孩子不胜其扰,
感觉整个世界及其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敌人。在困难面前,独生子一定会表现得恐慌无助,
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从小受尽宠爱的他只知生活的甜美与快乐,对个中艰苦一无所知。
他必然会在一个人行动期间,遭遇种种困境。最终,他将一无是处,他的生命之船也将无法航行。
他整天悠闲度日,什么都不做,一切事情都由他人照料、费心,跟寄生虫没有区别。

总结上述内容,能得出如下观点:孩子的一切本能、倾向、能力等,
也许会被其在家中占据的地位创造或是作用。所谓遗传决定了人的性格与能力,
这种说法已被上述研究彻底推翻,且已被证明对教育毫无帮助,只有阻碍。
但有时候遗传也能发挥显著的作用,如一些家庭传承的特征,
也会出现在某些成长期间未待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身上。
若大家对先前探讨过的一些孩子的发展方向怎样因遗传生理缺陷走向误区还有印象,
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此处的遗传问题。在人生与环境的各种要求面前,
天生身体不好的孩子极易紧张。若这类天生的缺陷,以及对人生的紧张情绪也存在于他父亲身上,
那人们便很有可能会以遗传解释父子二人这种相似的错误与性格特征,这是毋庸置疑的。
遗传决定性格的观点,从这方面说的确不太能取信于人。

这充分表明,孩子在成长期间犯下的种种错误中最严重的错误,都以其渴望超越伙伴,
并渴望追逐能让自己比伙伴更强大的个人权力为源头。不妨这样说,
这已成了孩子在人类社会中建立的固定发展模式。务必要搞清楚孩子成长期间会遭遇何种阻碍,
以及这些阻碍到底有何含义,才能阻断这种错误的发展趋势。努力推进社会感的发展,
是战胜这些阻碍仅有的可行的方法。这些阻碍将会在社会感面前变得不值一提。
不过,孩子终究不可避免会遭遇各种阻碍,因为社会感在人类文化中基本没有发展的可能。
这种认知能帮我们更加轻而易举地理解一些现象,例如有人终生都在为个人生活努力,
有人却将生活视为无尽的折磨,这是什么原因?对权力的欲望毁掉了这些人,
这点很好理解,其对人生错误的态度,便是受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逐渐产生的。

性格科学

概述

性格的实质及源头

此处的性格指在极力跟外界相适应的过程中,个人展现出的一种独有的风格。
作为一种社会概念,性格只存在于个人与其处境对彼此的作用中。
若要问鲁滨逊·克鲁索这类人的性格到底如何,基本是无意义的。
作为一种心灵现象与态度,性格是个人在跟自己的处境发生关联时,展现出的禀性与涵养。
而作为一种行为模式,性格还是个人发展社会感、追逐优越感的依据。

性格跟生存模式相似,而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源自遗传、神赐或天生。
每个人都因这种生存模式获得了自己独有的人格,无论遭遇何种状况,
都能继续生活,没有什么顾虑。即性格是在维系某一特殊生活习惯期间渐渐形成的,
跟遗传或神赐无关。例如懒惰的孩子并非生来就懒惰,只因懒惰能在保全其优越感的前提下,
让其轻轻松松地生活。简而言之,从一定程度上说,懒惰表现了孩子以何种态度和方法追逐权力。
又如有种人喜欢当众展示自己的先天不足,因为:“我原本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偏偏被这种不足阻挠,真是遗憾!”很明显,他们能通过这种方式在失败中保全自己的颜面。
另有一种人对权力有无尽的欲望,因此从未停止跟自己的处境对抗,并在追逐权力的斗争中,
形成了诸如野心、妒忌、怀疑等一系列特殊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在我们看来,
既非源自遗传,又非不可逆转,跟人格没有区别。更深入的研究证明,
性格特征是以行为模式为基础建立的,
出生后迅速确立的部分性格特征是人格内部隐藏目标引诱产生的次生元素,而非原生元素,
所以一定要先把引诱某一性格特征产生的目标搞清楚,然后才能确定该性格特征。

社会感在性格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个年轻人提到,自己曾跟几名伙伴去海里游泳,游到一座岛上暂作停留。
一名斜倚在悬崖边缘的伙伴不慎失去平衡,坠入海中。年轻人身体前倾,见证了伙伴的下坠,
心中充满好奇。之后回忆此事,他却觉得自己那时并不是因为好奇才有这种举动。
坠入海中的年轻人最终获救,实乃万幸。能够确定的是,说故事的年轻人必然社会感很弱。
据了解,他从不伤害别人,并一直跟伙伴维持友好关系,但我们依旧无法相信他有强烈的社会感,
我们不能轻易被蒙骗。然而要有更多的真相,才能为如此激进的假设提供更深入的证明。

这位年轻人时常做这样一个梦:他被囚禁于一座漂亮的木房子里,房子位于森林内部,
跟人类社会相距甚远。画画时,他非常喜欢以这个场景为题材。
这个梦其实能为他缺少社会感提供新的证据。要清楚了解这个年轻人毫无难度,
只需了解想象的代表意义和他的成长历程即可。我们完全能在丝毫不牵涉道德判断的情况下,
判断年轻人的社会感因他的错误发展方向严重受阻,发展不够充足,
这将来必然会给他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他而言,这种评语再恰当不过。

有个趣闻能为真假社会感的实质差异做出充足的阐释。上公交车时,有个老太太滑倒在雪地中,
自己无法起身,往来者也好像没看到她一样,继续急急忙忙地赶路。
之后,有个男人过来扶起她。旁边有个男人马上跳出来对他说:“太好了!总算有好人出现了,
我等着看有没有人会扶起老人,等了五分钟才等到第一个,就是你!”
某些人怎样打着社会感的旗号行动由此可见。这个男人靠这种一下就能被识穿的小伎俩,
简直把自己当成了至高无上的法官,能够判断别人的对与错,
至于他自己,却从未想过要帮忙,只是作壁上观。

个人的所有言谈举止,特别是其如何看待他人、如何跟人握手、如何跟人交谈等外在表现,
都能体现其社会感是强还是弱。同样借助这种方式,个人的整个人格得以展现,并让人记忆深刻。
我们要感知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往往只以对他言谈举止的直觉为依据就足够了。
依靠直觉对个人言谈举止做出的判断,或许会成为影响我们对其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此处进行的所有讨论,全都是未雨绸缪,具体说来就是在意识范畴内引入直觉,
并检验、评估这些直觉。减少错误的成见对我们发挥的作用,
便是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关键与价值所在(我们在无意识中,既不能掌控自身行动,
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良机,因此错误的成见必然会在我们受无意识驱使做出判断的过程中不断恶化)。

性格发展方向

教导孩子不以敌对态度对待身边环境,跟社会相适应,是非常简单的,因此创造宁静、
和谐的公共环境,便成了让孩子拥有足以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能力的基础。
父母若想创造真正和谐的家庭环境,就要避免给孩子太过沉重的心理压力,
为此务必要将自身对权力的追逐欲降至最低。
而要让孩子的直线性格发展不至于出现太过突如其来且激烈的转变,如勇敢沦落成无耻,
独立沦落成毫不掩饰的自私等,只有一种方法或许会奏效,
就是父母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孩子的成长规律。此举同样能避免孩子因一切外部的强迫权威,
得到永难消除的印迹,而且变得无比温顺,跟奴隶没什么两样。父母教育孩子的如下方法,
也许会让孩子变得缄默,自闭,不敢直面现实,不敢承担坦率造成的各种后果:
父母完全不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且总在教育孩子时采取强迫方式,建立自身权威。
总之,以给孩子压力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因为被强迫的服从仅仅是一种表象,
这种教育方法也只能造成假意服从的表象。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总体人格,
将被孩子与身边环境的关系、其在成长期间遭遇的阻碍对其的影响直接作用。
但是以孩子的能力,往往不足以对外部影响做出判定,
身边的大人也完全不知道或不理解这些影响,真是遗憾。
孩子因此被迫面对种种阻碍,并做出某种程度的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其人格渐渐成型。

要判断某个人是否乐观,只需观察其言行。不害怕任何事,说话没有顾虑,
且能做到有礼有节,这些便是乐观之人通常的表现。而更生动的说法是他们张开怀抱,
时刻准备给伙伴拥抱。乐观之人看起来很有亲和力,不会在交朋友时遇到什么困难,
这是因为他们的戒心与疑心很少或没有。他们讲话直爽,姿态、行为、
走路姿势都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十分轻松自然。但在日常生活中,
自然极少会有完全乐观之人,这种人也许只存在于纯洁的童年时代。
但说到底,一个人只要具备某种程度的乐观精神与社交才能,基本就能被评价为乐观了。

悲观之人则是迥然相反的一种人,对这种人的教育出现的问题最难解决。
悲观之人往往会因幼时的经历与记忆,产生自卑情结,
这导致其在任何困境中都能产生生活艰难的感觉。幼时遭受的错误待遇,
让他们时常因悲观情绪的作用,留意到生活的黑暗。他们跟乐观之人比起来,
对生活中的困境感受更深,以至于更易失去勇气与安全感。他们常因安全感缺失造成痛苦,
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与援助。对援助的热烈期望,在他们的种种行为中得到了清楚的展现。
例如他们不能忍受独处,幼年时期,只要妈妈没有守在身边,他们就会哭喊着要求妈妈过来,
更有甚者,直至晚年,他们都无法抹去这种哭喊在心中留下的印迹。

悲观之人往往态度畏怯且忧虑,这说明他们慎之又慎,几近反常。
他们往往会为种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反复思考。他们的睡眠质量显然不会太好,
其实在权衡个人发展时,睡眠是种再好不过的权衡尺度。处在安全感匮乏的痛苦中,
过度慎重之人便会出现睡眠质量不高的病症。这种人好像为逃避生活中的威胁,
在包括睡眠期间在内的所有时间内都保持高度警惕。看他们的生活乐趣多么匮乏,
对生命的理解又多么肤浅!人的生存能力会因睡眠质量不高而降低。
若他的忧虑被证明是真的,那生活便当真如他想象的那般不幸,对他而言,
睡觉就变得既奢侈又没有必要,睡眠质量必然会更差。悲观之人实际是因未准备好迎接生活,
而对睡眠等自然现象心存抗拒,其在睡眠中遭遇的问题跟睡眠这件事本身的关联并不紧密。
而经常担心有没有锁好门,或经常梦到夜晚行窃的小偷、大盗,也能作为判断当事人悲观的依据。
另外,睡眠姿势同样能作为判断依据,悲观之人睡觉时,总是将身体蜷缩起来或用被子蒙头。

过去心理学的派系

个体心理学把握住了一个要点,即童年时期是个人心灵表现的起点。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这些心灵表现从总体或单个的角度看,
都能分成以社会感为主和以追逐权力为主两种类型。这种理论说明个体心理学已得到了一把钥匙,
以一个广泛适用的简单概念为依据,将人性的秘密揭露出来。
这种颇具价值的重要概念拥有极为广泛的适用范围,以此为依据,能对全体人类进行分类。
在对所有病例展开研究时,心理学家很明显都要兼具慎重的态度与某种程度的技巧于一身。
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得到一种标准,证实某种心灵现象符合以下两种状况中的哪一种:
其一夹杂了对个人权力与威望的少量追逐,但统领全局的是社会感;
其二是只愿在自身获得巨大优越感后帮助别人,统领全局的是个人的利益与野心。
此举能降低我们工作的难度,让我们对先前遭到曲解的一些性格特征有更准确的认知,
同时让我们以这些性格特征在总体人格中占据的位置为依据,对它们的实际价值做出判定。
对个人性格特征或行为模式的全面了解,相当于得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能够帮助此人纠正行为中的过错。

攻击性性格特征

虚荣心与野心

人们在进行自我描绘时,时常采用一些更美妙的形容词,比如理想远大之类,
以跟贪慕虚荣的坏名声划清界限,为虚荣、骄傲等贬义词做出掩饰。
回想一下,我们听多少人得意扬扬地提及自己拥有何等远大的理想。
同样被如此应用的还有斗志昂扬、积极上进这两个词。若对社会有利,
斗志的价值必定能得到人们的认同,这是很自然的。然而,实情却是,努力、
精力、斗志、上进等褒义词,大都是为了帮虚荣做出掩饰或装点。

通常情况下,虚荣之人做事情都不愿遵从规则,更有甚者,会时常故意打扰别人。
例如部分虚荣心无法获得满足之人,希望别人也遭遇失败,于是费尽心机为别人制造障碍。
孩子也会贪慕虚荣,只是这种虚荣还未发育成熟。贪慕虚荣的孩子有如下喜好:
在危险中展现自身勇气,在比自己更小的孩子面前展现自身强壮。这方面有个典型案例,
便是很多孩子时常以残酷的手段对待动物。从某种程度上说,部分孩子已丧失自信与勇气,
因此会为满足虚荣心,尽可能以种种匪夷所思的小事作为手段;会为满足自身对优越感的渴求,
从人生主要战场来到小角落中,在这里,其能做主角而没有任何顾忌。
这种人就包括不断抱怨生活艰难、命运残酷之人。他们不过是为了说明自己原本一定能变成大人物,
但前提是自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且没有那么多悲惨的经历,所以才不断发出怨言。
即这种人既想满足自身虚荣,又不想迎战现实生活,因此只剩了一种选择,
就是不停地寻找理由,编造种种美妙幻想。

跟贪慕虚荣之人保持友好的关系,对普通人颇具难度。在批评、评判贪慕虚荣之人这件事上,
普通人同样无从着手。犯错误后,贪慕虚荣之人通常会推卸责任,无论何时都是别人的错,
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但对与错在实际生活中也许并不重要,所有人都要达成自身目标,
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贪慕虚荣之人完全不会想到奉献一事,
只会抱怨连连或不断找理由宽慰自己。我们能看出这种人心底隐藏的迂回曲折的真实思想,
其为维持优越感,宁愿做出牺牲一切的努力,及其想要保护自身虚荣的意愿。

部分人会就此提出如下不同意见:现在人类取得的了不起的成就,全都以伟大的理想作为必要前提。
实际上,这种看法错得离谱。完全不虚荣的人是不存在的,即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贪慕虚荣的,
且虚荣断然无法让人采取任何行动,能够造福人类社会,或赐予人们力量,能够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这便是我们的观点。社会感是人们取得了不起的成就独一无二的推动力。
连天才创作的作品的价值,都以拥有社会感为必要前提。过多的虚荣融入作品的创作中,
只会让作品的价值与作用遭到贬低,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天才作品一定只包含极少量的虚荣。

贪慕虚荣之人的命运,取决于其虚荣心。虚荣心刚刚萌芽,便被迫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
改头换面之后,再兜着圈子追逐自身目标,因为社会生活是虚荣心的强大对手,
无论何时都无法将其击败,虚荣心的发展始终受源自社会生活的抗议威胁。
贪慕虚荣之人一直在质疑自己有没有达成目标的能力,外在表现便是犹豫且缺乏自信,
青春年华就在其犹豫不决之际悄悄流逝了。但贪慕虚荣之人却会在老去时找到种种理由,
表示自己之所以与展现才能的良机擦身而过,全因局势的逼迫,并因此发出怨言。

一般说来,虚荣会沿着如下路径发展:首先,贪慕虚荣之人会找到一个位子,
在那里普遍规则极少会约束他,这样他便能跟常见的生活拉开距离;
随后,他会观察别人的生活,眼神冷漠且缺乏信赖。他好像把其他人都当成了自己的仇敌,
所以对于这些人,他只有进攻与防守这两种应对策略。这导致他在从自己的多种想法中做出选择时,
常常左右为难,好像其中每一种都有其依据。他因这种反复、谨慎的思考产生误会,
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其实却在这种思考中丧失了良好的时机,
跟社会生活断开了关联,并将个人务必要担负的责任丢到一旁。

坚信自己没有半点虚荣心的人看见的只是表象,一般情况下,虚荣都潜藏在人们心底。
由始至终,贪慕虚荣之人都想成为身边人关注的焦点,想让身边人都听自己的话,
在评判自己所在的社交圈子的优劣时,会以自身在其中占据的地位为依据,这些都展现了其虚荣。
而部分贪慕虚荣之人却始终远离社交圈子和人际交往,拒绝他人邀约,迟到,
除非主人费尽心机恭维自己,否则不去他家,等等,都是这种人躲避社交的手段。
实际上,这些做法全都源自他们的虚荣。另有部分贪慕虚荣之人参与社交,
仅限于一些特殊状况,他们把这种习惯视为一种骄傲与突出的长处,
因为这让他们看起来如此特立独行。但这种独特的姿态却刚好展现了他们心底强烈的虚荣,
若能认真思考一下,就能得出这种结论。反过来还有一种虚荣的表现,
就是部分人对参与种种社交活动怀有极为强烈的热忱。

贪慕虚荣之人通常会显得很幼稚,因为虚荣往往带有一些天真的成分。
人在童年时期其实就已有了虚荣,这种虚荣源自多种刺激,例如部分孩子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
因此承受重压,他们不堪忍受,据此产生了自己很微不足道且遭到忽略的感觉,
这便是他们十分贪慕虚荣的原因。此外还有一项关键元素,即家庭环境。
有些家庭的孩子极易形成目空一切的态度,可见其父母必然也是这种姿态,
好像卓尔不群的“贵族”,且为此非常骄傲。但实际上,这种态度背后潜藏着如下隐秘的念头:
在他们看来,自己跟其他任何人是不一样的,自己的家庭比其他任何家庭都更优越,
并有更高贵的操守与血统,这种高贵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他们必然要享受一些特殊的生活待遇。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确会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确定为追逐特殊的生活待遇,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特殊行为模式。但通常来说,这种人很难达成该愿望,
因为生活不允许,而且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会怯懦后退,最后过上了隐居避世的反常生活,
因为他们对这种特殊待遇的追逐,只会引起其他人的仇恨与轻蔑。
他们若能闭门不出,便不用直面真实的生活,不用对其他人承担责任,继续孤芳自赏,
更加坚信自己必然能在某种条件下,达成出类拔萃这一目标,
他们的傲慢姿态便是借助这种方法,持续培育、加固起来的。

这种人还包含部分有着很强的能力与很大的成就且十分骄傲的人。
这种人的能力客观说来的确有些价值,可惜都被他们用来自我欣赏了,真是浪费。
要让他们积极跟社会合作,往往颇具难度。他们总是罗列出大量完全不成立的借口,
例如他们也许会罗列出某些从时间上说根本不现实的事,会为说明别人没资格跟自己合作,
吹嘘自己的所做所学所知,说这些都是其他人没有的。为了给自己不肯合作辩解,
他们还会罗列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缺乏实际内容的借口,例如他们可能会感叹,
一切事情都能变得让人满意,但前提是所有男人都能成为男子汉,
所有女人都能摆脱当前这种状态。很明显,要达成这些心愿是不可能的,
无论其本身多美妙都是一样。可将这种人的行为总结为,为避免思考被自己浪费掉的宝贵光阴,
而为自身懒惰寻找等同于安眠药或是麻醉药的托词。

贪慕虚荣之人总是玩弄种种伎俩,贬损他人,抬高自己,且总是言辞恶毒,毁谤他人的个性。
在这件事上,他们经常能轻而易举地达成目标,因为他们已在无数次磨炼中积攒了大量经验。
其中的确有不少人很聪敏,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应对自如,可聪敏跟其他一切事情一样,
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能同时给人带来很多利益和一些损害。有个很典型的案例,
便是上述言辞恶毒之人,他们的所有智慧都用在了对他人的捉弄与损害上。

这种人基本都有一种性格表现,即总是毁谤或贬损别人,所谓否定情结就是如此。
该情结说明,对其他人的价值发起进攻,便是贪慕虚荣之人的目标所在,
即贪慕虚荣之人就是为了从对其他人的否定或是贬损中得到优越感,才会有否定情结。
这说明对贪慕虚荣之人而言,大众对其他人价值的认同便等同于在羞辱他们的人格。
我们从他们的这项特征中能得到很多重要发现,尤其是能清楚发现软弱与无能为力的感受,
在贪慕虚荣之人的人格中有多强烈、稳固。

为深入阐释虚荣心的源头,接下来列举一个案例。一名年轻的女士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孩,
自幼便受尽宠爱。母亲终日照料她,不管她有何种心愿,母亲都会帮她达成。
这个身体柔弱的小女孩被这种无微不至的照料宠坏了,产生了近乎无穷无尽的欲望,
不停地罗列种种要求。忽然有一天,小女孩发现母亲每次生病都会表现得傲慢且随意。
没过多久,小女孩便由此醒悟到,生病也能用作一种手段,有很高的价值。

她因此对普通人不堪忍受的疾病不再持抗拒态度,身体不好在她眼中并非糟糕的事。
在这方面,她经验丰富,能随心所欲地生病,当她很想要什么东西时,就更是如此了。
可惜她的需求太多,最终,长期身体虚弱导致她真的得了慢性病。
这种疾病情结在孩子和大人身上都非常常见。在这种人看来,疾病能赋予自己更多权力,
吸引所有家庭成员的注意力。借着这种机会,他们在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身体不好的人有很大概率会借助这种方法获取权力,这点必须要承认。
最初就是这种人因家人对自己身体的种种关怀而获利,因此首创了上述方法。

这种人会受这种思想驱使,采取种种小伎俩,以达成自身目标。
例如少进食让自己的脸色变得很糟糕,家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马上为“病人”精心烹制美食。
时常被人如此悉心照料的人,极易产生如下想法:希望家人永远在自己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自己。
通常说来,这种人都无法单独生活,并对他人的关怀与照料怀有十分强烈的欲望。
他们觉得达成这种心愿很简单,只要让自身处在危险或疾病中就行了。

我们以移情作用作为对换位思考某件事或某个情境的能力的称谓。作为移情作用的代表,
梦将该作用的基本特征完全表现出来了。我们做梦时会产生一种感觉,好像真的出现了一种情境。
移情作用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疾病情结。在掌握了这种取得权力的手段后,
有疾病情结的人就能想象自己的身体不舒服,这种想象毫无难度。
任何人都看不出他们的行为是谎言、对真相的扭曲和想象,因为其本身往往十分精妙。
对某种情境的换位想象,的确能让人觉得自己就处在那种情境中,对于这点,我们心知肚明。
例如想要有恶心或是恐慌表现的人,也许真能像恶心或是身陷险境时一样,呕吐或真正感到忧虑。
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创造”某一症状的人,若长期坚持这么做,就有很大概率真会出现某种症状。
以当前探讨的年轻女士为例,她曾表示自己有时会忽然感到恐慌,“
那是一种让我害怕到简直要中风的恐怖感受”。又如有些人时常会对一件事产生相当真切的想象,
导致心理真的失去了平衡,其他人想说他们只是想象或假装都不可能。
一定要让身边人都觉得自己生病了,最低限度也是得了神经症,这样才能成为生病方面的专家。
所有有这种感觉的人,都一定会支持这位“病人”,向他提供帮助与照料,忧心他的身体健康。
某个人的疾病确实会让所有身体健康的人承受重压,毋庸置疑,
所谓生病方面的专家便是为获得掌控其他人的优越感,而为他们制造压力,且没有任何顾忌。

任何人都会从童话中掌握关于人性的知识。虚荣有多危险,在很多童话中都有体现。
接下来谈谈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童话——《醋坛》,
其中描绘了完全不加节制的虚荣怎样毁灭了一个人的人格,语言十分尖刻:
一条鱼在被渔夫抓住后,恳请渔夫放了自己,并如愿以偿。鱼承诺满足渔夫一个心愿,作为对他的回报。
渔夫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可是他的妻子却有无穷的欲望与野心,
觉得他的心愿太过微不足道,要提出别的心愿。她让丈夫去找了鱼很多次,
鱼先后满足了她想做公爵夫人和女王的心愿,可她最终居然提出想成为上帝,
被她这个心愿惹恼的鱼再未在渔夫面前出现过。

无论虚荣还是野心,其发展都没有尽头。而非常贪慕虚荣之人不管在童话还是现实中,
通常都有相同的意愿,就是想成为上帝,这点很有趣。
部分贪慕虚荣之人一举一动都像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上帝(自然没有比这更极端的了),
或佯装自己是上帝的代表,乃至提出某些心愿与要求,除了上帝以外,谁都不能帮他们达成,
这些表现都比较明显。实际上,这种表现方式与对成为上帝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虚荣,
缺乏自知之明,希望能着重表现自己;还是一种极致的倾向,掌控着贪慕虚荣之人的一切行为。
这种极致的倾向充斥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很多人都对招魂术、通灵术、
传心术等满怀热忱,迫切想获得超出常人的力量,打破常人所受的限制,
超越时间与空间,跟神明、鬼魂沟通。

金钱在人类生活中,好像一直都有种让人无法想象的魔力。金钱在很多人看来无所不能,
这种人自然会以金钱、财富作为自己所有野心与虚荣的焦点,为追逐财富永不止步,永不满足。
这种行为同样被我们视为虚荣的表现方式,不过是病态的。人们对财富的热烈追逐,
归根究底不过是想借助财富的累积,得到一种非同一般的力量。比如一位一早便已非常富足,
却继续追逐财富,不肯停止的富翁。他在之后患上了妄想症,终于被迫承认:
“没错,金钱有多么强大的力量,难道你不清楚吗?一直不间断地诱惑我的,正是金钱。”
他其实已经想明白了,可是有很多人甚至都不曾想过这件事。
权力与金钱直到现在依旧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且在人类文明中,追逐金钱与财富依旧理所当然,
所以大家完全没时间认真思考很多人只是因为贪慕虚荣,才会这样贪财。

嫉恨

孩子往往会在弟妹出生时感到嫉恨,因为父母会将更多的关怀与照料放在刚出生的孩子身上,
比他大的孩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自己就好比一国之君被剥夺了原先的地位。
大孩子在弟妹出生前享受着父母温暖如阳光的爱,这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可是刚出生的弟妹却抢走了这所有的享受,大孩子不心生嫉恨是不可能的。

要了解嫉恨情绪能达到怎样的强度,有个例子可作参考,一个未满八岁的女孩杀死了三个人。
家人对这个女孩没有要求,因为她的反应有点慢,身体也很不好,做不成任何事。
她生活的环境在她自己看来是非常舒适的,但妹妹的出生却一下终止了这种舒适,当时她六岁。
她的心灵由此发生了巨变,带着强烈的恨意对幼小的妹妹采取了残酷的做法。
对于她这种卑劣的行径,她的父母感到难以理解,开始对她很严苛,乃至准备对她实施惩处。
后来,人们在他们家所在村子里的小河中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已经淹死了。
其后又有个小女孩淹死了。在将第三个小女孩丢进河里时,我们这位病人被当场抓捕。
她对自己所犯的罪行全都供认不讳,随后被送到精神病院救治,
后又被送到疗养院,在那里接受更深刻的教育。

这个案例说明,女孩把对妹妹的嫉恨转移到了其他孩子身上。她并不仇视男孩,
这点我们能够留意到。她将那些受害者视为妹妹的替身,为了报复,
为了宣泄自己因受到忽略感生出的嫉恨,她萌生了将她们杀死的念头,并真的这么做了。

嫉妒

当今人类文明整体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因此人们尚未拥有成熟的心理,
能将嫉妒完全清除,哪怕人类的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都不允许人们心存嫉妒,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我们能够理解穷人的嫉妒,却很难相信一个人声称自己哪怕在困境中,也没有半点嫉妒心理。
需要说明一下,务必要把嫉妒放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跟全社会的一般精神状态相关联,
然后再对其进行研究。不可否认,一切活动太过受限的个人或组织,都将不由自主地产生嫉妒。
某些情况下,嫉妒的表现方式或是惹人厌恶,或是不恰当至极,
如何才能清除这种嫉妒以及随之而来的仇恨,当前我们确实没有头绪,这是最糟糕的。
但我们很确定,通过恰当的方式,尽量避免或是压抑潜藏的嫉妒,同时不要检验、增加、刺激嫉妒,
是最佳做法。这种做法其实也有可能在清除嫉妒时遭遇失败,但最低限度能让人们明白,
觉得自己至高无上的优越感一点意义都没有,并会在无意间让其他人受到伤害,
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对伙伴卖弄这种优越感。

从人的表情中,我们也许能直接看出其心中有没有嫉妒。
嫉妒的生理学原理在平时的很多用词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例如说人因为嫉妒面色发黑或发白,
这展现了嫉妒会作用于血液循环的原理,即嫉妒会引发生理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收缩。

毋庸置疑,所有嫉妒之人都会危害公共生活。除了不断索取,不断给人惹麻烦外,
这种人对什么都兴致寡然,而且习惯于在失败时编造种种理由,或让其他人承担所有责任。
这种人争强好胜,危害他人,对与别人和睦共处、为别人创造价值缺乏兴趣。
由始至终,他都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别人的利益,因此他基本没有任何有关人性的知识,
这点能够想象。他不会因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别人而有所触动,更有甚者,他还会因此感到高兴。

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隐居避世

隐居避世和孤僻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通常说来,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都很少讲话,
不愿意看他人的眼睛,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他们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去听。
他们会在一切社会关系乃至再简单不过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冷淡,坚决拒绝跟人接触。
他们的所有行为、言辞,如握手方式、讲话语气、拒绝问候的姿态等,
都赤裸裸地表现出了这份冷淡,即他们好像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彰显自己跟其他人的距离。

野心与虚荣就隐藏在这种人所有冷淡、孤立的表现中,即他们为了抬升自己,
得到至高无上的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
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荣誉。
这说明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实际隐藏着很深的敌对情绪,
说其不会造成危害,只是一种假象。这种孤独的特征不仅会出现在个人身上,
还会出现在社会组织中。众所周知,一些家庭不愿跟外界往来,将自身严密封锁。
其对外界的敌对情绪,其傲慢与觉得自己最优越、最高贵的思想,都在这种表现中展露无遗。
阶层、宗教、种族、国家也可能拥有孤独、自闭的特征。
我们也许时常会在一座此前从未到过的城市中发现,其房屋的式样多种多样,
房屋主人在社会上处于何种阶层、何种地位,基本都展现在了其房屋的风格中。

焦虑

一般说来,隐居避世之人的性格都有些焦虑。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性格特征,
焦虑将终生围绕在个人身旁,使其毕生饱受折磨,不能跟其他人往来,不能平静生活,
也不相信自己有可能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被焦虑影响,
即在焦虑的作用下,人也许会不敢直面外部或内心世界。

同类现象在成年人中间也会出现。有些人不愿意一个人外出,他们很容易辨识,
往往有与众不同的言行。例如他们在路上行走时,时常忐忑地四处观望,非常紧张。
其中有些人总是避免到处行走,待在原地,有些人却像被仇人追赶一样,走路飞快。
以下这种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存在:横穿马路时,一定要有人搀扶她,
即便她本身并未因生病而体力不支;再小的困难都会让她产生焦虑与恐慌,
即便她平日里健步如飞,身体健康。例如某些情况下,她一出门便会感到焦虑,
安全感匮乏,而她自己根本无法掌控。有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就是极易畏惧空旷场所的精神疾病——恐旷症。时常觉得自己或许会遭到故意伤害,
认为自己跟其他人被某种事物完全切分开了,便是恐旷症的一般症状。
恐旷症病人还会忧心自己会摔跤,但这只表明他认为自己占据着至高无上、极受崇敬的地位,
这便是我们的观点。由此可知,对权力与优越感的追逐,甚至隐藏于病理性恐慌中。
很明显,焦虑能有效帮助很多人逼迫他人寸步不离陪伴自己。
焦虑之人总会在别人走出房间时再度心生焦虑,所以所有人都只能陪在他身边,
不管他有什么命令都只能遵从。借助焦虑这种方式,焦虑之人将如下规定强行赋予身边人:
由于自己是掌控众人的君王,因此自己不必顾及大家怎么想,大家却务必要唯自己马首是瞻。

怯懦

个人迫切希望逃避自身责任,才是其怯懦性格特征的成因,这点一如前文中所言。
怯懦在造就以上黯然、消极的态度之余,也能给人某些益处,部分人宁可做怯懦之人,
也要得到这些益处。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怯懦之人做了某件事,
那他的失败便能被所有人谅解,不会轻而易举伤及他的人格与虚荣,
他便能感觉自己处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中,非常安心。这就好比他在走钢丝时确定自己一定会很安全,
因为就算摔下去了,还有下边的安全网保护他。而且他能列举出种种借口,
说这些借口对自己执行任务造成了阻碍,例如说自己若能早些做准备,准备充足一些,
肯定能达成目标,因此这也不会伤及他的自我价值感。这说明在他看来,
是种种复杂的环境元素,而非自己的人格缺陷应该为此负责,他未能担负起自身责任,
达到众人的期许,恰恰是因为这些环境因素的阻挠。如果他什么准备都没做却成功了,
这就是一种相当伟大的成功。至于原因,很容易解释。终日勤奋履行责任的人成功了,
大家多半不会意外,因为他理应获得成功;但终日拖延行动或没有充足准备的人成功了,
大家一定会对他肃然起敬,把他当成了不起的英雄,别人用双手做成的事,他单手就能做到。

一般说来,逃避社会的人要想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是很困难的。
所有想在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人,都务必拥有某种程度的适应与宽容的能力,要能帮到其他人,
不能只想着占据决定地位,俯视众生,或将所有人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不妨这样说,这是一项行为规则,普遍适用,其正确性已被很多人证明。
在人际交往中,部分人总是很有礼貌,绝不给人制造麻烦,却不能让人内心受到感动,
产生温暖、亲近的感觉,这点大家都已了解。这是因为,这种人展现出的对权力的过度欲望,
极易让人感受到压力,以至于不想靠近他们也是很自然的。对这种人较为生动的描绘是,
静静坐在那儿的他好像很不快乐,单独跟人交谈,他能口若悬河,但若是当着很多人的面,
他却什么都不想说。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时常会有对这种性格特征的展现。
例如他甚至会在跟他的对错无关的人面前,倾尽全力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由于最终的结论及其为自己带来的优越感,是他唯一的关注对象,因此对他而言,
证明他的正确与其他人的错误的证据,会在证明成立后马上失去所有价值。
他也许还会因自身迂回曲折的态度有如下表现,不知何故便会觉得疲倦,
终日忙碌却对自己忙的事情一头雾水,失眠,对任何事情都抱怨连连等,
这些都让人难以理解。总之,他嘴里不是在发表怨言,就是在发表不满,
唠叨不止,看起来跟个精神病患者没什么两样。

其实他是为了让自己不去留意恐怖的真相,才会有这一切的表现,这是种狡诈的做法,
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管怎样,他选择这种迂回曲折的方法都是能够被谅解的。
想象一下,极其害怕黑暗之人必然会非常痛恨黑夜这种自然现象。我们能够确定,
这种人完全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完全不想遵从自然规律,他执意相信,
只有彻底消除黑夜,自己才能拥有正常的生活,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能让他感到满足。
这种无法达成的人生目标与心愿,刚好揭示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面对生活,他在任何时候都只想拒绝。

不文明的表现和糟糕的适应力

咬指甲,抠鼻子,用餐时狼吞虎咽等性格特征,都是不文明的或是缺乏教养的,
这点已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人像饿狼般扑到食物上,脸上展现出对食物的贪婪,
不懂克制,不懂廉耻,真正的缺乏教养便是如此。他吃东西的声音太大了!
眨眼间,他的肚皮就像无底深渊一样,吞噬了那么多食物!他吃得太快太多了,
且根本停不下来!平时有很多人都在不停地吃,一旦停下来就会非常痛苦,
这种人我们应该都碰到过。

脏乱同样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此处的脏乱是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人表现出的脏乱,
而非人在工作期间的忙碌混乱或大大咧咧。脏乱之人好像为了惹人厌恶,
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很邋遢,而且必须要达到让人作呕的程度,这已变成了他们的标识。

缺乏教养之人的部分外部特征就是如此,其为以下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依据:跟其他人保持距离,
并与之相互区分,是他们真正的意愿所在,对于人类社会那些游戏规则,他们根本无意遵从。
行为不文明到这种程度,这种人必然无法造福其他人,对此我们没有半点怀疑。
大部分不文明的行为都始于幼时,即成长期间不犯错的孩子基本不存在。
但部分人成年之后依旧保留着昔日的不文明行为,没能将幼时犯的错矫正过来,真是可惜。

对人际交往一定程度的厌恶,是部分人行为缺乏教养,不文明的原因。
一切缺乏教养之人都不愿意跟其他人合作,想在某种程度上远离社会生活,
并对所有苦劝他们改正恶习的言辞置若罔闻。由于咬指甲等做法,
在不想遵从人类社会游戏规则的人看来肯定不是错误的,因此要理解上述内容并不困难。
这确实是跟其他人拉开距离的最佳方法,要做到这点,还有什么方法比肮脏的衣领、
沾满油污的服装更切实可行呢?外表肮脏之人会让其他人尽可能躲着他,
因此要轻松逃避批判、竞争和其他人的留意,逃避爱情婚姻,除了一直保持这种形象外,
还有何种方法更切实可行?他也许会失败,却能以不文明的行为作为自身所有失败真实的借口,
公然表示:“没有什么是我做不到的,前提是这种恶习能从我身上消失。”
但他随即又会喃喃,“可这种恶习又的确存在于我身上,真是可惜!”

总之,一般说来,孩子都是为吸引大人的关注,才会有不文明的行为与恶习,
孩子往往会借助该方法,以期扮演重要的角色,或将自己的脆弱无援展现给父母。
众所周知,大部分孩子会在不熟悉的人到访时,表现得异常活跃,以吸引大人的关注。
连最乖巧听话的孩子也可能在有客人到访时,如恶魔上身一样淘气。
对扮演某种角色的向往,会促使这种孩子拼尽全力,直至目标达成。
他们会在成年后为逃避社会要求,或为给别人制造问题,进而毁坏社会和谐与公共利益,
而有种种不文明的表现。专断、自大、充满野心的虚荣,便潜藏在这一切表现背后。
可要迅速分辨出这些恶习的起因与实质,往往颇具难度,因为其种类繁多,
充满变化,又有非常精巧的掩饰。

其他性格表现方式

迂腐及固守原则

通常说来,非常迂腐的人都愿意始终采取相同的做法,也就是不管处理什么事,
都以自己眼中能普遍适用的原则为依据,这点很有趣。对他们来说,
这一能普遍适用的原则几乎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宝书,不能缺少。
此外,他们必将为该原则无法适用于某个问题,感到难以释怀。你看这种人竟迂腐到了这种程度!
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表现,之所以觉得一定要用区区几项规则与定律框定人生中的一切,
恰恰是因为安全感的匮乏,我们对此心知肚明。他们若遇到规则与定律无法框定的事物,
唯一能做的就是逃避。他们会因其他人遵从跟自己不同的规则非常不悦,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伤害。
如此固守原则,不懂得因时制宜,无疑会将巨大的权力感赋予当事人。
过分固守原则之人,必然会有种真理全由自己掌控的感觉。生活中有很多人拒绝服兵役,
理由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这其实是种反社会的举动。极强的虚荣心与掌控欲,
才是借良知拒绝服兵役之人再三突出良知的根源所在,这是我们的观点。

工作勤奋,业绩优秀,也不能减轻过分固守原则之人异常突出的迂腐与索然寡味的程度。
这种人多半缺乏创新,缺乏广泛的兴趣,脑海中全是奇怪的思想,让人难以置信。
例如其中一部分人也许会有只从楼梯靠外那一侧,或路上石板的接缝处行走的怪习惯,
一部分人则总是走自己习惯的路线,绝不改变。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这种人往往缺乏同情,
固守原则耗费了他们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他们的执拗、自负、对身边环境的排斥,
终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剧。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一切比较陌生的新状况,并将迎来彻底的失败。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始终固守自己的原则,不懂得因时制宜,
他们执意相信做任何事都要依照规矩,无论何事,若缺少了他们神奇的规则与定律,
就不可能做到。他们一定会慎重避免所有改变,以逃避上述可能的威胁。
由于他们在适应冬季时花费了很多心血才成功,因此很难再适应刚刚降临的春季,
他们会害怕外面温暖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跟更多人见面,因此情绪低落也是很顺理成章的。
总之,这种人会在春季刚刚降临时表示自己很不舒服,发出怨言。
这种人更适合不需要太多创新的工作,这是由他们较低的适应能力决定的。
任何雇主都不会让他们做有挑战的工作,直至他们把这个缺陷矫正过来。
这种性格特征其实只是种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并非源自遗传或难以改变。
这样的生活态度深深扎根于这种人内心,在此基础上彻底掌控了其人格,到了最后,
凭借在其心里建立的种种根深蒂固的成见绑住了他们,让他们再也无法逃脱。

温顺

还有一种人无法适应需要创新的工作,就是性格太过温顺的人。有人向其下达命令,提供方法,
这种人便不会有自己的思想,坦然接受。即他们在生活中遵从其他人制定的规则与法度,
已经成了习惯,以至于在选择不需要很多创新的工作时,简直身不由己。
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种温顺的态度,例如温顺有一种常见的表现方式,
就是鞠躬行礼,小心翼翼。这种人对别人鞠躬行礼,专心聆听别人的话语,
在将别人的命令付诸实践,复述别人的思想时,表现得毫不犹豫,
这些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温顺与遵从就是他们心目中尊敬的代名词。
某些情况下,这种想法会非常执拗,让人无法相信。例如有一部分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除非有人能让他遵从。这说明只靠温顺解决人生问题之人的温顺,
必然有不可告人的成分,但也仅此而已,并不意味着最佳人类模板是一味追逐掌控地位的人。

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中,温顺扮演着重要角色,让女性负担沉重,很难脱身。
而在阶级关系中,温顺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古代,社会上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奴隶制度,
准确说来,现在全世界的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奴隶的后裔。曾有几个世纪,社会上分为界限鲜明、
相互对立的两个阶级,这段历史早就过去了,但在部分人之中,等级制度至今也没有消失,
还是有人不得不向别人臣服,特殊阶级在任何时间都可能产生。
古代人大多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主人为免弄脏了手,不用参与一般的劳动,
这种卑贱的工作应交由奴隶去做,而且除了发布命令外,主人还具备所有优秀的品格。
总之,一群最优秀的人构成了彼时的统治阶层。在平时的用词中,就有相关的表现,
如希腊语中的“贵族”一词就是最优秀的人,“贵族统治”一词就是最优秀的人对政权的统治。
而所谓“最优秀”与道德品格无关,完全取决于权力,即道德评价不牵涉贵族,
仅限于奴隶,掌权是贵族与生俱来的责任。

昔日的奴隶制度与贵族政治,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一直残留至今。
人们之间的关系将不断向平等、亲密发展,以前的等级制度将失去一切意义,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了不起的思想家尼采,
在这种情况下还在宣扬应由最优秀的人统治大众,臣服是后者唯一的选择。
这说明哪怕到了现在,我们依然很难清除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让大众相信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单是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思想,
对人类文明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且该思想最低限度能控制人们别表现得太过分,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些作用。
部分太过温顺的人,总是对人非常感激,且好像认为他人会因自己的存在受到干扰,
总是在道歉,可这只是一种表象,千万不要误会他们是甘愿这么做的。
这种人其实时常暗暗感伤,觉得自己命运不济。

不幸

心理学中有一项最基本的常识,即终有一日,忽略社会生活中毋庸置疑的真理与规律的人,
将因此遭受报应。犯下这种错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的悲惨遭遇视为不公命运安排的一种不幸,
不会从中借鉴失败的教训。他们花费毕生精力,以证实自己的不幸,
证实自己得到的一切最后都被不幸掌控,没有一个例外,这便是他们毫无成就的原因。
更有甚者,这些不幸之人会产生一种倾向,为自己的不幸感到骄傲,
似乎自己命中注定要被一种非同寻常的力量挑中,接受这种不幸的命运。
这同样是虚荣引发的结果,这是我们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观察这种人的言行,会发现他们似乎处在一个恶魔的压迫下。他们认为狂风骤雨中的闪电,
以及盗贼、灾难,全都会故意挑中他们下手。

上述倾向会表现于在任何活动中都想占据核心地位之人的一切行为与思想中。
不管对什么人而言,时常遭遇不幸都会非常被动且孤立,这点毋庸置疑。
然而,在部分人看来,一切敌对者都在进攻、报复自己,才是自己处境悲惨的原因所在。
从童年时期开始,这种人便怀有一种痛苦的信念,大盗、凶手、鬼魂好像都只会做一
件事,就是伤害他。可这种想法在我们眼中,除了证明这种人有很强的虚荣心外,
什么作用都没有。

感情和情绪

分离性感情

一 愤怒

愤怒的感情将对权力与掌控地位的强烈欲望完全展现出来了。将前面的所有阻碍快速、激烈地清除,
便是这种感情的目标所在,这点显而易见。人们在此之前做了很多研究,
证明愤怒之人在追逐优越感一事上不遗余力。但某些情况下,追逐认可会演变为沉溺于权力。
如此一来,人们必然会因对自身权力的少许威胁大发雷霆。
在他们看来(可能源自过去的经验教训),
自己能借助这种方法击败敌人,实现目标,而不费吹灰之力。在大多数时候,
这种方法的确能奏效,哪怕其并不是很好的方法。
可能很多人对他们怎样借助对愤怒的激烈表达夺回了自己的威望还有印象。

对于愤怒这种感情,我们基本都已非常熟悉了,会在听到愤怒等词语时立即联想到焦躁之人。
对外界,这种人怀着显而易见的敌对态度,其愤怒表明,其已失去了近乎所有社会感。
为了追逐权力,他们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哪怕要将敌人逼上绝境。
不妨这样说,感情与情绪是性格外在表现中最明确的一种,
因此在对各种感情与情绪问题做出说明时,
不妨借助对人性的相关知识。在我们看来,一切性格焦躁、愤怒、
刻薄的人都在以强烈的敌对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且只是因为心中的自卑,
他们才会在追逐权力时表现得这样疯狂,这项特征同样无法忽略。
而由于大发雷霆会揭示出人心底隐藏的所有自卑与对优越感的强烈欲望,
因此展现出如此强烈的进攻性与焦躁的情绪,对所有了解自己的人来说都是多此一举。
这说明愤怒这种手段只是为了让其他人遭遇悲惨,以让自己获得更高价值,
其本身其实没什么意义,不值一提。

二 哀伤

失去某样东西,或某样东西被抢走,因此无法释怀,人就会表现出哀伤的感情。
跟其他感情类似,哀伤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弥补自己的不快与脆弱。从这个角度观察哀伤,
会发现其跟发脾气的作用基本相同,只是引发二者的刺激各不相同,
导致二者的态度与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是二者仅有的差异。哀伤跟其他感情一样,
都隐藏着对优越感的追逐。例如愤怒之人的愤怒针对敌人,
贬损敌人、抬升自己便是其追逐的目标。
哀伤却针对哀伤之人自己,哀伤之人要实现抬升自己,获得满足的目标,哀伤必不可少,
这跟内心的畏缩基本等同。哀伤与愤怒都是宣泄,都是心灵活动,只是获得满足的方式各不相同。
哀伤之人总在不停地抱怨,这种做法本身便说明,不管对其他人还是对社会,
当事人都心存不满与敌对情绪。因此过度的哀伤是种对社会的抗拒姿态,
哪怕哀伤是人类的本性,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三 感情泛滥

要真正了解感情与情绪的意义、价值,一定要明白,
在战胜自卑,提升人格,获得认同的过程中,
感情与情绪都是强大的武器。其实在生活中,经常有以感情作为武器的情况发生。
在意识到发脾气、忧伤、流泪能帮助自己掌控身边的环境,吸引他人的关注后,
孩子就会反复使用该方法。孩子极易因此建立如下固定行为模式:在解决种种生活问题时,
尝试借助自己独一无二的表达感情的方式。这导致他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
都会借助这种武器达成目标。但实际上,对感情的过度依赖是种可能发展到病态程度的恶习。
自幼有这种缺陷的人,长大后滥用自身感情的概率会很高。他会在每次被人拒绝,
自身权利遭受威胁时,用这种方式表达自身感情,将自己的愤怒、哀伤等一切感情都宣泄出来,
好像做游戏一样,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他像掌控木偶一样掌控自身感情,游刃有余,这点能够想象。
这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且让人厌恶的性格特征,更将感情真正的价值歪曲了。
例如哀伤以痛哭的方式极其激烈地展现出来,跟哗众取宠的表演几乎没有区别,
因此必然会让人觉得非常别扭。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其在尽可能假装自己非常哀伤。
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种人。

感情泛滥也许会引发一些生理方面的反应。愤怒之际,部分人的消化系统会深受影响,
乃至恶心作呕,这点大家都已了解。很明显,这种生理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带着敌对与抗拒的倾向。
而哀伤时常让人吃不好,睡不着,变得十分虚弱,真正哀伤欲绝,也是相同的道理。

感情泛滥会伤及他人的社会感,因此必须予以重视。
他人的善待也许能逐渐消除痛苦之人的哀痛情绪,但另有部分极度渴求他人关心的人,
居然因为想从伙伴对自己的友情与同情中,得到对自我价值感与优越感的真切感受,
所以希望自己能一直哀伤下去,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方法达成上述目标。

五 恐慌和忐忑

作为一种感情,恐慌和忐忑生来便有,不可动摇,不妨这样说,所有生物生来便能感受到恐慌。
而由于人类脆弱到无法承受任何打击,因此格外恐慌。孩子要稳定、顺利前行,
一定要有他人从旁相助,只依靠自身力量无论如何都不可行,毕竟其人生经历太少,
生活认知又太过浅薄。孩子进入生活的瞬间,各种难题便朝他扑过来,
处处危险的生存环境便开始作用于他,且作用多种多样,让他感觉非常不安全。
孩子在弥补这种不安全感时,一直处在失败的威胁中,以至于产生了悲观的倾向,
形成了一种引领全局的性格,即对外部环境提供的帮助与照料怀有强烈的欲望。
这导致他战胜人生困难的被动程度,跟他谨小慎微、故步自封的程度成正比。
此外,他还做好了准备,在被迫前行时逃走。一心想要后退的他,
性格中最一般且最明显的特征,当然就是恐慌和忐忑了。

恐慌和忐忑跟模仿类似,其表达方式中同样有抗拒的趋势,
但是没有丝毫不加掩饰的进攻性与直接的展露,这些我们都已了解。而恐慌、忐忑到病态程度的人,
自然丝毫无法掩饰自己心理活动的路径。人们总感觉这种人非常渴求他人的帮助,
非常想将他人困守在自己身旁,这种感觉完全是身不由己的。

联合性感情

一 快乐

作为一种感情,快乐最易在人们相互间建立关系,其完全迥异于疏远和孤立,根本无法与之兼容。
快乐之人愿意跟人玩耍、做伴、分享,其快乐的情绪会在跟人相处、
拥抱时,丝毫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作为一种联合性感情,
快乐可用生动的说法说成是向伙伴伸出友善的手,给别人带去温情。
这种感情很明显将一切联合性元素都囊括在内。但快乐之人自然也要想办法战胜不满足、
孤单等沮丧情绪,也要遵循前文中提到的路径,追逐某种优越感。快乐称得上战胜困难的最佳方法。
哪里有快乐,哪里肯定就有笑声,即快乐的感情以笑声作为基本构成。笑声能减轻人的压力,
让人轻松下来。笑声还能强烈影响他人,轻而易举引发相同的情绪,而并非只对一个人发挥作用。

但部分人会滥用笑声与快乐,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例如生怕被人忽略的病人,
会在得知发生了严重地震后表现得非常高兴,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哀伤,因为在他看来,
哀伤会让自己非常脆弱,因此他便尝试流露出快乐这种跟哀伤相反的情绪,以便逃避哀伤。
为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同样是对快乐的滥用。快乐只要是在错误的时间、
地点表露出来,便是否认、毁坏社会感的分离性感情和让人臣服的手段。

二 同情

惯于滥用同情,也许比同情更加普遍。表面看来,滥用同情之人好像社会感很强,
但究其实质,这种做法却很虚伪,很夸张。例如一些人只是为了登报出名,
或探究其他人的悲惨遭遇,才极力想要进入发生灾难的地方,但其实他们根本不曾帮助过受害人。
这种为同情而同情、居心叵测的同情者,不过是想趁机彰显自身的优越感超越了那些悲惨、
穷困的受害人,因此在观察这些同情者时,务必要在他们的人格与做法之间建立关联。
“我们往往能因朋友的悲惨遭遇感到满足。”对人性了解极深的拉罗什富科所说的这句话,
用在这里正合适。

三 谦逊

作为一种感情,谦逊兼具联合性与分离性。在人们的社会感中,就包含着谦逊的感情,
其跟人们的心灵活动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人类社会无法在这种感情缺失的情况下存续。
谦逊的感情诞生于个人存在价值下降,对自身价值失去兴趣之际。
谦逊的感情能引发诸如毛细血管扩张之类的强烈生理反应。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扩张,
通常会让人面色发红,不过另有部分人整个身体都会变红。

谦逊跟其他感情类似,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有些人的面色动不动就变红,
其跟朋友的所有关系,都将因这一分离性特征受损,
而滥用谦逊必将导致其分离性变得更为强烈。

《1932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人生的意义

一千个人心中对生命的意义有一千种认识。然而,正如我们之前提过的,
每种认识中都能看到错误的影子。实际上,没有谁能完全把握生命的意义,
但所有对生活意义的解读也不会绝对错误。
对于生活意义的解读均属“绝对正确”与“绝对错误”两个极端之间。然而,所有见解之中,
我们总能看到区别,有些高妙,有些拙劣,有些只是小错误,有些则有大疏漏。
继而,我们还能发现相对较好的见解中隐含的共同点,
也能知道相对不如意的见解中缺少哪些内容。如此推演,我们便可得知“生命意义”的标尺,
即真正意义的普遍标准,有助于人类认识与自身相关的现实。因此,我们必须牢记:
“真实”意味着对人类的真实,对人类目标及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再无真实可言。
若再有其他真理存在,我们也不必挂心,不必探究,因为它必然毫无意义。

每个人身上都维系着三条纽带。这三条纽带交织成人们面对的现实,因此必要将其铭记于心。
一个人遇到的所有问题均由这三条纽带衍生而来,他也总要解决这些困扰着自己的问题。
因此,恰恰是一个人给出的答案,带我们认识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简介。
第一条纽带告诉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这个贫瘠的星球之上,除此之外,再无他处可居。
我们必须在这一限制框架下生存,依靠地球赐予我们的资源生活。
我们必须强健身体,丰盈心灵,以求今世延年,并确保人类种族的延续。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一问题,不可避免。无论做什么,我们的行为都是对人生境况的回答:
它们揭示了在我们心中,哪些事情有必要,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可能发生以及哪些事值得拥有。
此外,每一种回答都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员;人类是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第二条纽带:世界上除了我们自己之外还有很多人,
即我们周围有其他人,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由于人类个体的脆弱性及种种限制,
单独一个人无法在孤立的状态中,单打独斗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独自生活,
想要单枪匹马解决问题,那他可以说是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因为他既无法维持自身生存,
也无法延续人类种族。从这一角度看,一个人由于自身的脆弱性、约束性及局限性,
必须要与他人产生联系,这也是为实现其自身及人类福祉最重要的一环。
因此,对生活问题的每一种回答都必须将这种联系考虑在内:答案中必须要考虑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若我们离群索居,不过是飞蛾赴火”这一事实。
如果想要生存下去,我们的情绪就要与最关键的问题、主旨、
目标相匹配——我们为了个人生命以及人类命脉的延续,
就要和其他人在赖以栖身的地球上通力合作。

除了上述两条纽带,我们还被另外一条纽带束缚:人类有两种性别。
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集体生活都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
爱情与婚姻的问题就属于第三条纽带的范畴。
男人和女人都无法逃避这一问题。一个人面对这一问题时的所作所为,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人们尝试解决这一问题时会应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
他们的举止即为其观念中自己解决该问题的唯一方式。
因此,这三条纽带连结在一起构成了三大问题:
在地球自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某得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如何在同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何与他人合作并与他人分享合作成果;面对“人类有两种性别”以及
“人类的延续及扩展倚仗我们的爱情生活”这两个事实,一个人应如何进行自我调整。

我曾听闻一则有关一个小宗教教派领袖的轶事。一天,她召集了所有信徒,告诉他们:
下周三便是世界末日。闻言,所有信徒大惊失色,纷纷变卖家财,抛却世俗杂念,
焦急等待着领袖口中天翻地覆的巨变。然而,周三平静如常地过去了。
周四,信徒们聚到一起,找到领袖兴师问罪。“我们被你害得一无所有,”
他们愤愤不平,“我们放弃了所有财产,还告诉遇到的每个人周三就是世界末日。
我们忍受了各种嘲讽,还信誓旦旦地说消息的来源绝对可靠。可现在周三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
面对众人的责问,先知答道:“可我的周三并不是你们的周三啊。”
如此,先知就用个人层面上的意义保全了自己。这一轶事说明:个人层面的意义经受不住考验。

身体与心灵

残疾的确造成了许多困难,但这些困难绝不是不可克服的。如果心灵积极应对,
努力训练身体克服困难,那么这个人也可能像其他正常人一样成功。
实际上,尽管残疾儿童总会面对许多不便,但他们中很多人比正常儿童还要出色。
身体障碍有时反而会成为开拓进取的动力。比如,视力不良的儿童可能会感受到较大压力,
他必须花费更多精力以求看清东西,因此他也对颜色、形状的辨别更有兴趣。
结果,比起不用花费太多力气注意细微差别的儿童,他反而更会欣赏视觉世界了。
由此可见,只要心灵找到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方法,器官的缺陷也可以转化为极大的优势。
很多画家和诗人都患有眼疾,然而他们的心灵驾驭着有缺陷的器官,
因此,眼睛的主人反而比常人更会运用自己的器官了。
在习惯使用左手却未被当成左撇子的儿童身上,
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同样的情况。这些孩子在家里或刚上学时,
总会被训练使用自己不如左手灵活的右手。
因此,他们在书写、绘画或做手工方面会表现得不如人意。
然而,如果心灵可以克服这些困难,那么笨拙的右手经过锻炼,也会变得灵巧。
事实即是如此。大量例子表明,比起一般人,左撇子的字迹更美观、更有绘画天赋,
也更擅长做手工。找到正确的技巧,并加以训练和锻炼,劣势也会转化为优势。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上述观点。生命之初的四五年间,
儿童的心灵奋斗目标已经与心灵和身体的根本关系统一起来。
因此,儿童可以采用固定的生活方式,
并发展相应的情绪及肢体习惯。生活方式的发展包括不同的合作程度,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合作程度的高低,判断或了解一个人。
所有的失败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合作程度很低。我们现在不妨进一步定义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的是合作能力的缺失情况。
由于心灵是一个整体,同样的生活方式会贯穿于心灵的表现形式,
因此,所有个体的情绪及思想必定会与其生活方式相一致。如此可见,
就算发现情绪明显会引起某些难题,且与某个人自身的福祉相悖,我们也要知道,
将改变情绪作为第一步不过是白费力气。情绪植根于个体的生活方式,
只有改变了生活方式,才能改变其情绪上的表现。

在教育及治疗方面,个体心理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曙光。
我们决不能只单独治疗某种病症或某种情绪,
而是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错误之处:整体生活方式方面、心灵解释经验的方式方面、
心灵赋予生活的意义方面,以及身体和环境接收印象后,心灵对此的应对方面。
这才是心理学真正的工作。心理学并不是拿针刺孩子,看他跳得多高,或者挠孩子痒痒,
看他笑得多大声。的确,这些方法确实是现代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
虽然可能告诉我们有关个体心理的某些内容,但到目前为止,
这只能证明某种固定的或特定的生活方式存在着。生活方式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主题和对象。
以其他内容为研究主题的,很大程度上说是生理学或生物学。这一点适用于研究刺激与应激的人,
适用于研究精神创伤或可怕经历带来的影响的人,也适用于研究遗传能力及其发生机制的人。
然而,个体心理学考虑的是心智,是统一的心灵。我们研究的是个体对世界及自身的看法、
个体的目标、个体奋斗的方向及其克服生活中诸多困难的方式。
迄今为止,了解一个人的合作能力,是理解心理差异的最佳方法。

自卑感与优越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越感目标,只属于他个人。这完全取决于他赋予生命的意义,
且这种意义并非只是停留在口头而已。优越感目标植根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
像他自创的独特曲调一样贯穿其中。在他的生活方式中,他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并不能一次性将其生活方式清晰地构建出来。目标的表现方式非常含糊,
我们只能通过这个人给出的暗示进行猜测。理解生活方式就好像理解诗人的诗作一样。
诗人通过语言完成作品,但他的意义绝对溢于言表——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很大一部分必须通过对字里行间的推敲才能得到。如此类比,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包含着最丰富、最复杂的内容。
因此,心理学家必须要能超越字面的意义进行理解,必须要学会欣赏生活意义的艺术。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生活的意义在生命之初四五年就业已确定。
获得生命意义的方法并不是精确的数学运算,而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探索未知,感受尚未理解的某个整体,捕捉暗示并做出解释。
人类也是通过相似的方式获得优越感目标的,为此,
人类需要不断摸索和推测——这不是航海图或地形图上固定的一个点,而是无止境的奋斗,
是无限的接近。没有人能清晰完整地描述出自己的优越感目标。也许一个人清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但这也不过是其万般努力的冰山一角而已。就算目标已经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也会有成千上万种。
比如,一个人的目标是成为内科医师,但成为内科医师可能意味着很多不同的内容。
这种不同不仅是成为内科医学专家或病理学专家的不同,
他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的对自己及他人的兴趣也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他锻炼自己的方式,
让自己帮助他人的情境,也能看出他如何限制自己提供的帮助。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目标:
作为对某种自卑感的补偿,我们必须要从他在职业中及其他方面的表现、
从其想要补偿的这种感觉中发现蛛丝马迹并进行猜测。举例来说,我们会发现,
内科医生通常小时候就已经接触过死亡,而且死亡带来的不安全感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或许,在内科医生小时候,他的兄弟、父亲或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就想锻炼自己,
找到一种方法,能让自己和他人对抗死亡。另一个人可能立志做教师,但我们都清楚,
老师也各不相同。如果老师的社会感很低,
那么他成为老师后想获得的优越感目标可能就是统治比自己弱小的人——因为只有和比自己弱小、
比自己缺乏经验的人在一起时,他才会有安全感;如果老师的社会感很高,
那么他就会平等对待自己的学生,因为他真心希望为全人类的幸福做贡献。
我们有必要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能力和兴趣存在很大差异,
且其目标对他们的表现有很重要的影响。目标变得具体之后,个人的潜能必须加以限制、约束,
以适应自己的目标。但最终目标这一标准,总会多少影响这些限制。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最终目标都能找到一种方法表达一个人生命的意义,
其表现就是获得优越感而采取的最佳方法。

因此,观察每个人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一个人可能改变使其目标具体化的方法,
他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或者其职业也会改变。我们必须时刻寻找潜在的一致性,
寻找人格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体现在所有外在表现中。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不规则三角形,
那么我们看到的三角形就各不相同,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三角形都是一样的。
个人的整体目标也是一样:其内容不会因为某种表现而改变,
但我们从其所有表现中都能发现这个目标。我们绝对不能对某个人说:
“如果你这样或那样做,就肯定能获得优越感……”
获得优越感的方式非常灵活,实际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正常,
那他在某个方向上遇到新阻碍时就越能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只有神经症患者才会感觉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只能这样,没有别的选择。”

在下面我要说到的例子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
例子中的主人公是个十六岁的女生,她从六七岁起就开始偷东西,
十二岁时就开始跟男孩子们在外面过夜。这个女生两岁时,她的父母经过长时间激烈的争吵后,
最终离婚了。之后,她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在外祖母的家里。外祖母对这个女生极尽宠爱。
女生出生时,她父母的矛盾达到顶峰,因此她母亲对女儿的降生始终都很不开心。
母亲从未喜欢过自己的孩子,母女关系十分紧张。为这个女生治疗时,我很和蔼地和她聊了一会儿。
她告诉我:“我其实并不喜欢偷东西,也不喜欢和男孩子们一起瞎混。
但我必须得让妈妈知道,她根本就管不了我。”
我问她:“你这是报复吗?”“我觉得是,”她这样回答我。
这个女生想证明自己比母亲强,但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目标,
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比母亲更软弱。她觉得母亲不喜欢自己,从而有了自卑情结。
而且,她认为获得优越感的唯一方式就是惹是生非。儿童之所以偷窃或进行其他道德败坏的行为,
总是出于对他人的报复之心。

有个十五岁的女孩子失踪了整整八天。人们找到她之后,把她带到了少年法庭。
法庭上,这个女生编了个故事,说自己被某个男人绑架了。那个人把她绑了起来,
锁在一个房间里长达八天之久。然而,没有人相信她的话。医生亲切地和她谈话,
让她说出实情。但这个女生很生气,竟因为医生不相信她的话而扇了医生一巴掌。
和她见面之后,我问了问她对未来的打算,让她觉得我只对她的未来感兴趣,
想尽力帮助她。我请她讲述她曾经做过的梦,她笑着给我讲了这样的梦:
“我当时在一家地下酒吧。从酒吧出来正好看见了我妈妈。很快,我爸爸也赶来了,
我求我妈妈把我藏起来,别让我爸爸看见。”这个女生很怕自己的父亲,一直要反抗他。
父亲曾体罚过这个女生,而女生害怕再次被惩罚,所以才会撒谎。如果我们发现谁说谎,
首先应该看看这个人的父母是否非常严厉,因为只有一个人觉得说真话会带来危险时才会撒谎。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还能发现,这个女生和母亲之间有某种合作。
后来,她告诉我,是有人诱惑她到地下酒吧的,她在那里待了八天。她非常害怕自己的父亲,
所以才不敢说真话,但同时她又希望这段经历能让自己的父亲服软。她一直觉得父亲在压制自己:
只有父亲受到伤害时,这个女生才能体会到胜利的滋味。

我们如何才能帮助这些通过错误方式获得优越感的人呢?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这一点:
所有人都会追求优越感。知道这一点后,
帮助别人便不难了——这样我们就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理解他们为何挣扎。他们的唯一错误就在于一直朝着生活毫无意义的方向努力。
一个人的所有活动都建立在对优越感的追求之上,这也是人类文化的源泉。
人类的生活沿着这条伟大的路线前进——从低到高,由负到正,自弱变强。
然而,能真正遇到并掌控生活诸多困难的人,正是那些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不断努力的人,
他们心中不只有自己,还有他人。如果我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人,就会发现说服别人并不难。
人类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终归要以合作为基础——这是人类种族最大的共同点。
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动作及性格特点的种种要求,就是它们必须能促进人类的合作。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完全没有社会感。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连神经症患者和罪犯也知道,
但他们总想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借口,想把责任推给别人。
问题是,他们已经没有了让生活向好发展的勇气。自卑情结告诉他们:
“你永远做不到通过合作获得成功。”他们为了肯定自己的能力,
会避开生活中真正的问题,和假想敌作战。

早期记忆

所有的心灵表达中,记忆最能揭示一个人的秘密。记忆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
提醒他自己的弱点以及周围环境的意义。世界上没有“偶然记忆”这种说法:
一个人会接收到无可计数的印象,无论那些印象有多阴暗,
他只会选择记住对自身境遇有影响的那些。
因此,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的故事”:他会反复对自己讲述这个故事,或警告自己,
或安慰自己,让他能专心实现自己的目标,用过去的经验武装自己,
用已经经过考验的行动方式应对未来。日常行动之中,用记忆平缓情绪的做法体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一个人遭受了挫折,并因此而气馁,那他也会回想起之前失败的例子;
如果一个人很忧郁,那么他所有的记忆都会染上忧郁的色彩;如果一个人开心而勇敢,
那他所选择的记忆就与之前两位选择的截然不同——他的记忆都是愉快的,
而愉快的记忆又会让他更为乐观。同样,如果一个人遇到了某个问题,
那他就会调动所有的记忆,帮助自己调整情绪,应对困难。如此来看,记忆和梦都有同样的效果。
很多人在面临决定时,总会梦到自己成功通过考试的场景。他们把做决定这件事看做考验,
想重新找回自己成功时的心境。一个人生活方式中,心境的变化很多,
但这些变化都与其整体心境的结构和平衡遵循同样的规律。
忧郁的人若想起了自己之前的快乐时光和光辉时刻,就不会再觉得低落。
如果他一直犹豫,那他一定是在对自己说:“我的一生都非常不幸。”
他也会只回忆那些证明命途多舛的情况。记忆绝不会与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如果一个人的优越感目标需要他感到“别人都在羞辱我”,那么他回忆时只会选择被人羞辱的场景。
如果他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他的记忆也会随之而改变。
他会想起不同的事情,也可能对同样的记忆有不同的解读。

1.“因为我妹妹……”注意到最初记忆中,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中出现了哪些人颇为重要。
“妹妹”这两个字出现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人深受妹妹的影响。
在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妹妹曾给他留下了一层阴影。通常情况下,
我们会发现这个人与妹妹之间是竞争关系,仿佛两个人在相互比赛一样。
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竞争关系给他的成长带来了更多困难。若一个孩子总是在与别人竞争,
那他很难像培养合作精神或发展友谊关系时那样,表现出对他人的兴趣。
然而,我们不能仓促下结论:也许这两个人只是好朋友。

“因为我妹妹和我是家里最小的两个孩子,所以我必须要等她(较小)够年龄了,
才能和她一起去上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这个人与妹妹之间的竞争关系非常明显。
妹妹妨碍了我!她比我小,所以我不得不等着她。她限制了我的发展机会。
如果这是这段记忆的真实意义,那我们便可以推测,这个男孩或女孩的感受是:
“我一生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有某个人限制我,阻碍我的自由发展。”
写下这段记忆的可能是个女孩,因为男孩很可能不必等着自己的小妹妹一起上学,
所以不会遇到这种限制。

“于是,我们是同一天去上学的。”从她的立场看,我们不能说这是最合适的教育。
因为这是在告诉她:因为她的年纪比较大,所以必须得等别人。无论如何,
我们总能在这个女孩对事情的解读中看到这一点。她觉得自己因为妹妹的关系而受到了忽视。
她很可能会把别人的忽视归咎于某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她的母亲。
假如这个女孩因此而更亲近父亲,想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孩子,也实在不是什么令人意外之事。

“我记得很清楚,妈妈告诉了所有人,我们上学的第一天,她有多寂寞。妈妈说:
‘我那天下午总会跑到门口去,看看孩子们回来了没有。我甚至都觉得她们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是对母亲的描述,显示出母亲的行为非常不明智。这是女孩子对母亲的看法。“
妈妈觉得我们再也不回来了”——显然,母亲非常慈爱,而且孩子们也都知道她的关怀,
然而,母亲同时也觉得很紧张、焦虑。如果我们能和这个女孩谈谈,
那她肯定会说出许多母亲偏心妹妹的事。这种偏爱不值得大惊小怪,
因为家里最小的孩子总是最受宠的那个。从整段最初记忆来看,我可以总结出这一点:
两姐妹中年长的一个在与妹妹的竞争中,总觉得自己被妹妹妨碍了。
如此,她以后很可能会有嫉妒或害怕竞争的情绪,不喜欢比自己小的女生。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觉得自己已经苍老,而且很多善妒的女性面对比自己小的女性时,
也会有自卑之感。

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会认为上述观点非常荒唐。从我最开始想尝试解决梦的问题时,
我就很清楚:比起神志清醒,能完全运用所有工具创造未来的人,
试图通过梦境预测未来的人会遇到更为糟糕的处境。有一点还算明朗:人们总会发现,
比起日常思考,梦境更不理智,也没有预测意义,只会更让人迷惑不解。
然而,我们必须理解人类这种认为梦境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未来相联系的传统。也许我们会发现,
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完全错误。将梦中的内容放在真实情境中思考,
我们可能会发现之前自己忽视的关键之处。
我们已经知道,人们认为梦境可以指引自己解决当前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做梦的目的就是寻求未来的指引,寻找解决眼下问题的方法。
这与认为梦境能预测未来的观点相去甚远。我们还要考虑一个人寻找的是怎样的解决方案,
他希望从哪里获得这个方案。有一点非常明显:因为我们清醒时会全面考虑实际情况,
所以梦境给出的解决之道,肯定比不上理智给出的方法。实际上,
一个人做梦就是希望在睡梦中解决问题。

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会认为上述观点非常荒唐。从我最开始想尝试解决梦的问题时,
我就很清楚:比起神志清醒,能完全运用所有工具创造未来的人,
试图通过梦境预测未来的人会遇到更为糟糕的处境。有一点还算明朗:人们总会发现,
比起日常思考,梦境更不理智,也没有预测意义,只会更让人迷惑不解。
然而,我们必须理解人类这种认为梦境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与未来相联系的传统。
也许我们会发现,某种意义上说,这并不完全错误。将梦中的内容放在真实情境中思考,
我们可能会发现之前自己忽视的关键之处。我们已经知道,
人们认为梦境可以指引自己解决当前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说,
一个人做梦的目的就是寻求未来的指引,寻找解决眼下问题的方法。
这与认为梦境能预测未来的观点相去甚远。我们还要考虑一个人寻找的是怎样的解决方案,
他希望从哪里获得这个方案。有一点非常明显:因为我们清醒时会全面考虑实际情况,
所以梦境给出的解决之道,肯定比不上理智给出的方法。
实际上,一个人做梦就是希望在睡梦中解决问题。

有一件事能让我们立刻明白梦境的意义。我们夜里会做梦,但早上醒来时,
通常都会把梦忘得一干二净,根本不留一丝痕迹。果真如此吗?果真一丝痕迹都没有吗?
其实不然,梦境中的有些东西还是留下来了——那就是梦境带给我们的诸多感觉。
梦中的情境业已消失,对梦的理解也不复存在,只有做梦时的感觉保留了下来。
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用于唤醒我们自己的感觉。梦的目的就是把当时的感觉保留下来。

个人创造出的感觉必须一直与其生活方式保持一致。
梦中的思维与清醒时的思维之间并没有本质差异,二者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简而言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梦境中,与现实相关的诸多内容都被暂时雪藏了。
这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表现,反而说明我们睡觉时,仍与现实相联系。
如果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了某些问题,那这些问题也会在梦境中出现。事实上,我们在睡觉的时候,
仍可以随时调整自己,免得自己掉下床。这也能说明我们睡觉时也是和现实有联系的。
母亲可以在最嘈杂的环境中安然入睡,可孩子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醒来。即使在睡梦中,
我们和外部世界也有联系和接触。然而,在睡梦中,虽然我们没有完全丧失知觉,
但其实知觉已经减弱,所以我们和现实的接触也会减弱。我们睡觉时,实际是个人独处的,
因此社会的需要并没有特别紧迫:我们在睡梦中不用时刻提防、时刻注意自己周围的环境。

只有在放松的时候,在所有的问题都已有确定的解决方法时,睡眠才会丝毫不受影响。
如果睡眠平稳且安详,那么唯一的打扰就是梦境。我们可以说,只有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时,
只有现实进入到梦境不断压迫我们,不断朝我们抛出难题时,我们才会做梦。
梦的意义就是面对我们当前的问题,并找到解决之策。现在,我们不妨开始探讨,
心灵会采用何种手段在睡梦中应对问题。由于我们没有考虑整体情况,
那么问题看上去就会非常简单,而解决之策也不需要我们本身做出太多调整。
梦的目的是支持我们的生活方式,激发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感觉。
但是,生活方式为什么需要支持呢?有什么会破坏生活方式?
其实,能够破坏生活方式的只有现实和常识。因此,梦的意义是支持生活方式,对抗常识的要求。
由此可见,有一点非常值得琢磨:如果一个人面对问题,却不想用常识来解决时,
那么梦境引起的感觉刚好可以坚定他的态度。

乍看之下,这似乎和我们清醒时的生活有些冲突,但实际上并没有矛盾存在。
我们清醒时,也可以引起完全一样的感觉。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但并不想用常识解决问题,
只想用他自己旧有的生活方式继续,那么他就会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找无数个借口,
好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显得无懈可击。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坐吃享福,
如果他想不工作,不努力,不对他人做贡献,就获得大量的金钱,那么在他看来
,赌博简直是最好不过的方式。他知道很多人因赌博而倾家荡产,还会遇上很多麻烦,
但他仍想不劳而获,想轻松度日。如此,他会怎么做?他脑子里装的都是金钱带来的好处,
想象中的画面都是自己投机取巧赚了钱之后,买了豪车,过上了奢华的生活,
还会被人奉承讨好。这些画面激发了他的感觉,推着他走向深渊。于是,他撇开常识,
走上了赌桌。这种情况可谓司空见惯。我们正在工作时,
要是有人过来告诉我们自己刚看了一出特别好看的剧,那我们就会有放下工作去剧院的念头。
如果一个人开始恋爱,他就会想象未来的自己如何。若是想象中的未来对他有极大的吸引力,
他就会认为未来一片光明;如果他觉得悲观,他想象中的未来就会一片黯淡。
无论如何,他总能激发自己的感觉,而我们若是注意他引起了何种感情,
就能知道他是哪种人了。

但如果做梦之后,除了感觉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么梦对常识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梦是常识的敌人。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些人不愿意被感觉所蒙蔽,更喜欢按照科学的方法做事,
而这种人很少做梦,或者根本不做梦。可有些人总是偏离常识,
不愿意用正常且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
常识是合作的一部分,不善于合作的人总会不喜欢常识。
这种人会经常做梦。他们太过焦虑,总想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占上风,
总想让自己的生活方式一贯正确,希望避开现实带来的诸多挑战。我们可以如此总结,
梦境仿佛是一座桥梁,希望在不必另外调整生活方式的前提下,
把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他当下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梦总会引起一个人需要的感觉。
我们在梦境中看到的,在一个人其他表现和特征中都可以看到。无论我们是否做梦,
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梦总能支持、维护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如果这种说法正确,那可以说我们在解析梦的过程中,又迈出了最重要的新一步。
睡梦中,我们在蒙蔽自己。每个梦都是自我陶醉、自我催眠。梦的意义就是激发情感,
而我们正需要这种情感应对当下的问题。在梦里面看到的人格,
应该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毫无二致。此外,我们应该也能看到,
一个人酝酿他将在白天用到的感觉时,使用了怎样的方式,这也是心灵在工作的表现。
如果这种观点正确无误,那我们就能在梦的形成过程中和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中看到自我欺骗的成分。

学生即将参加考试。这个问题简单直白,学生必须鼓起勇气,凭借常识,勇往直前。
但如果他的生活方式怂恿他临阵脱逃,那他很可能就会梦见自己正在打仗的情景。
他会用复杂的隐喻想象这个问题,这样他就完全有理由害怕了。
或许,他还会梦见自己身临万丈深渊,必须马上往回跑,否则就会掉下去。
他必须创造出某种心境,帮助自己逃避考试。通过这种方式,他把考试比作深渊,蒙蔽自己。
同样的例子,有人还会在梦中使用另一种方法——即把问题简单化,提炼缩减,
直到问题只剩下之前的一部分。之后,他们会用隐喻表达剩下的这一点问题,
将之视为原来的整体问题处理。比如说,要参加考试的另一个学生更有勇气,
更有远见,希望完成任务,完成考试。然而,他还是希望能平复自己的心绪——
这是他生活方式的需要。考试前夜,这个学生在梦境中站在一座大山的山顶。
在他的想象中,自身境遇非常简单,只有很小一部分得以展现。对这个学生眼里,
考试也是个大问题,但通过压缩绝大部分问题,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成功的期待上,
他激发的情感就会带来帮助。第二天早上,这个学生会觉得精神愉悦、神清气爽,
比之前更无所畏惧。如此,他成功地减轻了自己必须面对的困难。
不过,尽管他确实平复了自己的心绪,实际上还是欺骗了自己:
他并没有用常识面对整个问题,只是让自己更加自信了。

我现在举个例子,用以说明梦境是如何欺瞒自己的。战争期间,我曾担任一家医院的院长,
负责诊治患有神经症的士兵。每当我看到还未准备好上战场的士兵,总会尽量安抚他们,
尽己所能给他们安排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如此,他们的紧张感会明显消失,
所以这种治疗方法非常成功。有一天,有个士兵来找我,他体格健壮,
是我见过的最魁梧的士兵之一,可他却显得非常沮丧。我为他做检查时,
非常不确定自己该使用哪种治疗手段。当然,我希望把每个来寻求我帮助的士兵都送回故乡。
但我所有的决定都要经过一位上级的批准,所以我必须限制自己的慈悲之心。
这个士兵的情况很难让我决定,但必须决定的时候,我告诉他:“你确实有神经症,
但你非常强壮,非常健康。我会给你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这样你就不用上前线了。”

士兵可怜兮兮地告诉我:“我是个穷学生,得靠教书赡养年迈的父母。如果我不教书,
他们就没饭吃,我不养他们,他们就会饿死。”当时,我觉得我应该给他一份更轻松的工作——
比如送回国,到军事机关工作。但我担心这个建议会让上司生气,
一怒之下直接把这个士兵送到前线去。最后,我决定自己尽力就好。
我会证明这个士兵只适合做守卫。晚上,我回到家里睡觉的时做了个噩梦。
我梦自己是个凶手,一片漆黑中,我独自一人跑在狭窄的街上,想知道自己到底杀了谁。
我真的想不来,但我觉得:“因为我犯了谋杀罪,那我算是完了。
我这一辈子都完了。一切都完了。”因此,梦中的我呆呆地站着,直冒冷汗。

醒来之后,我第一个想法是:“我到底杀了谁?”之后,我想起来:
“如果我没让那个士兵到办公室工作,那他很可能被送到前线,可能也会阵亡。
那我就真的成了凶手。”说到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来,我是如何激发情感欺骗自己的了。
我根本就不是谋杀犯,如果士兵真的不幸阵亡了,也不该我负责。
但我的生活方式不允许我这样冒险。我是个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而不是危害别人的生命。
这时,我又想到,如果我给他一份轻松的工作,那军官还是可能会送他到前线去,
这样反而会更糟。最终,我终于决定,如果我想帮他,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遵循常识,
不能破坏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出具证明,说他只适合当卫兵。
之后,事实证明,遵从常识的判断总是对的。上级看了我的建议后,直接就放在了桌子上。
我当时想:“现在那个小伙子肯定得去前线了。我真应该说他只适合办公室的工作。”
结果,我的上级写道:“六个月,军事机关服务。”最后,我弄清楚了,
士兵贿赂了我的上级,好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些。那个士兵一辈子都没教过书,
他说的话没一个字是真的。他之所以编故事骗我,是为了让我证明他只能做轻松的工作,
这样那位收受贿赂的军官就可以在我的建议书上附议。从那天起,我想还是不要做梦了的好。

梦的目的是蒙蔽自己,让我们自我陶醉,这也就说明了梦的解析为何如此之难。
如果我们能明白梦境的含义,那梦也就不能欺骗我们了。梦再也不能激发我们的情感和心绪。
我们宁可按照常识来面对问题,拒绝梦中的启示。如果我们能理解梦境,那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梦是把当前的实际问题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桥梁,但生活方式根本无需强化,
因为生活方式应该与现实有直接联系。梦有千千万万个,一个人面对某种特别的情况时,
生活方式有必要被强化的一面就会在梦中表现出来。因此,每个人都会对梦境有自己独特的解释。
毕竟梦境是生活方式的产物,是一个人根据自己对某种情景的个人解读得来的,
因此用公式解释符号和隐喻的做法实在行不通。我会简单描述几种典型的梦境
,但我要做的并不是指明解析梦的原则,而是要让这些例子帮助我们理解梦境,明白其中的含义。

很多人都做过飞翔的梦。要做这种梦,关键在于梦境引起的感觉——这和其他的梦一样。
飞翔的梦会带给人轻快和勇敢的感觉,把人由地上带到空中。这种梦境是克服困难的表现,
说明优越感目标的实现轻而易举。因此,我们从这样的梦境可以推断,做梦的人非常勇敢,
颇有远见,且雄心勃勃——哪怕在睡眠中,他也放不下自己的野心。
这样的梦境通常会包含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问题是:我应该继续向前吗?而答案则是:
我肯定能一往无前。绝大多数人都梦见过从高处掉落的情境,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
因为这表示做梦的人内心比较保守,而且非常担心失败,无法全力以赴克服困难。
如果我们还记得,传统教育中,我们会时常警告孩子,让他们时刻戒备。
如此想来,这种梦也就不足为奇了。大人常常常常警告孩子:“别站在椅子上!
别碰剪刀!离火远点儿!”这让孩子们以为,自己周围都是看不见的危险。
当然,生活中肯定存在真正的危险,可把孩子吓得胆小懦弱,也不是教给他们应对危险的方法。

有个十岁的孩子被带到了诊所。老师说他在学校对待别的同学时非常刻薄,很不友善。
他在学校里偷了东西,就藏在其他孩子的抽屉里,让别人背黑锅,受惩罚。
其实,这种行为只有在孩子觉得自己需要拉低别人,好让别人与自己处于同一水平时才会发生。
他想羞辱其他人,证明刻薄卑鄙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如果这是他的手段,
我们便可推测,他应该是希望让某个家人有负罪感。他十岁时曾朝着街上的一个孕妇扔石头,
惹出来不小的麻烦。既然他当时已经十岁,那很可能就知道怀孕是什么了。
这样,我们还可以推测,他不喜欢怀孕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得先了解一下,
他是否有弟弟妹妹,还有弟弟妹妹的降生是否让他很不高兴。
老师的报告中称这个男孩是“害群之马”,总会打扰其他孩子,给他们起外号,
还到处传播其他孩子不好的地方。他会追在女孩子们后面,还会攻击她们。
现在,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个男孩有个和他竞争的小妹妹。

后来,我们得知,他家里一共有两个孩子,他是哥哥,还有一个四岁的妹妹。
据他母亲说,他很喜欢自己的小妹妹,对妹妹一直都很好。我们不能轻易相信这种说法,
有这种表现的男孩子不可能会喜欢自己的妹妹。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探究这种怀疑是否正确。
男孩的母亲说,自己与丈夫的关系非常和谐。对男孩来说,这种说法真的太不公平了。
显然,父母正在为孩子的行为推卸责任:孩子表现不好完全是天性使然,是命不好,
或者是哪个邪恶的先辈遗传的!我们总会听到有关这种理想婚姻的事:
优秀的父母和顽劣的孩子!老师、心理学家、律师和法官都是这种不幸的见证者。
实际上,“理想的”婚姻可能会让孩子非常困扰:如果这种孩子看到母亲总是关注父亲,
那他很可能会被激怒。因为他想独占母亲的注意力,不喜欢母亲对别人好。
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做?如果幸福的婚姻对孩子没有好处,
那不幸的婚姻岂不是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我们必须让孩子从头开始学会合作,
必须带他了解婚姻关系。我们不能让他把注意力只放在父亲或母亲身上。
我们现在说到的孩子正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他想博得母亲的注意,
因此,如果没能得偿所愿,就会到处惹是生非,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很快,我们就找到证据印证之前的判断了。这位母亲从不亲自责罚孩子,
而是会等孩子的父亲回家责罚他。可能是因为母亲觉得自己比较柔弱,
只有男人才可以发号施令,只有男人才足够强壮惩罚别人;可能母亲希望让孩子依附自己,
害怕自己失去孩子。无论如何,母亲的做法就是纵容孩子,让孩子对父亲没有丝毫兴趣,
让他不愿意与父亲合作,还会与父亲经常发生冲突。我们听说,父亲为了妻子和家庭任劳任怨,
但就因为这个男孩,他下班之后根本不想回家。父亲经常严厉地惩罚男孩,经常狠狠打他。
据说,孩子并没有因此怨恨父亲。这一点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智力健全,
他只是很聪明,学会了隐藏自己感情的方法技巧。

他喜欢妹妹,但根本不能和妹妹一起好好玩。他经常会扇妹妹耳光,或者踢打妹妹。
他睡在餐厅的沙发上,而妹妹则睡在父母房间的一张小床上。设身处地地想,
如果我们是这个小男孩,如果我们也像他一样思考,那父母房间的小床就会让我们特别纠结。
我们现在尽量按照这个男孩的思维去思考、感受、观察,他需要的是母亲全部的注意力。
可晚上睡觉的时候,妹妹离自己的母亲那么近,而他必须费力博得母亲的注意才行。
这个男孩非常健康,出生时一切正常,之后母乳哺乳了七个月。
第一次用奶瓶给他喂奶的时候,他全吐了。之后,这种呕吐现象一直断断续续发生,
三岁左右才好。从某种角度看,男孩的胃也真是奇怪。他饮食很好,营养充足,
但他对胃的兴趣依然没有消减,把胃当作自己的弱点。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什么朝孕妇扔石头了。男孩非常挑食,
如果家里做的饭不能合他的胃口,母亲就会给他钱让他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吃。
之后,他还会到处跟邻居们散播谣言,说父母根本不给他吃的。
他总是这样,做这种事简直是驾轻就熟,因为他确定优越感的方式就是诋毁别人。

他刚到诊所的时候讲了自己的梦,现在我们可以理解这个梦了。“我在梦里是西部牛仔,”
他这样说,“他们把我送到了墨西哥,我必须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回美国。有个墨西哥人追过来,
我一脚就揣在他肚子上了。”这个梦带来的感觉是:
“我周围全是敌人。我必须得抗争,必须得战斗。”
美国牛仔被孩子视为英雄,他觉得追着小女孩跑和踹别人的肚子都是英雄一样的行为。
我们已经发现,在他的生活中,胃部非常重要——他把胃部当作最薄弱的地方。
他自己的胃就不好,他患有神经性胃病的父亲也总是说自己肠胃不舒服。
在男孩的家庭中,胃是非常重要的部位。这个孩子的目的是攻击别人最柔弱的地方,
他的梦境和行动都与其生活方式完全一致。这个孩子生活在梦里,要是我们叫不醒他,
他就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那时,他不仅会和自己的父亲、妹妹、别的男孩、
别的女孩抗争,还会和想让他放下斗争的医生作对。他梦中的冲动会刺激他一直如此,
刺激他成为英雄,征服别人——除非他自己明白这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否则一切治疗都没有用。

家庭的作用

如果人们重男轻女,如果男性的角色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女孩自然不会喜欢自己未来的任务——
没有人喜欢附属性的工作。如果这样的女孩结了婚,面临要生孩子的情况,
她们就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拒。这样的女性不想要孩子,
也没有准备好要孩子——她们对此没有任何期待,也没觉得这是有创造性或有意思的行为。
这可能是我们社会中最大的问题,可很少人有人会正视这个问题。
整个社会都要靠母亲对身为人母这一角色的态度维系着。几乎在世界各地,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她们在生活中的地位都会被低估。哪怕在童年时期,我们也能看出来,
男生经常把做家务当成是仆人的工作:好像男生的尊严决不允许他们插手家务事。
整理家务和照顾家庭通常不会被视为女性的贡献,而是会被当作贬低她们的苦差事。
如果女性能真正认为做家务就是一种艺术,
能真正体会其中的乐趣,能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其他人的生活,
那她就认为做家务和其他工作一样,是平等的。
相反,如果女性觉得做家务是男生不会做的低端工作,
那女性会抗拒工作、排斥工作,并设法证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观点就是:男女平等,女生也有权利得到照顾,得到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毫无疑问,潜力只能通过社会感觉发挥出来,社会感会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免受发展过程中一切额外的限制和束缚。如果女性的地位被低估,
那么婚姻生活的整体和谐必然会被破坏。如果一个女人认为对孩子感兴趣是一种低端工作,
那就无法训练自己学会关心、理解和同情的技巧,而这些技巧正是孩子为了获得舒适的环境,
应在生命之初从母亲处获得的。对自身角色不满意的女性,无法与自己的孩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她的目标与孩子们的目标并不一致,
因为母亲会一直证明自己人格的优越性,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上,
孩子只是一种负累。回顾过往人生失败的案例,我们几乎都会发现,人生之所以失败,
就是因为母亲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没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开始。如果母亲失败了,
如果母亲对自己的任务、对孩子不感兴趣,那么整个人类都会陷入危险之中。

不难发现,如果一个女人对自己作为女性的角色不满意,那就会给她带来不少麻烦和紧张感。
我们都知道努力想成为母亲的那种力量。很多研究清楚地显示: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最为强烈。
举例来说,已有研究证明,老鼠和黑猩猩这类动物之中,
母性的力量比性的力量和饥饿的力量更为强大。
如果动物们要在上述几种动力中选择一种,它们肯定会选择母性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基础并非是性,而是合作这一目标。母亲常常会觉得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是自己的一部分。通过孩子,母亲可以与整个世界相联系,觉得自己能主宰生与死。
在每位母亲身上,我们都会发现,她们会觉得有了孩子就多少有创造了某种艺术品的成就感。
我们几乎可以这样说:母亲觉得自己和上帝一样,
都可以创造生命——从一无所有中创造出活着的生命。
实际上,对母性的追求是人类追求优越感的一个方面:人类想成为神。
这也清楚明了地告诉我们: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我们通过最深刻的社会感,
把优越感目标应用于他人的方式。

如果母亲只一味要求孩子对自己感兴趣,那之后孩子就会排斥所有让他对别人产生兴趣的做法。
孩子会一直寻求母亲的帮助,让母亲分散注意力的人都会成为孩子的敌人。
在这样的孩子眼中,母亲对自己的丈夫或家中其他孩子的关怀,都是对自己权益的剥夺。
孩子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我的母亲就是我的,绝不能被其他人抢走。”
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会误解这种情况。例如,弗洛伊德学派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认为,
这种孩子会爱上自己的母亲,想和自己的母亲结婚;同时会憎恨自己的父亲,想杀死父亲。
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这种错误就不会发生。只有在想得到母亲全部注意力,
想摆脱其他人的孩子身上,才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欲望并非性欲,而是支配母亲,
完全掌控母亲,让母亲成为自己仆人的欲望。只有那些被母亲娇惯,
对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毫无兴趣的孩子才会有这种欲望。在极少数的情况下,
只和母亲有联系的男孩子,才会想和母亲恋爱结婚。但这种态度背后的意义是,
除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无法和其他人合作。
孩子不会相信世界上还会有其他人会成为自己忠心的仆人。
因此,俄狄浦斯情结只是错误教育造成的人为结果。我们无需以此假设乱论是出于本能,
也实在不必想象这样的变态心理在本源上与性欲有任何关联。

有时,被宠坏的孩子会做噩梦,会在睡梦中大声哭泣。这是大家都已经熟知的症状,
可只要我们继续认为睡眠和清醒是对立的,那就永远不能理解这种症状。
然而,睡眠和清醒并非对立的状态,而是同一种东西不同程度的表现,这正是错误的根源。
在孩子的睡梦中,他可能会和清醒时采用一样的行事方式。他的目标是改善自己的境遇,
进而影响自己整体的身心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
他就会找到实现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尽管孩子在睡梦中,他的想象和记忆也会发挥作用,
进入心灵,帮他完成目标。有过几次经验之后,被宠坏的孩子就会发现,
如果想再和母亲建立联系,让自己恐惧的东西就是最强有力的武器。
即使长大之后,被宠坏的孩子也会在梦中有焦虑感。为了得到母亲的注意,
在梦中害怕是屡试不爽的工具,于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这种利用焦虑的情况非常普遍。我们要是听到哪个被宠坏的孩子夜里从不惹麻烦,
那才真的应该感到奇怪。吸引别人注意力的小动作很多,有的孩子会说自己的睡衣不舒服;
有的孩子会吵着要喝水;有的会说害怕强盗或野兽;有的只有在父母坐在床边时才能睡觉;
有些会做噩梦;有些会摔下床;有些则会尿裤子。我认识一个被宠坏的小孩,
她似乎晚上从不会惹麻烦。她的母亲也说孩子夜里睡得很熟,从不做梦,也不会半夜惊醒,
反正就是根本不会惹麻烦。这个孩子只有在白天才会惹是生非。这一点着实让人奇怪。
我说了好多能吸引母亲注意力,让母亲靠近孩子的症状,
但母亲一直都说这个小女孩从没有类似的表现。最终,我恍然大悟。
于是我问孩子的母亲:“孩子在哪里睡觉?”母亲回答:“在我的床上。”

家庭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地位同等重要。开始,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可能并没有很亲密,
所以父亲的影响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我们上文提到过,
要是母亲未能让孩子的兴趣扩展到父亲身上,就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
总而言之,这样的孩子在发展社会感过程中会遇到严重的障碍。如果父母的婚姻生活不幸福,
那么对孩子来说,这种情况就非常危险。
孩子的母亲可能觉得自己无法让孩子的父亲参与到家庭生活中,也有可能更希望独自抚养孩子。
可能父母双方都会想利用孩子为自己争取利益,每个人都想让孩子与自己更亲近,
让孩子更喜欢自己而不是对方。如果孩子发现父母双方存在某种不和谐,
他们会熟练地让父母相互争夺自己。如此一来,父母双方会形成一种竞争,
看看谁更能管好孩子,谁更会宠爱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儿童,肯定不会有合作精神。
孩子最初体验到的合作就是父母之间的合作。如果父母之间都不能好好合作,
那怎么可能教会孩子合作?此外,孩子还能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对婚姻及两性关系的第一印象。
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那么,除非后来孩子的第一印象得以矫正,
否则孩子就会对婚姻也会有悲观的看法。孩子成年之后,
他们依旧会觉得婚姻最后注定会有不幸的结果。他们会试图避开异性,
或者会觉得自己追求异性的行动根本不会成功。父母的婚姻若不和谐,
未能成为社会生活的产物,未能为社会生活做准备,那么孩子在这一方面也会遇到严重的挫折。
婚姻的意义在于两个人为了共同的幸福、孩子的快乐以及社会的福祉结合在一起,
如果婚姻在其中某一方面未能成功,那么可以说,这场婚姻与生活的要求不一致。

父亲对孩子有重大影响,很多孩子一生都把父亲当做崇拜的对象,
可还有一些孩子则会把父亲当做假想敌或最大的仇敌。惩罚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体罚尤其如此。
不能以友善方式进行的教育本身就是错误的教育。
遗憾的是,家庭中惩罚孩子的任务通常由父亲进行。这种情况之所以会让人感到遗憾,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这会让母亲确信,女人无法真正教育自己的孩子,
女人非常软弱,需要强有力的肩膀给予支持。如果母亲告诉孩子:“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
那她实际上是让孩子把男人当做终极权威以及生活中真正的掌权者;
其次,这会破坏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让孩子害怕父亲,而不会把父亲当做好朋友。
也许有些女人会担心,如果自己亲自动手惩罚孩子,那自己就会失去孩子的爱,
但无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不是把惩罚的责任推给父亲。
要知道,孩子们也会同样责怪自己的母亲,因为是母亲找来了这个会惩罚自己的人。
很多女人还在用“告诉爸爸”这种方式威胁孩子,让孩子听话。
那么这些孩子又会怎样揣度男性在生活中的地位呢?

在孩子们面前,丈夫对妻子的感情不应表现得特别露骨。
的确,夫妻之间的感情绝不能与二人对孩子的感情相比。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彼此不会相互抵消。不过,有时候,如果夫妻双方过度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情感,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地位降低了。孩子会变得善妒,希望和父母一较高下。
夫妻不应该轻率对待性关系。因此,在解释与性相关的内容时,父亲应该教育儿子,
而母亲应该教育女儿,不过,夫妻二人要记得,除了孩子想知道的内容,
除了他们当时可以理解的事物,否则不要主动提供过多信息。
我认为,很多父母现在都倾向于向孩子解释过多他们尚且无法恰当掌握的内容,
可这样就会激起他们对这些的兴趣和感觉。如此一来,孩子们就会觉得与性相关的事无关紧要,
就会轻视这些事。与之前那种对孩子撒谎、隐瞒性知识的行为相比,这种方式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孩子们想要知道什么,再回答孩子的问题,
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迫他们接受我们认为众所周知的事情。
我们必须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孩子的情感,让孩子相信我们想和他合作,
想帮他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这样做,就绝不会错得太离谱。
有的时候,父母还会害怕孩子们会从玩伴处听到负面的性信息,但实际上这也是杞人忧天。
如果孩子在合作与独立方面接受了良好的训练,那与朋友谈论某件事情就不会有任何坏处。
通常,孩子会比自己的长辈更小心。如果孩子不想接受错误的观点,
那么“道听途说”的消息永远不会伤害他。

夫妻之间也不应该过度强调金钱的问题,也不应该因此而争吵。女人通常不会出门挣钱,
因此在金钱问题上,她们比自己的丈夫更为敏感。如果有谁批评女人不会精打细算,
太过铺张,那么她们就会深受伤害。经济方面的问题应该在家庭财政状况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无论是妻子还是孩子,如果大肆挥霍,给父亲压力,
让他支付承受能力范围外的经济压力,都是非常不妥当的行为。
从一开始,大家就应该就花销等事宜进行协调,这样就没有人会觉得一方依赖于另一方,
或者有谁受到亏待。父亲不应该有用“金钱为孩子未来铺路”的想法。
我之前曾读过一本很有意思的小手册。手册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其中,他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白手起家,后来家财万贯的父亲想让子孙后代都免受贫穷的限制。
于是,他便向律师咨询如何才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律师问他想保障多少后代才能满足他的愿望,
他回答说十代子孙。“很好,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律师说,“但你知道吗,
第十代子孙身上的血统可能来自于五百多个人身上,也就是说,
有五百多个家庭都能说你的子孙也是他们的后代。这种情况下,他们还能算是你的后代吗?”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这样的事实:我们为子孙后代做的事,就是为全社会做的事。
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逃避自己与其他人的联系。如果家里没有谁趾高气扬,那肯定会有真正的合作。
父母双方必须齐心协力,共同协商有关孩子教育的每件事情。如果一个家庭里有多个孩子,
那么父母必须要平等对待这些孩子。偏爱某个孩子非常危险,这一点是重中之重。
如果一个人觉得失落,那么他童年时,
肯定曾觉得其他孩子更受偏爱。有的时候,这种感觉并不准确,
但如果家中真正有平等的气氛,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如果家人重男轻女,
那么女孩子不可避免会有自卑情结。孩子们非常敏感,
表现良好的孩子也可能因为怀疑其他孩子深受偏爱而走上完全错误的生活道路。
有时候,某个孩子的成长会比其他孩子更快,
或者更招人喜欢,这种情况下,父母很难做到不偏爱。
孩子的父母最好能有一些经验和技巧,避免表现出对某个孩子的偏爱。
否则,成长较快的孩子就会给其他孩子带来阴影,让其他孩子觉得沮丧;
其他孩子可能也会心生嫉妒,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的合作能力也会深受影响。
不偏爱某个孩子这件事必须付诸于行动。父母双方必须观察,孩子心里是否怀疑父母偏心。

如果孩子出生的时间相差太久,那么每个孩子都会带有独生子的特征。这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
经常有人问我:“你认为孩子的年龄差距在多大比较好?”“是生完一个之后马上继续生,
还是等一段时间之后再生?”从我的经验来看,最佳年龄差在三岁左右。
如果孩子三岁时,弟弟或妹妹出生了,那他就能与新生儿合作,因为他已经能够理解,
一个家庭中可以有多个孩子。如果孩子只有一岁半或两岁,
那我们和他就这件事的交流会比较困难,因为他还不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我们也就不能让他做好准备,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

如果一个男孩周围的环境中都是女孩,那他也会面临一段艰难的时光。由于周围都是女性,
而且父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所以他看到的只是母亲、姐妹或女仆。
这个男孩子会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因此会在孤独中长大,
尤其女人们都联合起来一起攻击他的时候,这一点就会更为明显。
男孩身边的女人们可能觉得自己必须教育他,或者女人们想证明作为男孩也没什么可骄傲的,
因此,男孩就会遭遇大量的抗拒和敌意。如果这个男孩子既不是家中最大的孩子,
也不是最小的,那情况就可能更糟糕了——这会让他背腹受敌。如果这个男孩是长子,
那他很可能会面临被某个妹妹紧追不放的危险;如果这个男孩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那他可能会成为宠物一样的存在。在众多女孩中长大的男孩通常都不太讨人喜欢。
如果他能参加社交活动,能与其他孩子做朋友,那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否则,被女孩包围的男孩,在言谈举止中也会和女孩一样。
都是女性的环境与男女混合的环境完全不同。如果哪栋公寓可以让住客随意装饰,
那你肯定能发现,如果是女性居住的话,房间必定干净整洁,房间里的所有色彩都会经过精挑细选,
一切细节都会经过深思熟虑;若是男性居住其中,那房间就不会特别整洁,
房间里可能会杂乱无章,喧哗吵闹,就连家具也是破损的。
在女孩之中长大的男孩很可能会有女性的特征和品味,对生活也有这女性化的观点。

我研究成年人的案例时,总会发现他们童年早期留下的印象均不可磨灭。
在家庭中的地位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烙印。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
起因都是家庭中的竞争,或缺乏合作的情况。放眼四周的社会生活,
自问为何竞争和合作是最明显的两方面,我们就会发现,所有人以成为征服者为目标,
都想超越他人——实际上,不只社会生活如此,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这样。
这一目标就是童年早期教育的结果,
是儿童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感受到平等的地位而极力竞争的结果。
这种不足之处只能通过训练孩子更好地合作而得以改变。

学校的作用

然而,这些学校都是依照政府的政策而建立的。当时的政府以培养逆来顺受的大众为目标,
训练他们为上层阶级的利益服务,成为愿意保家卫国的士兵。学校的课程大多以此为目标。
我自己就清楚地记得,有一段时间,奥地利仍保留了这些课程的一部分。
这个国家之所以为平民提供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们服从,让他们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育的缺点逐渐暴露,自由思想开始萌芽,工人阶级越来越强大,
要求也逐渐增多。公立学校接纳了这些要求,结果现在流行的教育思想是,
孩子应该多为自己着想,应该获得学习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机会,
应该在成长中分享整个人类的文化,并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不再希望把孩子训练成赚钱的机器,
也不再是单纯希望他们可以在工业社会的制度中谋得一份工作。
我们要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是能在文化发展中平等、独立和负责任的合作者。

如果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老师就必须先了解儿童之前的兴趣是什么,
并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他有兴趣的领域获得成功。如果儿童从某一点上收获了自信,
那么从其他点对他进行刺激就会容易得多。因此,从一开始,
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最擅长利用哪种感官,
以及平常训练最多的是哪种感官。有些孩子会喜欢观察,有些喜欢倾听,有些则喜欢运动。
视觉型的孩子会对能用到眼睛的事情更感兴趣,如地理、绘画等。
老师在讲课时,视觉型的孩子可能不会听,因为他们还不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听力上。
如果这样的孩子没机会通过视觉观察学习,那他们就会落后。
这种情况下,大家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能力不足或天资不够,会把这一切归咎于遗传。
其实,如果真的要怪谁,
那老师和父母才会因为没有找到让孩子感兴趣的正确方法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的意思不是这些孩子应该接受特殊教育,而是应该利用他在某方面的兴趣,
鼓励他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现在,已经有些学校会利用多种方式上课,刺激孩子的各种感官。
例如,利用绘画和塑像等方式进行授课。这是非常值得鼓励且应该继续发展的方式。
把所教授的内容和生活的其他部分结合在一起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这样孩子就可以明白教育的目的以及学习的实际意义了。总有人会问,是填鸭式教学好还是自
主教学好。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中的对立太过极端。两种方法可以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教孩子数学时可以和建造房屋相联系,让孩子计算需要多少木头,
多少人可以入住等等,这就是很好的方法。有些科目很容易就可以结合在一起教授,
我们总能找到把生活中各部分联系在一起的专家。例如,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散步,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同时,他可以让孩子认识不同的植物,告诉他们植物的结构,
教给孩子们植物的演化过程以及用途、气候的影响、国家的地理条件、
人类的历史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我们这样想的前提是老师对学生真的感兴趣,
假如老师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青春期

几乎对每个孩子而言,青春期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须证明自己不再是个毛头小孩了。
我们也许可以说服他,进入青春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我们能成功,
那青春期的紧张气氛都尽可消除。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必须证明这一点,
那他必然会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青春期的很多表现都是因为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独立、
平等和男子气概或女子气质。这些表现取决于儿童对“长大”的意义有何看法。
如果“长大”意味着摆脱控制,那孩子就会极力反抗各种约束。很多孩子会开始抽烟、
说脏话或深夜不归;有些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抗父母——父母则会非常困惑,
不明白听话的孩子为何突然之间就会如此叛逆。这实际上并不是态度的转变。
表面顺从的孩子可能一直对父母不满,只是到了青春期,孩子觉得自己有更多自由,
也更强壮,才会把敌意完全表达出来。有个男孩经常被自己的父亲教训,
他表面上非常安静、顺从,但私底下一直在等待报复的机会。
他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之后,便会挑衅父亲,把父亲打一顿后离家出走。

很多被宠坏的女孩子会发现自己长大后很难适应女性的角色。
我们的文化总会给人一种“男性优于女性”的印象,所以女孩子们都不喜欢成长为女人,
从而会表现出我所谓的“男性钦慕”的状态。男性钦慕可以通过多种行为表现出来。
有的表现为不喜欢男性、避讳男性;有的则表现为非常喜欢男性,但和男性在一起却会害羞,
不能与之交流——这样的女孩子想参加有男生在的聚会,但性问题摆在面前时,
总会觉得不自在。一般来说,这样的女生长大后都显得非常着急结婚,可实际上,
她们根本没有任何行动,既不会和异性接近,更不会和异性做朋友。
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女性长大后会比青春期时更讨厌自己女性的角色,
女孩子会变得比之前更中性。她们希望模仿男孩子,
尤其在模仿男生诸多劣迹方面更是轻而易举:
例如抽烟、喝酒、骂人、加入帮会、极度性开放等方面。

犯罪及犯罪预防

要想了解罪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但在这一点上,罪犯和我们其他人没有根本区别。
这一点就是:我们都希望克服困难。我们都努力想在以后实现目标,想变得更强大、
更优秀、更完美。杜威教授将这种努力称为对“安全感”的追求——这样说完全正确。
有些人称之为对“自我保护”的追求。无论如何对其命名,
我们总能在人类身上发现明显的活动线——从卑微到优越,从失败到胜利,从低下到显达。
这一追求自童年早期就已开始,到生命终了时才会结束。生活意味着在地球之上存活,
克服障碍,战胜困难。因此,我们发现罪犯身上也有一样的追求完全不足为奇。
罪犯的所有活动和态度都是为了努力获得优越感,解决问题,克服障碍。
区分罪犯和其他人的不是对优越感的追求,而是追求的方向。
只要我们看到有谁还不了解社会生活的需求,不关心其他人的生活,
走上了错误的道路,那我们就会知道,他的行为必定非常不理智。

我必须严肃强调这一点,因为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罪犯是另一种人,
和一般人完全不同。举例来说,有些人坚信罪犯都是低能儿;有的人认为是遗传因素,
罪犯生而犯罪,根本无法控制自己;还有人认为罪犯是环境塑造的,不可改变,一日犯罪,
终身为罪犯!现在已有太多观点可以反驳上述观点。我们要知道,
一旦接受上述观点中的一条,必定会丧失解决犯罪问题的希望。当今时代,
我们希望彻底消除人类的悲剧,而犯罪自始至终都是悲剧的一种。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说一句:“都是遗传的问题,我们能怎么办?”
就将之束之高阁。

一个人明确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很早便已确立。一个人四五岁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大致性格了。因此,我们很清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只有让这个人明白自己生活方式中的错误才有可能。
这样说,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何有的罪犯被处罚过好多次,被人羞辱、
被人轻视还被剥夺了社会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务后仍不知悔改,还是会重蹈覆辙。
这些人犯罪并不是因为自身经济困难,他们不得已而为之。确实,如果时局艰难,
人们压力过大,犯罪率是会上升。有数据表明,小麦价格上涨,犯罪率也会攀升。
然而,这并不足以证明经济状况会导致犯罪,只能说明人的行为会受到限制,
合作能力也会受到限制。一旦达到合作的极限,那这个人便不会再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会拒绝合作,再次失足犯罪。另一方面看,我们也发现,
很多人处境优渥时不会有不良行为,可一旦问题出现,而他们又无法应对时,
就也会犯罪。由此来看,生活方式,即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类问题有关职业。如果我们问到罪犯关于职业的问题,很多人都会回答:
“你根本不知道工作有多辛苦。”他们认为工作非常辛苦,但却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
迎头面对这些困难。真正有意义的职业蕴含了对其他人的兴趣,也意味着为别人的幸福做贡献,
但这正是罪犯会忽略的一点。在大多数罪犯身上,合作精神的缺乏很早就已显现,
因此他们根本无法准备好面对职业问题。大多数罪犯都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人。
如果你了解他们的过去,就会发现他们上学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诸多困难,
阻碍了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从未学会合作,可这正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因此,对于他们之前在职业问题上的失败,我们不能过分苛责,
应该把他们当作从未学过地理却要参加地理考试的学生,他们回答错误或者交白卷都有情可原。

第三类问题有关爱情。天长地久的爱情需要对配偶的兴趣以及双方的合作。
有种现象非常值得注意:有一半的罪犯在被送进劳教所时都患有性病。
这可以说明,他们想用捷径解决爱情问题。他们把自己的爱人当作某种财产,
一直认为爱情也是可以买来的。对这种人来说,性生活的意义在于征服与占有,
是他们要据为己有的东西。爱人于他们而言也不是伴侣。
很多罪犯都会说:“如果我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考虑到罪犯是缺乏合作精神的人,其认知错误还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罪犯都是懦夫。
他们一直在逃避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除了犯罪这一点,
我们还可以从他们面对生活的方式以及所犯罪行方面看出这一点。罪犯生活在黑暗之中,
且与人隔绝,以求保护自己。他们会恐吓他人,在他人来不及保护自己之前就先拿出了武器。
罪犯以为自己非常勇敢,但我们决不能被这一点所欺骗。犯罪行为是懦夫对英雄主义行为的模仿。
他们一直想追求自己不切实际的优越感目标,自诩为英雄,但一切都是错误的统觉表在作祟,
是缺少常识的表现。我们都知道罪犯都是懦夫,但如果罪犯知道了我们看透了这一点,
那他们就会大吃一惊。若他们战胜了警察,虚荣心和骄傲感就会膨胀,
他们就会想:“警察永远抓不到我。”可惜,缜密的调查之后,每个罪犯的犯罪记录都会浮出水面。
那时,我相信我们会发现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罪行。这一点让人不堪其扰。
罪犯被抓到后,他们的想法是:“这次是我不够小心,下次我一定会注意。”
如果他们侥幸逃脱,就会觉得自己实现了目标——他们会很有优越感,被其他罪犯崇拜、赞赏。

此外,还有一件事颇值得注意:罪犯之中也不乏长相英俊的男孩或成年男子。
若之前提到的样貌丑陋的人是因为遗传问题,天生不足——如手掌不全、兔唇等,
那么英俊的人犯罪又该作何解释?实际上,
英俊的罪犯也在难以对社会产生兴趣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是被宠坏的孩子。
你会发现,罪犯分为两类:一种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兄弟之情,也从没体会过;
另一种就是被宠坏的孩子。前者对他人都有敌意,他长相凶恶,把每个人都当成敌人,
从不知赞赏为何物;而后者锒铛入狱之后,我总会听到他们说:“都怪我妈妈把我惯坏了,
所以我才走上了这条犯罪的道路。”我们之后会详细讨论这一点,我现在提到是想强调,
虽然罪犯接受的养育不同,但他们都没能学会合作之道。父母想让孩子成为品行良好的公民,
但她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如果父母太过强硬严厉,那他们肯定不会成功;
如果他们对孩子骄纵宠溺,以孩子为舞台的中心,那孩子学会的就是自己才是全天下最重要的人,
因此就不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赞赏。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奋斗的能力,
只会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总会有太多要求。如果他们找不到满足自己的捷径,
就会埋怨周围的环境。

职业

十二到十四岁的孩子已经大致清楚自己之后要从事的职业了。
如果孩子到了这个年纪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那我真的要为他感到遗憾了。
可能这个孩子确实缺少野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所有事都不感兴趣。
他可能有雄心壮志,只是没有勇气表达出来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不懈努力,
找到孩子们真正的兴趣,并对此加以训练。
有些孩子十六岁高中毕业时还是没能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
一般来说,这些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要如何继续。
这些孩子通常志向高远,但并不愿意真正与人合作。他们还没找到自己的分工,
也没有及时确定实现理想的方法。因此,提前询问孩子们想从事的职业很有帮助。
我经常会在学校问孩子们这个问题,指引他们思考这一点,
这样他们就不至于忘记这个问题或者隐瞒问题的答案。我还会问孩子们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
他们通常都会事无巨细地告诉我答案。在孩子的职业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其生活方式的全部。
他告诉了我们自己努力的主要方向,以及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必须让他重视自己选择的职业,毕竟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如果孩子真的脚踏实地,
倾尽全力为他人做贡献,那他就和其他人一样是社会中有用的一分子。
他唯一的任务就是训练自己,武装自己,在分工的框架下发展自己的兴趣。

还有一些人,无论自己选择何种职业都不会满意。他们要的不是一种职业,
而是保证其自身优越感的捷径。这些人不希望面对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因为他们觉得生活给自己摆出这些问题就已经很不公平了。同样,这些也是被宠坏的孩子,
就想靠别人的帮助过活。也许大部分人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训练自己,
并且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是由于经济条件或父母的压力,
才选择了另一个方向,从事一种自己根本毫无兴趣的职业。
这种情况也告诉我们童年时期各种训练的重要性。如果在孩子最初的记忆里,
我们发现他对观察事物很有兴趣,那么就可以推断这个孩子适合能用到视觉的工作。
职业指导之中,最初的记忆非常重要。另一个孩子提到听到别人跟自己说话,
还听到了风声和门铃声。因此,我们便知道了,他是听觉型的人,
可能会更适合从事与音乐相关的职业。在其他人的回忆中,我们还看到了有关动作的记忆,
这些人需要更多活动的机会,也许户外工作或旅行更适合他们。

从童年早期开始的训练,其成果在有天赋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我认为,天赋的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整个主题。
人类只会把那些对共同利益有贡献的人称为天才。
我们无法想象,对人类没有丝毫贡献的天才到底是什么样子。
艺术是全体人类通力合作的伟大成果,而最伟大的天才们提高了文化的整体水平。
荷马在自己的史诗中提到了三种颜色,他用这三种颜色描述所有颜色的区别。
毫无疑问,当时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很多颜色之间的差异,但尚且没有为这些差别定名的必要,
因为颜色之间的差别太过细微。我们现在为各种差别细微的色彩确定了名称,
那么是谁教会我们区别不同色彩的?不得不说,一切都归功于画家和艺术家。
作曲家大幅提高了我们的听觉。如果我们现在可以用和谐的乐音代替原始人类粗糙的声音,
那完全是音乐家的功劳,是他们丰富了我们的心灵,训练了我们的感官。
是谁让我们的感觉更有深度?是谁让我们谈吐优雅,思想深邃?正是诗人。
诗人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之的运用更为灵活,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毫无疑问,天才是人类中最擅长合作的。
或许我们从天才的行为或态度的某些方面看不到其合作能力,
但我们可以从其生命的整体历程中看到这一点。天才不像其他人一样易于合作。
他们的道路会更为坎坷,也会面临更多障碍。通常,这些孩子一出生就会有身体残疾。
大多数杰出人士都会有器官缺陷,于是,我们认为,他们在生命之初就路途多舛,
所以便会奋力抗争,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尤其会注意到,他们很早便已确定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童年时就开始积极训练自己。他们的感官更为敏锐,所以会接触到更多问题,理解更多问题。
从这种早期训练,我们可以总结出,其艺术及其天赋都是自己的创造,
并非来自遗传或上天的恩赐。正因有他们的贡献,后世诸人均可尽享恩泽。

早期的努力是之后成功的最佳基础。如果我们让三四岁的小女孩自己玩耍,
那她可能会为自己的洋娃娃缝一顶帽子。我们看到这个女孩认真缝帽子的时候,
要记得夸赞这顶小帽子,再教给她如何能做得更好。这样一来,这个小女孩就受到了鼓励,
之后也会更有动力。她会继续努力,锻炼自己的技巧。可如果另一个小女孩做了同样的事,
我们却说:“放下针!你这样会扎到自己的,做个帽子有什么用,还不如出去买一顶。”
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努力。等女孩大一些了,我们对比这两个女孩就会发现,
第一个女孩发展了自己的艺术品味,对工作非常感兴趣,
第二个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觉得买来的东西比自己亲手做的要好很多。

有的时候职业问题会成为逃避社会问题和爱情问题的借口:当今社会中,
常常有人夸大工作的忙碌程度,作为逃避爱情婚姻的手段。有的时候,
我们发现职业问题也会成为失败的托辞。一个全身心投入自身工作的人可能会这样想:
“我没时间恋爱结婚,所以这方面不圆满也不怪我。”尤其是对神经病人来说,
爱情和婚姻是他们极想逃避的问题。他们不想与异性接触,或者与异性接触时不得章法;
他们没有朋友,根本对别人也不感兴趣。但他们会夜以继日的忙碌,白天工作,梦里还是工作。
他们让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很快,神经性症状就会有所表现,比如胃部不适等。
之后,他们就能以胃不舒服作为借口,避免面对社会及爱情问题。还有些人总会换工作。
他总想着要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结果他总是犹豫不决,摇摆不定,最终一事无成。

面对问题儿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主要兴趣。之后,我们就可以从此入手,
鼓励儿童全面发展。面对没有稳定职业的年轻人或在事业上失败的中年人,
我们应该发掘他们真正的兴趣,并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利用,提供职业生涯指导,
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现在,失业人数非常多,
我们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因为在人人都想提高合作能力的时代,不应该出现失业率高的现象。
因此,我认为,每个明白合作之意义的人都应该致力于消除失业现象。
我们可以改善职业学校、技术院校和成人教育等方面,帮助想工作的人找到工作。
很多没有工作的人只是单纯没有接受训练,或技术不够娴熟。
可能有些失业者对社会生活根本不感兴趣。世界上有很多人对社会和共同福祉不感兴趣。
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身处劣势地位。因此,如果说很大一部分罪犯、
神经病病患和自杀者都是未经训练或技术不娴熟的人,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训练不足,他们总是落于人后。父母、老师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进步感兴趣的人,
都应该努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训练,让孩子们能够在成年之后,
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自身及他人

忧郁症患者还经常以自杀作为报复的手段,因此医生要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
绝不能给他们任何自杀的借口。我自己缓解这种紧张感的方式就是告诉他们:
“绝不要做你自己不想做的事。”这也是治疗的第一准则。这一点似乎微不足道,
但我认为它涉及问题的根源。如果忧郁症患者能够随心所欲,那他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那他怎么还会想报复呢?我告诉忧郁症患者:“如果你想去剧院,或者想去度假,
那说做就做,要是走在路上突然不想去了,那就不要去。”随心所欲是每个人的最佳境遇。
能让他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他就像上帝,怎么高兴怎么做。
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并不符合他的生活方式。他们想控制别人,想指责别人,
如果万事顺心如意,那他就没办法对别人颐指气使了。这一条准则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我的病人中没有一个选择自杀。当然,大家都知道,看护病人很有必要,
可并非所有病人都得到了我期望的那种照顾。只要有人看护,就不会有危险。

如果他能成为所有人的朋友,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美满的婚姻为他人做贡献,
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有自卑感,也永远不会被难题打败。他身处世间,也会觉得泰然自若。
他觉得世界是个友善的地方,能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也能应对所有的困难。
他会觉得:“这是我的世界,我必须行动,必须进取,不能止步不前,逡巡观望。”
他会非常明白,现在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自己属于人类进程——属于过去、现在和将来。
同时,他也知道,这个时代中,自己可以完成很多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确,世界上不免有奸恶、困难、偏见和灾难,
但这仍是我们的天地,优点和缺点也都是我们的。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创造、努力改善的世界,
我们知道,如果每个人都能以正确的方式担当自己的责任,
那他就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创造更好的世界贡献力量。

爱情与婚姻

德国的某个地区有一种古老的风俗,用来试验未婚夫妻是否适合结婚。
婚礼之前,新娘和新郎会被带到一片空地。空地上已经准备好一段被伐下的木头。
未婚夫妻二人要用一把两端都有把手的锯子一起将这段木头锯成两截。
通过这个小测验,就可以看出双方与在合作方面的意愿。这是对两个人的考验。
如果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信任,他们就会相互掣肘,什么都做不成。
如果其中一个想带头,每个步骤都想自己独立完成,那么就算另一方肯妥协,
任务完成的时间必然会拉长。他们两个必须都积极参与,做到其心合一,
才能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当时,德国农民已经知道:合作是婚姻的首要前提。

合作的过程中,不可能让夫妻中的一方接受从属地位。两个人中,如果一个只想发号施令,
控制对方,那么他们在一起必定不会有美满的结局。在我们当前的条件下,
很多男人都觉得自己应该是家里的领导者,是主人,要说一不二——当然,很多女人也这么想。
这就是为何很多婚姻都不幸福的原因。没人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卑微的地位。
伴侣之间必须平等,只有平等,他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生养孩子的问题上,
他们会达成一致,知道人类的未来与自己是否生育有直接关系;在教育的问题上,
他们也会达成共识;还有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积极解决难题,
因为他们知道,不幸福的婚姻会影响孩子的心灵,导致孩子无法茁壮成长。

在当今的文化中,人们通常都没有做好与他人合作的准备。我们的教育太过注重个人的成功,
更强调从生活中索取,而非为生活贡献。不难理解,夫妻双方作为亲密生活在一起的人,
如果不能合作,不能关心其他人,那么必然会导致不良后果。
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体会这种亲密关系,他们不习惯考虑另一个人的利益、
目标、期待、希望和志向。他们还没准备好面对共同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身边不乏错误的示范,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但我们只需要观察这些事实,
并从中吸取教训,未来避免这些错误即可。

我记得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离婚的男人和一个离婚的女人结了婚。他们两个举止文明,
也很聪明,都希望两个人的婚姻能比自己的上一段婚姻幸福。
然而,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第一次婚姻为何会以失败告终,他们想走上正确的道路,
却都没明白自己缺乏社会感。他们都自诩为自由思想者,希望在婚姻中不受拘束,
免得彼此厌烦。因此,他们约定,每个人都有绝对的自由,双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应该相互信任,相互坦诚。在坦诚这一点上,丈夫表现得非常勇敢。
他每次回家,都会把自己在外面沾花惹草的故事告诉妻子,而妻子不但不生气,
反而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丈夫很有魅力,所以很是骄傲。妻子总想模仿丈夫,
想有自己的暧昧关系,但她还没行动,就患上了广场恐惧症。于是,妻子再也不敢单独出门,
她的精神状况让她不得不整天待在家里——她刚踏出家门半步,就会觉得特别害怕,
不得不马上回家。其实,广场恐惧症是一种保护措施,抗拒着她所做的决定。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由于妻子不能出门,所以丈夫就不得不在家里陪她,
因此二人婚姻的先决条件就被打破了。因为丈夫必须得在家陪着妻子,
所以他再也不能做个自由思想者了。妻子也不能享受自己的自由,因为她害怕出门。
要想治好妻子的病,就必须让她对婚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也必须得让丈夫意识到,婚姻需要两个人合作。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一夫一妻制是解决爱情与婚姻问题的方法。夫妻关系需要亲密真诚,
需要对伴侣感兴趣,因此,结婚的人都不能动摇夫妻关系的根基,寻求解脱之道。
我们知道,夫妻关系也有破裂的可能。遗憾的是,这种可能性无法完全避免:
但如果我们能把爱情与婚姻视作摆在面前的社会工作,是我们希望完成的任务,
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可能性。婚姻破裂的原因通常是夫妻双方没有竭尽全力:
他们不想创造幸福的婚姻生活,只是等着索取。若以这种方式对待爱情与婚姻的问题,
结局肯定是失败。把爱情与婚姻当作天堂,或者把婚姻当作故事的结尾,都是错误的认知。
两个人结婚之后,夫妻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才会逐渐萌芽。在婚姻中,
他们都面临着生活中真正的考验,真正面临着造福社会的机会。当今文化中,
还有一种观点非常流行,即把婚姻当作坟墓和最终目标。很多小说都以两个人结婚为结尾,
但实际上,结婚才是共同生活的开始。小说中的情节仿佛是在表达婚姻能完美解决一切问题,
仿佛任务已经大功告成了一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爱情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一观点非常重要。爱情有很多种,要想解决婚姻问题,最好以工作、兴趣以及合作为基础。

有的人把婚姻视为解决个人问题的途径,这也是一种错误。论及这一点时,
我也无法表述美国的状况,但我知道,在欧洲,如果某个男孩或女孩成了神经病,
那么精神病学家就会建议他们寻找爱人,开始性关系。
欧洲的精神病学家也会给成年人提出同样的建议。这无异于把爱情与婚姻当作某种专利药,
可这种药只会加重病人的病情。只有一个人的性格趋近完美,
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爱情与婚姻问题的方法。生活中,爱情与婚姻中包含最多快乐,
也包含很多真实而有意义的表现。我们不能轻视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不能将之视为拯救罪犯、
酗酒者或神经病的最后一根稻草。精神病病患需要先接受正确的治疗,
才能开始爱情与婚姻的旅程。如果他还没获得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贸然走进爱情与婚姻中,
那无异于走入更多的危险和不幸中。婚姻是高等级的理想,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并进行创造性活动,因此,身心不健康的人难以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