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琴海【波浪起伏的海】诞生了一些跨时代的人物,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这些人非常特殊,体现在思维上面。他们和东方圣人不同,思考如何做人,谱写一些道德文章。
他们的最高追求是思考本原,追问本原——智慧【我也不知用何形容,也可叫真理,哲学,形而上学】。
在思维上面已经走的非常远,远到原子论,远到国家政体,远到地球两极,远到存在与不存在。
我也从其中获益众多,古希腊人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是非常理性【思考非常长远】的。
本原听起来有点荒谬,就像桌子的本原是木头,不锈钢的本原是铬,我们的故乡可能是海底。
我虽然知道本原,但是我无法制作桌子,制作不锈钢,制作原子。我理解的本原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
表示的是思维的深远,其并非是事物的组成方式,强调的是思考过程, 这个过程容不得不合理的存在。
【例如:一件事物即是静止的又是运动的,一个人知道又不知道,这都是不合理的。】
【1.神明】苏格拉底是信神的。不过不是和现代或迷信那种神,像菩萨,佛祖,玉帝之类的。
他们的神是更像是一种品质和精神,智慧女神雅典娜,神使赫耳墨斯,酒神狄俄倪索斯…
这个神把技术给人,把智慧给人,把火种给人。我信仰智慧女神,说明我爱好智慧。
当神明从他们嘴里说出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用神的话语来表示自己的喜好。
例如:《裴多篇》里面的斯忒西科,
【说实话,我有点觉得苏格拉底在拿荷马对斐德若开玩笑。因为荷马是个盲人。】
他由于骂过海伦,瞎了眼,却是不像荷马那样糊涂;他知事识理,
懂得他是为什么瞎了,急忙作了一首诗。诗是这样开头的:
这番话全不真实!
不,海伦,你根本不曾上船,
不,你根本不曾到特洛亚!
他作完了这首“认错诗”(这就是诗题),马上眼睛就不瞎了。
还有巴门尼德的女神【象征着智慧】,苏格拉底的阿斯克勒庇俄斯【象征着清洁】。
【2.好坏】倒不如叫愚蠢和聪明,坏的是愚蠢的,好的是聪明的。他们一旦讨论好坏,
就会马上上升到智慧层面,就快要把一条法律讨论出来,他们并不满足与好的满足或坏的厌恶,
而是追问问题的根源,寻求如何避免一些错误行为。
例如:《智者篇》里客人不断追问智者是什么。
客人 以为自己知道,而实际上并不知道,这是理智所犯全部错误的最大根源。
客人 好,找到了一大块裂痕。有些人头脑简单,以为自己相信的东西就是知识;
另一种人正好相反,他们经过讨论的历练,因此他的态度好像满不在乎,
但却怀疑他自己拥有的知识会被世人视为无知。
【3.学风】他们并非是那种一丝不苟,天天严肃着脸要掌握真理,
相反他们是非常喜欢开玩笑的一群人,也有一点讽刺的味道在里面,不过我感觉非常浅,更多是乐趣。
例如:
芝诺嘲笑毕达哥斯拉的无限概念,就举出阿喀琉斯追不上乌龟这样的例子。
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一头羊。可是你好像发见了什么一种魔力,能把我从城里引到乡间来。
一个牧羊人拿点谷草在羊子面前摇摆,那些饥饿的羊子就跟着他走,你也就这样引我跟你走,
不仅走遍雅典,而且你爱引到哪里,我就会跟到哪里,单凭你拿的那篇文章做引媒就行了。
苏格拉底要帮泰阿泰德接生孩子(这个比喻简直把我笑死了,实际含义是校验自己所知道的)
【4.真诚】我认为这就是西方的精神之源,就像他们的雕塑一样,人如其表。
无论在友情还是在爱情上面已经不在是肉体的地步,而是上升到精神的层面,
当然这不是一见钟情的那种,而是通过漫长的接触才会这样,双方都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为对方好。
真诚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是最重要的东西,简单一点就是发自内心的展现自己,
压根就不用什么礼貌,礼貌和气质就像是天生的一样,不需要伪装任何外在的修饰。
不真诚的对立面是谎言,谎言造就的后果就是人人之间都互相质疑,哪怕和朋友,
和爱人撒谎,这段感情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人们要么变得残暴无情,要么就等着灭亡。
因为在谎言下面生存,真诚对人的人是可笑的,大家都撒谎,不撒谎的一开始不懂这些骗子,
自从发现自己受骗后,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后来也就变成了恬不知耻的骗子。
最后大家你骗我,我骗你,人人都不愿意合作,也不愿意分享,自私的人会越来越多。
贫富差距不断加剧,直到演变成暴力和犯罪,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这样的社会不仅会不断倒退,最终还会危及自身存亡,因为大家都活在欺骗之中,
人们不仅会丢失判断力,就连做人的理性和真实感觉都开始怀疑了,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都难以分辨。
相反在真诚的社会或家庭下面,人们乐于合作和分享,知识和发明会越来越多,
因为真正的知识必须要很多人校验,伟大的发明必须由很多学者的知识作为基础。
【书本上总是分农业社会,机械社会,我想根本就不是这样,人与人之间若是没有真诚,
世代都是轮回,因为骗子活在世界上不仅骗别人,甚至还会骗自己不是骗子。】
相对那些谎言的人而言,它们一定是生无可依,死无人念。因为人们只会痛恨那些欺骗它们的人,
恨不得把这些撒谎的人从坟墓里面把尸体拿出来鞭尸。而真诚这边,人们会永生永世记得他的精神,
人们以真诚的人为榜样,为真诚的人谱写赞歌【这一点我在莱布尼茨,休谟,洛克,苏格拉底身上
倒是发现不少】因为真诚的人发现的是真理,谎言的人只能发现一个又一个的谎言。
谎言只会激起人们的仇恨,痛苦和愤怒会不断增加。而真理就像二十四节气一样,
人们开始理解何时应该播种收割。人们记得真诚的人不仅仅是因为其真诚,而是真诚的人永远不会变。
【5.思维】我可以肯定他们绝对不会相信一些,一个人既是好人又是坏人,科技既有好处又有坏处的话。
因为相信这样的话是在自相矛盾,犹如说我的矛任何盾都可以戳破,我的盾任何矛都能挡住。
而我经常就犯这些基本错误,我相信一些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大的又是小的,既是重的又是轻的。
现实也是这样,人们常说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个观点也是一种互相矛盾,万万不能思考的。
对于这些我们要把握的是分量,是事物的本质,就像黑夜与白天,天空过黑了就是黑夜,过白了就是白天。
黑夜和白天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是光,光有了就变成了白天,光消失了就变成了黑夜,光怎么看都是光。
现实还有很多类似于黑夜白天这样的名词,热和冷,软和硬。
【6.事物不能无限可分】很多高深的知识是难以解释的,例如原子论,原子不可分,
这个明显是一个跨时代的知识,可是原子谁能看得见,看不见的东西举例子是最难的。
例如空气里面有78%的氮气,你说空气里面有100%的灵魂也可以,关键是证明和推论。
芝诺就明白,如果这世界的一切都是无限可分的,那就会发生运动员追不上乌龟这样的事。
一个人相信无限这样的概念,就是相信有无限大,无限小这样的存在,否则就不会同意无限切分。
相信无限的世界,无限的距离,无限的天空,无限的万物。我们且不讨论无限小,而是讨论无限。
无限是不可数的,同意无限又同意有限是互相矛盾的,无限定然要增多或者减少,否则它就是有限的。
人们在想无限切分的时候又设想了有限是不合理的,例如1可以分成无限个0.0000000000000…1。
很多人就是这样一种观点,他们即肯定有限又同意无限,两个观点都支持,导致他们就像卖矛盾的人一样,
说什么都不管用,但只要自身把矛和盾互相较量一下就会明白,到底有没有无坚不摧的矛或盾存在。
假设无限就是无穷的增多,那么万物就会填满空间,假设无限就是无穷的减少,那么万物就会归零。
假设既有无限的增多,又有无限的减少,因为无限是无法比较的,有人会想出平衡,这又是在同意有限。
最终万物要一无所有,要么就会到处存在。反观有限,有限无论在哪里都会有限,平衡,即不同意增多,
也不同意减少,因为同意增多和减少就是在同意无限。对面目前来说,我只能同意有限,
否则人们就会认识一些消失或者全新的东西,人们永远达不到真实的认识,
因为无限永远都在变化,而有限我们才能认知。
【7.它们的缺点】毫无疑问他们的口才是这世界上,我见过最优秀的。但是他们似乎缺少实践,
就连亚里士多德也只是停留在猜想,他有很多奇思妙想,简直是一笔巨宝,
但似乎仅仅停留在想象而未曾行动。
【8.物体的引力必须相同】凭空的想,重的物体肯定是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哪怕是感觉也会这样引导我们这样认知。但是如果说重的比轻的下落更快,我们应该想想会发生什么。
拿雨水来说,雨水的重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河里面波纹明显有大小。如果重的雨水比轻的雨水下落快,
我们应该可以看到雨水击穿雨水,空中会有花朵,而不是细线。或这样说,重的物体受到的吸引力大,
轻的物体吸引力小,要不然我们肯定不会想重的下落快,肯定是因为引力的差距才会造成速度的差距。
那这样的话,同样一块铁打造三个正方体,一个2斤的,两个1斤的,因为越重的东西引力越大,
所以那个两斤的正方体在体积上面不应该是1斤的两倍,应该要小于2倍,因为一件物品的重量如果有不同的引力,
把它抬起来的力应该更大【物品的重量是由物品的质量加上引力而成】因为引力不同的原因,
那这样人们就可以偷工减料了,因为现实生活都是按千克卖,买越重的东西越亏,因为买的大部分是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