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Palace of Versailles - Wikipedia
Palace of Fontainebleau - Wikipedia
Notre-Dame de Paris - Wikipedia
夏尔·戴高乐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罗马】Ancient Roman architecture - Wikipedia
【哥特】Gothic architecture - Wikipedia
【巴洛克】Baroque architecture - Wikipedia
1.法兰西民族
法兰西民族是法国的主要民族,约占法国人口的90%。
法兰西民族是以高卢人(Gaulois)为主体的。远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
被希腊人称之为凯尔特人(Celtes)自中欧山区向西迁居在塞纳河和加龙河之间。
罗马的恺撒大帝在征服高卢(Gaule)记事里,称阿尔卑斯山、
比利牛斯山和莱茵河之间的地方为高卢,称凯尔特人为高卢人。
正因为居住在高卢中心地带的高卢人是最早有文字记载和人口最多的种族,
所以被史学家确认为法兰西民族的祖先。
高卢雄鸡(Coq Gaulois)也成了法兰西民族的象征。
随后,在公元前后的漫长岁月里,高卢人与先后来高卢定居的伊拜尔人(Ibère)、
罗马人(Romain)、勃艮第人(Bourguignon)和法兰克人(Francs)逐渐融合,
终于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形成了具有鲜明特性的法兰西民族。
从人种形态学上看,高卢人的后裔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为金发蓝眼,身材高大;
另一种为圆头,棕色或灰色眼睛,中等身材。
但由于法兰西民族是由许多种族长期融合而成,
所以从人种形态上法兰西民族又呈现出多样性。
法国的官方语言为法语。法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罗马语族,从拉丁语演变而来。
公元前,在法国定居的高卢族使用高卢语言,
但在罗马的恺撒大帝入侵高卢后拉丁语作为征服者的语言在公元1世纪至4世纪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公元5~6世纪,法兰克人的占领带来了日耳曼语(亦称罗曼语)。
公元7~12世纪使用古法语。12世纪末叶开始,法国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统一,
巴黎成为法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巴黎的法语也就统一了其他的方言。
公元13~16世纪,法国使用中古法语,文字逐步地统一起来。
1539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Ⅰ)正式颁布命令,
以法语为书面文字用于官方和私人的文件。17世纪,法国的语言及其文字进一步走向统一,
进一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法语成为近代、现代和当代法国的国语。
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
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
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市民的联盟。
三色旗也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是一个鲜花之国,首都巴黎有“花都”的美誉。法国国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
(Iris pallida),它体大花美,婀娜多姿。鸢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向上翘起;
外围的另外三瓣乃是保护花蕾的萼片,向下翻卷。
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处还长有三枚由雌芯变成的长舌形瓣儿。
鸢尾花大而美,花朵既像起舞的彩蝶,又似翩飞的隼鹰。
法国人用鸢尾花表示光明和自由,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
法国的国鸟是公鸡。公鸡除了有观赏和经济价值外,还有报时的本领,所以,
自古以来受到法国人的喜爱。另外,公鸡勇敢、顽强的性格也受到法国人的青睐。
直到今天,法国人以“高卢鸡”代表法国而自豪。
法国天主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入侵高卢的同时也带来了基督教。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法国封建王朝的巴士底监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
7月14日这一天,曾经一度作为法国的国庆节。但1814年封建王朝复辟后被废除。
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于1880年6月通过决议,把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节。
法国人的姓名深受拉丁文化和天主教的影响。在古代,法国人只有一个称呼,无所谓姓。
中世纪,法国的婴儿出生后都要到教堂举行洗礼并起一个教名,
教名都从为数不多的圣人名字中选择。公元9~10世纪,
法国人往往在教名之后加一个别名,以避免同名现象,后来世代沿用便形成了姓。
1539年颁布的法令规定,法国人在身份登记时必须有姓和名。
自此以后,法国人或是以社会职业、身份、亲属关系为姓,
如Pasteur(职业是牧羊人,译为巴斯德);或是以采邑、地名或地理特征为姓,
如Normand(地名诺曼底,译为勒·诺尔曼),又如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Fontaine
(属于地理特征有喷泉,译为拉封丹);或是以绰号、诨号、外貌、性格特征、
动物名称为姓,如Boivin、Boileau(嗜好是爱饮酒、爱喝水,译为布瓦万、布瓦洛),
又如Camus(外貌或诨号为扁鼻子,译为加谬)。
封建贵族在他们的姓的前面还要加上“De”以示血统和身份的高贵。
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首次规定,法国公民必须代代相传地使用一个不变的家姓(主要是父姓)。
法国人的姓没有男女之分,但名字有时可以分出性别来。例如,Pierre(皮埃尔)、
Louis(路易)、Georges(乔治)等都是男子名;Anne(安娜)、Rose(罗丝)等都是女子名。
在法国,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称为“Madame”(夫人、太太、女士)或“Mesdames”
(夫人们、太太们、女士们)。如果加在某些女子职称前则是尊称,
如Madame la Présidente(主席女士)、Madame la Députée(议员女士)。
对已婚女子不能称“小姐”,对老年妇女不能称呼“老太太”。
为表示对妇女的尊重,法国人在举止行动上讲究“女士第一”。
男女见面时,男子要待女子先伸出手才能与之相握。走路、入室、就座都让妇女先行一步。
在社交场合,如一方年龄或地位与对方很悬殊时,应先把年少的介绍给年长的,
把地位低的介绍给地位高的。此外,均应先把男子介绍给女方,然后把女子介绍给男方。
在宴请时,上菜敬酒先女后男,告别时先向女主人道谢。
法国人如同其他欧美国家的人一样,在与陌生人交谈时不能打听对方的年龄、
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不愿意向他人吐露。
法国人十分讲究吃,认为烹饪和就餐是一大乐趣,也深以法国的烹饪而自豪。
他们认为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值得花大量时间去张罗。
烹饪和饮食是法国人文化意识的表现。法国烹饪的特色,
简单地讲就是量大、质精、花色多。烹饪方式方面,虽然没有中餐那么全,
但也有炖、煎、蒸、炸几种做法,讲究原汁原味,特别注重调味品。
法国人也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随便和简单,主要是一杯咖啡,
或一杯咖啡加牛奶,或一杯可可。主食是羊角油酥面包,
或者是抹上黄油或果酱的棍子面包(Baguette),
或羊角面包(Croissant),或面包片。午餐传统的吃法应该有冷盘、
以肉类为主的正菜、奶酪和尾食。当代法国人劳动、工作和学习紧张,
中午常常吃快餐。下班后回到家里,需要放松和享受,所以晚餐是名副其实的正餐。
就餐前,先要喝开胃酒,然后是汤、以肉类为主的正菜、蔬菜、奶酪、点心和水果,
还要配上各种酒类。
在法国人传统的饮食中,面包、葡萄酒和奶酪是必不可少的。
法国面包的花样品种繁多,长的、方的、圆的、扁的,形状各异,共有700多个品种。
按其原料配方不同可分为三类:以纯小麦面粉制成的白面包;
以小麦面粉和黑麦面粉混合制成的灰面包;在面粉中加鸡蛋制成的黄面包。
棍子面包属于白面包,是法国家庭在餐桌上必备的大众化食品。
棍子面包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国政府规定的配方制作。在法国城市的街道上,
下班的工薪族手里拿着或腋下夹着刚刚从面包店或超级市场买来的又粗又长、
外焦里嫩的棍子面包,急匆匆往家里赶,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一大景观。
法国人饮酒是一大嗜好,无论在就餐时还是日常交往中,都要来一杯酒,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法国特有的酒文化。法国盛产葡萄,
并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红白葡萄酒、白兰地和香槟酒。
而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此,法国素有“葡萄酒故乡”之称呼。
法国人饮酒的学问多,在就餐前喝香槟酒、马丁尼酒或鸡尾酒来开胃,
在喜庆举杯祝贺时也使用香槟酒。香槟酒酒精度数小,呈浅黄色,加汽,有甜味,
主要产地是香槟;在就餐时,法国人往往几种酒混合饮用:吃鸡鸭等类肉饮用红葡萄酒;
吃鱼、海鲜菜肴时饮用白葡萄酒。如果着意追求法国饮食文化和酒文化的话,
哪种菜最适合于配哪几种牌子的酒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就餐接近尾声时,
法国人还要喝上一杯白兰地或甜烧酒,以便帮助消化。
法国人饮酒,还讲究视觉、嗅觉和味觉。在饮用前,手托着酒杯晃动,
让酒与空气充分接触,使酒产生某些变化,也使酒味随着流动的空气四溢。
然后,用眼睛看酒的成色,是浑浊还是清澈。前者为劣质酒,后者属好酒,
酒的成色越透亮越好。还要用鼻子凑近闻一闻,也能闻出酒的质量好坏。
最后,在喝第一口时,用舌尖将酒液沾满口腔,可以品尝酒的质地优劣。
法国人在就餐接近尾声时,还要端上一碟奶酪来享受。
法国于1791年发明奶酪以来,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
目前,法国生产的奶酪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种繁多,达到400多种。
因此,法国被誉为“奶酪王国”。
法国人一向在服饰方面追求时尚。早在封建王朝时期,
统治阶级对华丽和时尚衣着的提倡和鼓励、纺织工业的发展和法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使巴黎于17世纪50年代就成为欧洲和世界时装中心,逐渐获得“世界时装之都”的美名。
法国人的服饰因阶层和收入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总的来看,法国人日常生活着装比较讲究舒服、实用和简便,但是依然要追求品位。
首先,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穿戴选择根据个人的爱好,从款式、
色彩到服饰配件的搭配都要注重表达个性和体现美感。
其次,法国人日常生活的着装不拘一格,千姿百态,在公共场所难以看到穿着雷同的人。
早年凯尔特人(高卢人)建造了一些城堡神庙。公元前6世纪初,
法国南部沿海地带出现了希腊的殖民地,这一带的建筑物使用了希腊的柱式。
公元前2~1世纪,罗马征服高卢后在罗马艺术影响下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开始出现。
公元8~9世纪,在查理大帝(Charles le Grand)倡导下,
出现了复兴古代文化运动,11~12世纪中世纪艺术进入了繁荣阶段。
在这期间,罗曼式(Roman)、哥特式(Goth)、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相继风靡一时。
17世纪,法国进入了古典主义(classicisme)时期,其中,宫廷古典主义日益占上风。
这种古典主义追求造型严谨,应用古典柱式结构,内部装饰丰富多彩。
在这个时期,建造了许多宫廷和纪念性广场等建筑群,以及离宫别馆和园林,
为欧洲其他国家所仿效。1715年路易十四死后,
法国建筑艺术不再忍受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哗,从事追求华美和闲适,
从而诞生了罗可可建筑艺术风格,并引领了欧洲建筑艺术的潮流。
罗可可风格讲究精致典雅、小巧可爱,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这个时期,大量舒适安谧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乡村别墅出现了。
当然,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艺术并没有消失,它仍然表现在一些建筑物中,
如巴黎的协和广场和南锡市中心广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
法国流行折中主义建筑艺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中主义艺术和建筑的据点。
总的来说,折中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
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中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
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19世纪末,工业化的完成和科技革命的方兴未艾猛烈地冲击了法国的建筑艺术,
促使法国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的没落,加速了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格的兴起。
其主要表现为以钢铁替代石料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以现代主义的艺术理念设计和建设会馆、
展览厅、博物馆、标志性建筑物、广场、住宅等。
例如,1889年在巴黎建设了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
1977年建成了酷似化工工厂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20世纪80年代,法国建筑及建筑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喧嚣声日渐低落,建筑及其艺术的多样化表达却日益明显。
但这些表现遵循的仍然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即运用现代机器美学的原理,
将建筑的工业化特征加以艺术的表述,表达一种现代、高科技、光洁、精美,
体现速度、效率与环境的建筑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巴黎的新凯旋门(Grande Arche)、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法兰西国家图书馆等。
罗曼式建筑艺术又称为罗马式的建筑艺术,因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
它是以古罗马建筑艺术为基础,同时受到东方和蛮族文化的影响。
它是9~13世纪法国主要建筑风格,其建筑形式以修道院和教堂为主。
主要特征是厚实的砖石墙,狭小的窗口,半圆形拱劵,逐层的门框装饰,高大的塔楼。
其代表作是安德尔—卢瓦尔省省会图尔市的圣马丹教堂(Basil St Martin)。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北部兴起,随后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展,一直延续到16世纪。
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点是,以垂直线和拱劵为主,给人挺拔、高雅之感。
它采用细长的立柱代替墙面支撑整个建筑,立柱间的空间镶嵌了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十分鲜艳夺目。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
17~18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的珍珠。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
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产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随后,法国成为巴洛克世俗建筑中心,修建了许多巴洛克式的城堡、广场、宫殿等。
法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是凡尔赛宫宫内装饰、路易十四广场、
胜利广场、巴黎郊区的拉斐特城堡(Maisons Laffitte)等。
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是在巴洛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罗可可风格的基本特点是纤弱娇媚、华丽精巧、
甜腻温柔、纷繁琐细。罗可可风格的装饰多用自然题材作曲线,如卷涡、
波状和浑圆体;色彩娇艳、光泽闪烁,象牙白和金黄是其流行色;
经常使用玻璃镜、水晶灯强化效果。
罗可可建筑艺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Louis XV)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故别称为“路易十五式”。罗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
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
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罗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
这种风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艺术理念设计和建造房屋、标志性建筑物、展览馆等,
并用钢铁代替石料作为建筑的基本原料。其代表作是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等。
法国高校的学习成绩均采用20分计分制,16分以上为优秀,14~16分为很好,
12~14分为好,10~12分为及格,1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人物
百年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1428年10月,英军攻打巴黎以南的奥尔良城,企图并吞整个法国。
在此民族存亡之际,贞德觐见了统治法国南部的王子查理,
说服其委派她为军事指挥,前去解救奥尔良。
1429年5月,贞德率军经过英勇奋战终于击败了围城的英军。
人民称颂她为“奥尔良姑娘”。1430年5月23日,贞德在贡比涅城(Compiègne)
附近与英军及其同盟者勃艮第党人作战时被俘,英军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其死刑。
1431年5月30日贞德就义于火刑柱上。
法国国王。1661年亲政后信奉“君权神授”,自称“朕即国家”,
实行绝对君主专制统治,人称“太阳王”。他不设宰相,
亲自掌管和处理国内外重大政策和问题。1667~1685年,他先后颁布《民法》
《水利森林法》《刑法》《商法》《海运法》《殖民地法》,
从而结束了各地方法规不统一和混乱状态。他对内发展经济、商业和交通;
对外开拓国外市场,扩张国界,企图在欧洲大陆和海外建立霸主的地位。
他在位54年中,就有31年穷兵黩武,连续征战。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1795年任法国国防军司令。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拿破仑为首的临时执政府。1804年加冕称帝。
1804~1810年,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1807年,他开始了对外战争,占领和控制了欧洲大陆的西部和中部。
1814年3月反法同盟军攻陷巴黎,拿破仑一世退位被放逐。1815年他建立了百日王朝。
6月18日在滑铁卢会战中惨败第二次退位,
被终身流放到大西洋的英属圣赫勒拿岛(Sainte-Hélène),1821年5月5日病逝。
勒内·笛卡儿(René Descartes),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毕业于普瓦捷大学。1629~1649年隐居在荷兰潜心研究,发明笛卡儿坐标和笛卡儿曲线,
是解析几何学的奠基人。他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流传至今的名言,认为精神主体是存在的。
同时,他也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的哲学就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二元论,
强调理性和逻辑推理而轻视经验。著有《哲学原理》《形而上学的沉思》《方法谈》等。
夏尔·路易·德·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Montesquieu),启蒙思想家和法学家。
出身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1728年进入法兰西科学院,潜心研究和著书立说。
他无情地抨击和鞭挞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愚昧,主张建立“最理想的”政体——君主立宪制。
他还主张以法治国,以便保障公民的自由。他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
著有《论法的精神》(或《法意》)《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弗朗索瓦·玛丽·阿鲁埃·德·伏尔泰(François Marie Arouet de Voltaire),
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作家和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公证人家庭。
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一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自由和平等。在哲学上,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强调人的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但他片面强调理性认识,坚持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
他认为宗教和教会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
从而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宗教蒙昧主义。
著有《哲学通信》《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辞典》等。
Jean-Jacques Rousseau - Wikipedia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
出身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长期定居法国。在政治思想上,他认为人之初是自由的、
平等的、淳朴的和善良的,如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人人享受“天然”的自由和平等。
他主张订立契约,成立公民的社会,从而消除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他主张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统治者如果破坏社会契约,人民有权推翻它。
卢梭的政治思想对法国大革命和以后的法国政治思潮具有深远的影响。
著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论科学和艺术》。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一个手工业家庭。他主编《百科全书》,历时20多年得以完成。
他认为物体是存在的、多样的和活动的,并具有各自的特性。
他承认物质的第一性,肯定一切物体都充满着活动力,其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则是相对的。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认为只有人民才享有主权,国家应为人民谋福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他认为应从教育入手,启发人的“理性”,以便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
著有《哲学思想录》《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修女》等。
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哲学家、作家和评论家。
1905年6月21日出身于法国一个巴黎海军军官家庭。
二战期间,他积极参加法国的抵抗运动,并从事文学创作。
20世纪5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被誉为法国战后重要哲学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创始人。
1968年在“五月风暴”的影响下,他转向极端主义。萨特在作品中主张作家干预生活,
宣扬个人生活、自由、自我存在等。著有《恶心》《存在和虚无》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自由之路》《恭顺的妓女》《恶魔与上帝》
《辩证理性批判》等。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化学家。
出身于法国一个律师家庭。1768年在皇家自然科学院任职。
先后担任过包税人、火药委员会主任、农业委员会委员、皇家自然科学院院长、
度量衡委员会委员、财政委员会委员等职。在这期间,他抛弃了旧燃素学说,
从而结束了旧化学学说的时代,建立了近代化学学说。著有《化学基础教程》。
Pierre-Simon Laplace - Wikipedia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天文学家、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8岁时被推荐为巴黎军事学院教授。
1799年曾经任拿破仑的内政部长。1803年任元老院副院长。
1817年升任法兰西科学院院长。他把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运用于太阳系研究,
从而发现了行星运行的恒定性,提出了木星和土星不规则运动的原因。
他还提出了星云学说。著有《宇宙体系概说》《论天体力学》等。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物理学家。出身于法国一个医生家庭。
16岁在巴黎大学专攻物理学。19岁任巴黎自然科学学院助教。
1880年发现了晶体的压电现象。1891年发现了磁性物质的失磁温度即居里点和居里定律。
他与居里夫人共同发现了放射性的镭和钋,为打开原子的秘密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04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
1905年进入自然科学院。1906年4月19日因车祸不幸去世。
玛丽·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Marie Sklodowska-Curie),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出身于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91年在巴黎大学学习。1895年与居里结婚。
她同丈夫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发现了镭和钋。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任巴黎大学教授。1911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Baptiste Poquelin),艺名莫里哀(Molière),
古典主义喜剧作家。1622年1月15日出身于巴黎一个富商家庭。
1643年宣布放弃世袭权力,成立“光耀剧团”,致力于戏剧事业。
1658年在巴黎演出和创作。他一生中曾经主演过24个角色,创作了37部古典主义喜剧,
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在作品中,他猛烈抨击各种社会恶习,
揭发封建贵族和教会的伪善和腐朽,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婪和吝啬。
他的作品对欧洲的戏剧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吝啬鬼》《伪君子》等。
Pierre Beaumarchais - Wikipedia
原名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Pierre Augustin Caron),喜剧作家。
出身于巴黎一个钟表匠家庭。1753年发明一种新式钟表零件。
1757年改名为博马舍(Beaumarchais)。1761年被授予贵族称号。
他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酷爱文学和戏剧。
他站在第三等级的立场上,讽刺和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他既支持法国大革命,又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著有《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等。
原名亨利·玛丽·贝勒(Henri Marie Beyle),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东南部格勒诺布尔市一个律师家庭。
1796~1799年在格勒诺布尔市的中心学校学习。1799年到巴黎参加革命运动。
1806~1814年在拿破仑军队中任职。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
他流亡意大利,从事创作活动。1821年回国到巴黎,又开始文学创作。
1830~1842年任法国驻意大利领事。在这期间,他坚持写作。
著有《红与黑》《拉辛与莎士比亚》《巴马修道院》《回忆拿破仑》等。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799年5月20日出生于法国图尔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19年起从事文学创作。
1829年完成历史小说《朱安党人》,一举成名。此后,他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创作了91部小说。1829~1848年写作社会长篇小说《人间喜剧》。
该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各个侧面,是世界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头》《幻灭》《农民》《幽谷百合》《老姑娘》
《欧也妮·葛朗台》《驴皮记》《贝姨》《邦斯舅舅》等。
维克多-玛丽·雨果(Victor-Marie Hugo),浪漫主义作家。
1802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一个军官家庭。
1827年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成为积极浪漫主义者。
1841年进入法兰西科学院。1848年由君主主义转向共和主义。
1851年,他反对路易·拿破仑政变并参加共和党人的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长达19年。
1870年回国。他为1871年的巴黎公社辩护,并设法营救公社的流亡者。
著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海上劳工》等。
Eugène Edine Pottier - Wikipedia
欧仁-埃德蒙·鲍狄埃(Eugène-Edmond Pottier),诗人和《国际歌》歌词的作者。
出生于巴黎。他参加了1848年巴黎工人的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
1865年参加了第一国际巴黎支部。1871年参加巴黎公社的战斗,被选为公社委员。
巴黎公社失败后,他于6月创作了《国际歌》歌词。此后,他流亡国外,被缺席判处死刑。
1880年大赦时回国,仍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著有《革命诗歌集》《鲍狄埃全集》。
亨利-勒内·阿尔贝·居伊·德·莫泊桑(Henri-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50年8月5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1880年因发表短篇小说《羊脂球》而一举成名。此后,在短短10年中,
他创作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其他有关文学和时事的评论文章。
他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在作品中,他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
揭露普鲁士侵略军的暴行和法军的腐败。主要作品有《她的一生》《温泉》《俊友》等。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作家。1866年1月29日出生于法国中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895年获得艺术博士学位。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战期间,他发表文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1925年创办《欧罗巴》杂志。
30年代从事反战活动,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二战中,他支持法国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著有《约翰·克利斯托夫》
《狼》《丹东》《贝多芬传》《七月十四日》《理性的胜利》《母与子》《爱与死的较量》等。
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作家。1901年11月3日出生于巴黎。
他毕业于国家东方语言学院。192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3年出版以1927年上海工人起义为背景的小说《人类的命运》,获得龚古尔奖。
1936~1939年,他率领一支国际飞行中队在西班牙作战。
二战期间,参加了戴高乐领导的抵抗运动。战后,他当选为法兰西人民联盟主要领导人之一。
1959~1969年先后任新闻部长和文化部长。除了《人类的命运》外,
还著有《希望》《征服者》《被砍伐的橡树》《反回忆录》。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rmus),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和哲学家。
1913年11月7日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农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1947年起成为职业作家。
加缪以“荒诞的世界”的观点从事创作,写荒诞的人和事,被称为“荒诞派文学”。
他在作品中精心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其语言明朗、纯洁、质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著有《局外人》《鼠疫》《反抗的人》
《堕落》《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流放和王国》等。
德国
虽说德国的气候总体来说是平稳温和的,但各个月的气候还是有一定差异,
德国人的生活也受这一差异的影响。4月是德国气候变化无常的月份。
德国有句谚语:“四月的天,孩子的脸。”暴雨、洪水、飓风、大雪相互交替,
因此,4月是德国一年中气候最差的月份。在这个月出门,德国人一定会带伞。
今天的德意志民族统称日耳曼人,他们是由法兰克人、萨克森人、
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等古老的日耳曼部族经过近千年的同生共长而形成的,
虽然这些古代部族早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许多传统、方言、个性延续至今。
日耳曼人是欧洲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公元前5世纪,
他们就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
古罗马人称他们为日耳曼人。就其历史发展而言,它可分为南北两大支系。
北方支系在北欧地区发展,成为现在的瑞典人、挪威人和丹麦人的祖先。
南方支系又分成东、西两支,其中东支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
在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该支系本身及其语言都同化在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之中。
两支此后又形成了三个区域性集团:包括北海沿岸集团、莱茵—威悉河集团、易北河集团。
到公元8世纪,除去不列颠各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外,
整个西支的日耳曼人都统一在法兰克王国之中,以后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德意志民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德意志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德国还生活着几个少数民族:索布人、佛里森人、丹麦人、德国的辛梯人和洛马人。
索布族人主要居住在劳齐茨山区,是斯拉夫人的后裔。
他们的先辈随着公元6世纪的民族大迁移移居易北河和萨勒河地区,
在此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化。
在莱比锡大学有一个索布学研究所,专门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化。
佛里森人是北海边(莱茵河下游和埃姆斯河之间)的一个日耳曼部族的后裔,
他们不仅保持了自己的语言,还保留了很多古老的传统。
在德国石-荷州的石勒苏益格地区、尤其是弗伦堡周围居住着少数丹麦人,
他们在石-荷州的州议会中还占有一个席位。持德国国籍的辛梯人和洛马人的数量只能估算。
从1982年起,由德国政府资助的辛梯人和洛马人中央委员会致力于对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赔偿,
保护少数民族权利和保护洛马尼语,反对歧视和偏见。
今天,虽然原始形态的古老部族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与部族同名的联邦州,
但由于德国历史上小邦分治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继承了部族传统,并把这些传统、方言乃至部族的性格特征保留下来,
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在德国,人们被分为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莱茵兰人、黑森人、
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威斯特法伦人等。人们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也有一些固定的看法,
比如,梅克伦堡人沉默寡言、莱茵兰人豪放开朗、威斯特法伦人老成持重、
施瓦本人省吃俭用、萨克森人勤劳机灵等等。他们不仅在性格上有差异,
就是在建筑和居住区的风格、日常习惯、服装及食谱上都保留了各自突出的特点,
但他们都具有敬业、严谨、守信的秉性。
德意志民族的语言称日耳曼语,属印欧语系,它与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
荷兰语及英语均为亲属语言。
虽然德语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作用较小,
但它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却是比较重要的。世界上出版的每10种书中就有一种是用德文写成的。
作为被翻译的文字,德语仅次于英语和法语,居世界第三位。
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德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在全国有将近5300万人信奉基督教,
其中2600万人信奉天主教、2600万人信奉新教、90万人为东正教徒;
此外,还有330万穆斯林,23万佛教徒,10万犹太教徒,9万印度教教徒。
在德国人中,新教徒在北方占多数,南方则多为天主教教徒。
不过总的来看,新教徒中以老年人居多,青年人较少。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教的人正在减少,尤其是年轻人。
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只是在出生后去教堂洗礼,长大成人后很少去教堂做礼拜。
对于他们来说,宗教节日就是假日,届时他们多是出远门度假,而不是去教堂做礼拜。
《基本法》保障思想自由、凭良心行动的自由和信仰自由。德国没有国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旗是由黑、红、金(黄)三种颜色组成,
这三种颜色自上而下呈平行相等的三个长方形排列。
这面三色旗作为德国的国旗,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程。
1813~1814年,在德意志民族反抗拿破仑侵略的民族战争中出现了第一面黑、红、金三色旗,
那是一面绣着“为了祖国,和上帝同在”的黑红双色、外加金黄色旗穗的锦旗,
是德国妇女赠给抗法志愿军的。后来民族战争取得了胜利,
人们讴歌黑、红、金三色旗,将它誉为自由与统一的象征。
1848年,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三色旗又成为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
争取自由民主和国家统一运动的标志。德意志邦联的诸侯们宣布黑、红、
金三色为邦联旗帜的颜色,以此作为对资产阶级要求的认可。
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对此表示反对,他要求保留代表其家族的黑、白色。
1866年,邦联军队在黑、红、金三色旗下同普鲁士作战,结果失败。
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代表普鲁士的黑、白色和此前代表汉萨同盟城市的红、
白色组成的黑、红、白三色旗代替了黑、红、金三色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红、白三色旗成了失败的象征,人们痛恨军事专制国家的旗帜,
要求重新使用黑、红、金三色旗。魏玛共和国时期,虽然恢复了黑、红、
金三色旗的国旗地位,但国旗之争一直存在。
保守的“黑、红、白”追随者辱骂“黑、红、金”是犹太人的旗子。
1935年,希特勒结束了这场国旗之争,决定了统一的国旗颜色为黑、红、白,
这就是“卐”字旗。二战中,“卐”字旗成了暴力和血腥恐怖的象征。
1945年,随着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卐”字国旗被永远废除。
1948年,在起草《基本法》的过程中,人们一致认为应当恢复象征自由、
统一的黑、红、金三色旗,于是,它重又成为联邦德国的国旗。
前民主德国在同样黑、红、金三色旗的基础上,外加了国徽。
1990年两德统一后,前联邦德国的黑、红、金三色旗成了统一后德国的国旗。
德国的国徽以雄鹰为图案。鹰作为德国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
正因如此,在国徽问题上没有出现像国歌那样的重大意见分歧。
人们并不反对用昔日魏玛共和国之雄鹰作为新德国的象征,
不过据说战后在寻找原版的模型时却很费了一番周折。
由于战争,国徽图案的图纸全部被烧毁,为了使雄鹰保持原样,
人们查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档案馆,
最后才在一位曾在皇家艺术珍品收藏馆的普通职员手中买到了一份保存完好的模型。
德国现在的国徽就是以此为模型制成的。
德国国徽以土黄色盾牌为背景,背景上是一只黑色的雄鹰,雄鹰的喙和两爪为红色。
据考证,这一雄鹰图案的渊源可追溯到12世纪曾经统治过普鲁士、
后来成为德国王室的霍亨索伦家族。自古以来,德国人对雄鹰的崇敬都是虔诚而深沉的。
早在古罗马时代,雄鹰就被看做是至高无上的上帝的象征,
它保护着上帝的子孙和信徒不受侵害。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鹰,谁相信它,
谁就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同时它又是太阳之鸟,
它的锐眼能经得住太阳神的照射。
在封建王朝时代,雄鹰是皇权的象征,帝王们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
不过千百年来,对德国人民来说,雄鹰始终被看做是一只圣洁的神鸟,
人们相信它会给德国带来幸福、恩宠和力量。
德国是欧洲花卉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进口国。
德国人非常喜欢花,人们在访亲问友时总要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以表达祝福之情。
在众多的花卉中,德国人尤其喜欢矢车菊。这种花花色美丽,
是欧洲著名的花卉,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德国人把它视为德国的国花。
矢车菊又名蓝芙蓉、荔枝菊,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它株高30~90厘米,叶互生,呈线形锯齿状,长7~15厘米。
此花夏季开花,花生于枝端,花较大,直径4~6厘米。
花形有重瓣与半重瓣两种。花色有紫、蓝、粉红、白等颜色,其中以紫蓝色最名贵。
矢车菊生命力强,种子能自播繁殖,种一年后即可自行发芽生长。
德国人用矢车菊来象征日耳曼民族爱国、乐观、俭朴的特征。
白鹳为鹳形目鹳种中的一种大型禽,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
其形态与鹤相似,只是嘴更粗壮些、更长些,后趾较长且着地。
白鹳是候鸟,喜欢在屋顶或高大的树上筑巢。白鹳的巢很大,直径可达2.5米、
高2米,在树上出现这样大的鸟巢,世上实属少见。
白鹳喜用旧巢,每年都要整修加固。在欧洲,远在中世纪初期,
人们就把白鹳筑巢在自家宅院看成是吉祥之兆。
为此,德国人民把美丽的白鹳选为自己的国鸟。
圣诞节是德国一年一度最大的、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同时,
它也是欧美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盛大的节日。这个节日不仅蕴含着深刻久远的宗教因素,
同时又是一个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世俗节日。圣诞节在每年的12月25日,
这是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有关耶稣的确切生年已无从考证,
12月25日这个日子是罗马天主教会在公元354年规定的。
这一天与世俗的农神节和太阳节相一致,把这一天定为耶稣诞生日,
大概也喻示着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并以此来感谢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温暖与光明。
德国人过圣诞节如同中国人民过春节一样,在节日前几周就开始准备了。
市场上各种圣诞礼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在德国,许多城市的圣诞市场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比如慕尼黑的尼古拉年集早在1310年就有了;
纽伦堡的圣婴市场是德国最受欢迎的圣诞年市,早在1639年就有圣诞礼品上市;
每年11~12月长达31天的汉堡年市,又称基督集市,则是德国北方最盛大的民间集市。
圣诞市场不仅使人们可在此选购圣诞节所需的各种礼品,
而且它还为现代化城市及人们带来浓郁的浪漫的节日情调。
圣诞节是孩子们盼望了一年的节日,
所有的孩子在节前的12月1日都会得到一本有着24扇小窗户的基督降临节日历,
每天打开一扇小窗户,等到24扇小窗户都打开时,圣诞节就到了。
为此,每天早晨一起床,孩子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一扇小窗户,
他们怀着迫切与喜悦的心情盼望着圣诞节的来临。
给亲朋好友寄张圣诞节贺卡,这也是德国人每年圣诞节前必不可少的,
并且这一深受人们欢迎的习俗依然保留至今。古老的圣诞树是圣诞之夜的必需之物,
在德国95%的有孩子的家庭都要准备圣诞树。圣诞树要在圣诞之夜的前一天晚上摆在客厅里,
人们还要在翠绿的树枝上挂满各种可爱的玩具、精美的礼品、鲜丽的彩带、
红艳艳的苹果、五光十色的小玻璃彩球和红色的蜡烛。
圣诞之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点燃圣诞树上的蜡烛,同唱圣歌,互送礼物,
这是圣诞节中最隆重的事情。由绿树、红烛构成的圣诞之树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生命永恒。
圣诞节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人当数圣诞老人了。
据辞书记载,圣诞老人的雏形是公元4世纪时一位名叫圣·尼古拉的小亚西亚米拉城的主教。
他为人心地善良、仁慈好施,喜欢夜间出门,为听话的孩子带来一些礼物,
并敲门敲窗表示对未来的祝福。(另一传说他曾暗地里赠送金子给一农夫的三个待嫁的女儿,
将其中一袋金子从烟囱口扔进去,恰好掉在壁炉上的一只长筒袜中。)
这一人物后来被神化成为今天的圣诞老人。
千百年来,人们相信在圣诞前夜会有一位白须红袍的老人穿着大皮靴,
背着大红包袱,乘坐由两只鹿驾驶的雪橇自北方而来,他到每家每户看望孩子,
把玩具、礼品装进孩子们的鞋袜里。
为此,在这一夜,孩子们临睡前都要把鞋袜整齐地吊在壁炉上,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礼物。
圣诞老人也成为圣诞节中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必不可少的人物。
如同中国人在除夕之夜必吃代表吉祥、团圆和幸福的饺子一样,
鲤鱼和肥鹅是德国人圣诞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鲤鱼和肥鹅之所以成为圣诞节的佳肴,
那是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德国人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鲤鱼就生活在水中,
而且它的繁殖能力为鱼中之冠,一条雌鲤鱼可产下几百万粒鱼子,为此人们在过节时,
喜欢买一条雌鲤鱼,并由一家之主品尝第一口鲤鱼子,以象征家庭的兴旺发达。
同时德国人还认为鲤鱼也是财富的象征,鳞片如金币,
人们习惯在节前把鲤鱼鳞片装入钱包中,以此预示来年财源茂盛。
德国人把鹅看做是土地神对人类的恩赐,肥鹅有着很强的繁殖力,是六畜肥壮、
粮食满仓的象征,同时它具有治病的功能。德国人在做圣诞鹅时,
习惯把苹果和葡萄干填入肥鹅肚中。他们认为圆圆的苹果预示着丰收,
葡萄干则表示上帝的宠爱。南德人习惯把青蒿叶和花填入鹅肚中,
据说它们对治疗胃痉挛有显著效果。
在圣诞夜的子夜时分,教堂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子夜弥撒”,
在圣诞节的黎明和上午还要举行两次隆重的弥撒,人们高唱圣歌,
以庆祝耶稣的降生和圣诞节的来临。
圣诞节从12月24日圣诞夜一直持续到来年的1月6日,它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
庆祝地区最广泛、也最为隆重的节日。德国所有公共场所都被布置得五光十色,
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了丰富的节日礼物。随着庄严神圣、
热烈欢腾的圣诞之夜的来临,圣诞节开始了。圣诞之夜是家庭团聚之夜,
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共进圣诞晚餐,餐桌上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
据说这是为“主的使者”或是为需要帮助的过路人准备的,餐后全家人在圣诞树前唱歌跳舞。
在娱乐场所也有各种艺术表演。第二天,人们探亲访友,共叙友情。
整个节日充满了欢庆、祥和的气氛。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
后来教会规定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为纪念日。
德国政府规定复活节休息两天。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
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象征生命的蛋、火、水、兔成了复活节的吉祥物。
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
鸡蛋的本色象征太阳,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生活幸福。
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糖。
亲友间要互赠彩蛋。在莱茵河中游和黑森林东部的一些城镇,
至今保留着“彩蛋树”这一古老习俗。人们把成百的彩蛋涂上彩画,串成蛋链,
在复活节这天挂在枞树上,制成彩蛋树,大人孩子围着彩蛋树唱歌跳舞,庆祝复活节。
而阿尔卑斯山的姑娘们则通过赠送红鸡蛋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复活节当天,
姑娘如果向某一小伙子赠送三个红鸡蛋,表示姑娘向小伙子求爱。
关于兔子成为复活节的吉祥物,是有一段传说的。
在古代耶稣复活之日,正值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居民庆祝大地回春的“春太阳节”。
作为草原、森林动物中多产动物之一的兔子,它象征了春天的复苏和新生命的诞生,
同时它又是爱神阿弗洛狄特的宠物,也是日耳曼土地女神霍尔塔的持烛引路者。
因此,现在将兔子作为给孩子们送复活节鸡蛋的使者,深受孩子们的宠爱。
在复活节这一天,孩子们定会收到兔形礼物。
说起德国的民间节日,人们首先会想到慕尼黑啤酒节,
它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载誉全球的节日。慕尼黑啤酒节源于1810年,
当时为庆贺巴伐利亚储君卢德亲王与萨克森-希尔登豪森的黛丽丝公主共结百年之好
而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德国的10月正值大麦和啤酒丰收的时节,人们在辛勤劳动之后,
也乐得欢聚在一起饮酒、唱歌、跳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
德国是个盛产啤酒的国家,其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所产啤酒质优味醇、品种多样,在世界享有盛誉。
巴伐利亚州无论是啤酒产量还是啤酒销售量都居德国各州之冠,而作为州首府的慕尼黑,
人们的好酒和饮酒量称雄全州,平均每人每年要喝200多升啤酒。
作为旅游胜地的慕尼黑,正是以其优质的啤酒、欢乐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
为其10月啤酒节引来数百万游客。节日期间,人们像潮水般涌向慕尼黑,热闹非凡。
啤酒节的许多活动至今仍颇具古风。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
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
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
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
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
市长在作简短的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
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
许多身穿麂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
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晚上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
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
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
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
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
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
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所有花卉之中,德国人对车矢菊最为推崇,并选其为国花。
因此,在德国不要随便送人车矢菊;另外,也不要随意以玫瑰花或蔷薇送人,
前者表示求爱,后者则专用于悼亡。
对于“13”与“星期五”,德国人极度厌恶。他们对于4个人交叉握手,
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这两种做法都被他们看做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相信,在路上碰到烟囱清扫工,便预示着一天要交好运。
向德国人赠送礼物,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
用褐色、白色和黑色的包装纸和彩带包装、捆扎礼品,也是不允许的。
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排外、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宗教与党派之争。
德国人喜欢的话题是足球、德国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旅游等。
德国人认为,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是十分无礼的。
德意志民族的形成是一个经历了许多世纪的历史过程。
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人,是欧洲大陆上的古老民族之一。
早在公元前约2000年的铜器时代,属于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古代日耳曼人部落便产生了。
这时基本的日耳曼部落有五个:第一个部落是温底尔人,其中包括勃艮第人、
瓦林人、喀林人和古顿人;第二个部落是印格伏南人,其中有基姆布利人、
条顿人和乔克人;第三个部落是住在最靠近莱茵河的是易斯卡伏南人,
其中有西干布尔人;第四个部落是住在这块土地中央的赫米奥南人,
其中有苏维汇人、赫蒙杠利人、卡腾人、凯鲁斯奇人;
第五个部落是和达克人邻接的佩夫金人及巴斯泰戈尔人。
从公元前1800年起,日耳曼人开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南部以及今日德国的北部和西北部定居下来。
公元前600年左右,他们开始向南、向西迁徙,直达莱茵河下游和维斯杜拉河。
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便逐渐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繁衍生活。
这时,日耳曼人各个部落还保持着一些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罗马人征服了莱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南地区,
并修筑了东南走向的“界墙”。约公元前50年,
日耳曼人占领了北海和德意志中央高地直到罗马人“界墙”的广大地区。
公元1世纪左右,日耳曼人的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出现了以地域关系形成的大家族公社,
称为“马尔克”。公元1世纪中期,日耳曼部落开始结成部落联盟。
部落联盟是一个民族由游牧时期的分散孤立状态向有组织社会的过渡,
为后来日耳曼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起初较大的部落联盟有:
法兰克人、苏维汇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伦巴底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等。
他们在长期与罗马帝国的冲突中,于公元2世纪起逐渐形成了法兰克、
萨克森和阿雷蒙三个著名的大部落联盟。
公元250年,法兰克人和阿雷蒙人越过罗马人的“界墙”和莱茵河,向东推进。
公元375年,日耳曼民族开始大迁移。日耳曼民族大迁移不仅加速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而且对日耳曼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面对日耳曼人的频繁侵略束手无策,
被迫允许他们以“同盟者”的身份移居西罗马帝国境内。
西罗马帝国由于国内奴隶起义日趋衰落,加上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
公元5~6世纪,日耳曼部落逐渐发展成各自独立的日耳曼王国,当时著名的日耳曼王国有:
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
但这些日耳曼王国并未对后来德意志大地上的日耳曼国家的历史产生直接影响。
对日耳曼民族国家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由法兰克部落联盟发展起来的法兰克王国。
德国零售市场集约化程度较高,专业化经营较强,竞争十分激烈。
2000年在全球3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德国占6家,
它们分别是麦德龙(Metro,排名第5位)、Rewe(排名第10位)、
Aldi(排名第12位)、Edeka(排名第18位)、Tengelmann(排名第19位)、
Lidl & Schwarz(排名第26位)。2001年德国食品零售商营业额1940亿欧元,
比上年增长4.3%,占德国零售总额的51.2%;
其中食品营业额1320亿欧元,非食品营业额620亿欧元。
德国人邀请客人的方式,经常是事先用书信或电话通知被邀请人,
并约定宴请的日期、地点和时间,然后才正式发出请帖,以示重视。
家宴大多在晚上举行,时间多为晚八点,可真正吃饭时已是晚八点半或晚九点了。
家宴由女主人唱主角,也可以说,她是这次家宴的实际导演兼主持人。
整个晚上的活动如何进行全靠她的安排,从房间和餐桌的布置、菜肴的选配、
座位的安排乃至宴前宴后的小节目无不渗透着女主人的心计。
亲切、舒适、又合乎礼仪是德国人家宴的普遍特点。
宴会期间,女主人来回穿梭于宾客之间,逐个频频交谈,
千方百计地不冷落任何一位宾客,其用心之细令人难忘。
家宴座位的排列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主人夫妇面对面地坐在桌子的两头,
主宾夫妇分别坐在男女主人的右边,宾客以右为尊,
其他客人均男女适当搭配坐在桌子两侧。宴席一般只有三道菜,即先上冷盘、
二上汤、三上主菜(或鱼、或牛羊肉、或鸭、或野味;一般情况下,鸡和猪肉较少上宴桌),
最后吃一道甜食或水果。由于菜是一道一道地上,边吃边谈,所以吃一顿饭的时间很长。
开始吃喝时,德国主人总说:“祝您胃口好”,客人以“祝您胃口好”作答。
一般宴会和招待会上饮酒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在入席之前,在前厅或酒吧喝“开胃酒”,这大多是低酒精饮料或非酒精饮料,
例如果酒、味美思、露酒、橘汁、番茄汁等。
“开胃酒”一般每人只喝一杯,然后把杯放回招待员的托盘里或附近的桌子上,
而不把它带到餐桌上去。入席以后,就要饮佐餐饮料,一般是葡萄酒、
啤酒或非酒精饮料,德国人在宴会中间是不喝烈性酒的。
葡萄酒有红白两种,喝哪一种根据主菜而定的。一般原则是:主菜为猪肉、
鸡鸭类时饮白葡萄酒;而主菜为牛、羊肉和野味时则饮红葡萄酒;
较丰盛的宴会有两道主菜时还可两种酒都上。
甜食或水果是宴会的最后一道食品,之后在餐桌或客厅请客人喝咖啡或喝茶。
这时要给客人上第三道酒,这是宴会上唯一喝烈性酒的机会,大多是白兰地、
威士忌、伏特加或其他名酒。宴会的规格越高,酒的品种也越多。
出席家宴是不可不携带礼物的。德国人送礼主要是表达心意,
不必贵重,或一瓶酒,或一本书,或一盒糖果,或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纪念品。
礼物虽不贵重,但包装却都十分讲究,花纸丝带是比较普遍的外包装。
德国人收到礼物后,习惯当面打开包装表示感谢,有时还要夸奖一番,
说声:“礼品真好,我非常喜欢。”送礼时,送得最多的要算一束鲜花了,
客人一进门先献上一束鲜花,会给主人带来会心的欢愉。
主人,一般是女主人接过鲜花后,就会立即找来一个花瓶,
把鲜花插进花瓶,摆在房间中显眼的地方。
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喜爱吃猪肉及猪肉制品的民族。
由于偏爱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
在方便肉食品中,德国人最喜欢的是红肠、香肠以及火腿。
典型的德国菜就是酸白菜叶上铺满各式香肠和火腿。
德国人的年夜饭也多以猪肉为主。据说,德国人认为猪是“幸福”的象征。
在蔬菜中,德国人最爱吃圆白菜,尤其是紫叶的卷心白菜。
从味道上讲,德国人喜爱酸、甜食品,不喜辣味。
德国人的主食以黑麦、小麦和土豆为主,黑面包是大多数德国人喜欢吃的主食。
德国是世界上很少的几个不爱吃鱼的民族。
德国人早餐一般吃面包加黄油、果酱或蜂蜜,有时也吃些香肠和奶酪;
饮料有咖啡、牛奶和红茶,有时也喝果汁。
午餐时,德国人一般在单位或在外边的饭店、餐馆就餐,而且多以快餐或自助餐为主。
晚餐是德国人的正餐,一般在晚上的7~8时开饭,主要有猪排、牛排,也有海鲜或家禽,
此外还必须有热汤和一些小甜食。德国人一般不喝白开水,
而以喝矿泉水、果汗和啤酒为主。
另外生菜沙拉和水果似乎是德国人每顿饭都不可缺少的东西。
自助餐据说是德国人的发明,宾馆、饭店早上一般都是自助餐。
德国没有统一的“德国菜”,但有许多地方特色的菜肴,如基尔的西鲱鱼、
巴伐利亚的甜芥白香肠和柏林的酸菜炖猪肘。
现在,德国饮食也受到许多新的影响,变得愈来愈多样化,更注意健康、
不油腻,且有创意。德国越来越像一个“世界口味中心”,
德国人是整个欧洲最国际化的食客。一家民意测验机构所做的调查显示,
半数以上的德国人喜欢去外国风味餐厅就餐,主要是去意大利、中国和希腊餐馆。
另外一个趋势是健康饮食。2004年,德国约有35亿欧元投入到生态食品上,
对生态食品的等级标准划分非常严格:食品不可以施用化学植物保护剂,
不可以采用转基因技术,只能采用正确的动物饲养方法等。
大城市里到处都有生态超市,其中销售的近3万种产品盖有国家的生态农产品印章,
超市把“享受与责任、生活方式与良知”这些对于德国人日益重要的话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2004年生态超市的销售额得以明显增长,高达11%。
(1)证件、飞机、火车
外国人入境需持有效旅行护照或护照替代证件,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民只需持有效身份证即可。
儿童必须在父母护照中注明或持自己的儿童证件。
中国公民入境则需向德国驻华使、领馆申请德国签证。
一旦获得德国签证以及附加所谓的ADS签证(被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家签证),
就可以到所有《申根条约》国家,即比利时、丹麦、德国、芬兰、法国、希腊、
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西班牙等15个国家去旅游。
详细信息可向德国驻华使、领馆咨询。德国使馆电话:0086-10-85329000。
10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线到达德国。
德国有18个国际机场通过全球航线网络与世界上800多个旅行目的地相连,
最大的航空港位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慕尼黑和杜塞尔多夫,所有机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
德国拥有遍布全国的铁路网,铁路总长达35000公里。
长途和短途交通互相配合,衔接方便。每天有60多趟列车从德国开往欧洲各邻国。
周末火车票较便宜,但人多拥挤。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热线:
电话号码:+49(1805)996633。
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的日耳曼人,而俄罗斯民族是东斯拉夫人的一部分,
它们原先都是源于同一的印欧部落,后来德意志人从东北往西南迁徙,
而斯拉夫人则相反的从西南迁往东北。
日耳曼人和俄罗斯人的初次交往可追溯到公元300年左右,当时,
日耳曼部落正向东欧扩张,不过,当时俄罗斯民族尚未成形。
公元6世纪俄罗斯人和普鲁士人交战频仍。
直到基辅公国建立之后,在公元838~839年间第一次向法兰克王国派出了正式的使团。
公元959年基辅罗斯女大公奥尔加向德国国王奥托一世派出她的公使,
从此开始,不断有德国商人到俄罗斯经商。
1089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海因利希四世和俄罗斯的王公之女联姻,
俄德从此结成的友好关系客观上促进了两国在古代的友好关系。
17世纪初,罗曼诺夫王朝在沙皇俄国建立了统治,
其时俄国刚从鞑靼—蒙古突厥的统治下获得解放,急需开辟新的国家收入来源。
为此,沙皇从国外、尤其是商业较为发达的北德意志“汉萨同盟”地区召回不少手艺人和生意人,
他们为俄国的商品生产带回了先进工艺。
18世纪初,彼得大帝史无前例地向西方打开俄国的门户,
大力向西方学习其文明和先进技术,他的儿子不仅到德累斯顿学习军事,
而且与汉诺威公主订婚,促使俄德两国再次结盟。
此后,两国王公贵族之间的联姻更加频繁,
以至于俄国著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本身就是德意志公爵、陆军元帅之女。
18世纪中叶,俄罗斯曾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与七年战争(1756~1763)中两次和普鲁士交战,
但1764年两国在彼得堡签订了防御联盟协定。该协定造成俄、普、
奥三国于1772年瓜分波兰,以后,在1793年和1795年三国又两度瓜分波兰。
在接着发生的法国大革命中,三国伙同英国等结成反法同盟,拿破仑战争结束后,
三国又于1815年结成“神圣同盟”,成为欧洲封建秩序的堡垒。
1817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之女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之子联姻,
更加促进了两国的友好合作。此后的近半个世纪里,
两国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开展了广泛的经贸与技术合作。
英国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Wikipedia
英国天气经常阴云多雨,特别不稳定。英国人有句俗语:“不拿雨伞就别出门”。
英国全境属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适合花草生长,因此花草品种繁多。
从乔叟时代开始,花卉就是英国文学描写的一个重要对象。
灌木丛中的风信子、旷野草地上的毛茛属植物和雏菊属植物,
以及灌木树篱中的蔷薇科植物,特别引人注意。
农田中的红罂粟和淡紫色的山萝卜属植物也同样引人注目。
英国人爱花,其中尤以玫瑰、月季和蔷薇最受人喜爱。
这三种花卉均属蔷薇科,亲缘关系密切,人们常因分辨不清而将它们混称作玫瑰。
所以这三种花均被视为英国的国花。英国是由四个民族地区组成,
各个地区也都有自己的“国花”(或称“民族花”):除了英格兰为五瓣玫瑰外,
苏格兰是蓟花,爱尔兰是酢浆草(三叶苜蓿),威尔士则是黄水仙。
英国人系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主要由四大民族组成,
即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
英格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
苏格兰人的祖先则是皮克特人、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
威尔士人则是5世纪时逃到威尔士山区的凯尔特人的后裔。
北爱尔兰的大部分居民是17世纪移民到北爱尔兰的英格兰人及苏格兰人的后裔,其余则为爱尔兰人。
通常情况下,他们很重视自己的民族特性和差异,不称自己是“英国人”或“不列颠人”,
而称英格兰人或苏格兰人,威尔士人或爱尔兰人。
这并非是一种矫揉造作或装腔作势之举,而是对自己民族特性与不同文化传统的强调和认同。
英格兰人是英国的主导民族,英格兰地区经济发达,是联合王国的主体,
直接归中央政府领导,因此英国国内外一些人士往往把英格兰等同于英国。
苏格兰拥有自己的教会组织、法律制度和独立的司法体系,在许多方面都与英格兰有着重要差别。
苏格兰高山地区约有8万人还在说自己古老的盖尔语。苏格兰人至今在民歌、音乐、
服饰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传统。威尔士人也有自己的语言,
尽管只有1/4的威尔士人还在说这种语言,但对大多数威尔士人来说,这是一种民族自豪感的源泉。
它不仅在乡村的农庄、学校和教会中是一种活的语言;
而且在被称为eisteddfods的威尔士诗歌艺术节中,也是一种必须使用的语言。
人们希望通过用地方语言进行音乐、戏剧和诗歌比赛,促进威尔士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北爱尔兰尽管人数不多,但居民在宗教问题和民族忠诚性方面却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
自从爱尔兰岛被南北分治以来,英国辖下的北爱尔兰便分裂为两派:
一派为主张与英国实现联合的新教多数派;另一派则为主张建立完整、
统一的爱尔兰的罗马天主教少数派。北爱尔兰问题成为多年来长期困扰英爱关系、
涉及北爱两大对立教派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不过总的说来,英国各民族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凯尔特人的血统,
又或多或少地融合了日耳曼人各分支的血统。他们不仅拥有共同的生活地域和共同语言,
而且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利益与认同感。
这一点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表现了空前的团结一致。
在2001年英国进行的人口普查中,就居民的宗教信仰问题进行了询问,
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显示,英国超过3/4的居民都属某一宗教的信徒。
7/10以上(72%)的居民属基督徒。160万人为穆斯林,占总人口的3%。
其他最主要的宗教社团还有:印度教会(信徒55.9万),锡克教会(33.6万),
犹太教会(26.7万人),佛教会(15.2万人),以及其他宗教团体(信徒有17.9万人)。
除基督徒与穆斯林之外,其他宗教团体的信徒总共占英国居民人数的3%。
英国四大组成部分的宗教信仰总体情况是:北爱尔兰86%的居民为教徒,
英格兰与威尔士信教者为77%,苏格兰为67%。全国的非宗教信徒所占的比例约为16%。
现代纺织业兴起于英国。过去除法国外,英国服装以剪裁考究出名,
在世界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英国很重视传统。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英国人还保留了不少传统服饰。
法院开庭时,法官头戴假发,身穿黑袍。教堂做礼拜时,牧师通常要披上长袍。
每届议会开幕,女王前往致辞时头戴王冠,随行的女侍都身着白色长裙礼服;
前排面向女王的是假发黑袍的“司法贵族”、红袍白翻领的“宗教贵族”;
周围侍立的是身着红上衣、系白围巾、穿瘦腿过膝短裤的宫廷侍卫,其场面蔚为壮观。
不过这种场面只有少数人能身临其境。外国旅游者则可以在王宫或古堡等处看到近卫军的装束。
王宫卫士身穿鲜红的短外衣,黄扣、黄束腰,头戴高筒黑皮帽。
伦敦塔楼的卫士为黑帽、黑衣,上绣红色王冠及红色边线。
近卫骑兵则是黑衣、白马裤、黑长靴、白手套,头戴银盔,上面飘着高高的红穗。
如果你有幸在街头看见女王坐着金色雕花的大马车列队过市,那真是眼福不浅。
至于一般人的穿着,当然不会像王公贵族在盛典上穿戴的那样华丽。
由于地位、年龄与场合的差异,人们的衣着各有不同。
不过,英国人一般都很注意服饰的得体。不论是男是女还是老年人,
都注重穿戴整洁、干净及颜色搭配的和谐。妇女的服装多为纯色,
如粉红、淡黄、白色等,很少有花纹。30多年以前,妇女不论上班还是在家,都穿裙子。
男士外衣的颜色比较素暗,衬衣的颜色则比较醒目。过去在政府机关或大企业工作的职员,
上班或外出时都穿一身“公务套服”,以灰暗的颜色为主,白衬衫,打领带,
这类人被称为“白领工人”。与之相比,工厂工人上班时多穿蓝色工作服,
所以被称为“蓝领工人”。至于礼仪要求,则大半属于上层社会的事。
赴宴一般要穿礼服;到高级餐馆就餐,要穿外套、打领带;
看戏或听音乐会,衣着要整齐,出席首场演出甚至要穿礼服。
二战以后,英国人的衣着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发生了很大变化,
男女服装越来越随便,样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
英国出现的摇滚乐手成了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他们的怪诞服装也影响了青年一代:
男子的花衬衣、钉铜扣的夹克;女子刚刚盖过臀部的超短裙、
富有东方情调的长裙,等等。现在英国服装的总趋向是舒适与多样,
非正式的服装逐渐占了上风,如便装夹克有取代西装的趋势,
牛仔长裤以及针织服装也日趋流行。工余闲暇之时,
运动服装也日渐成为男女老幼的日常服装。
这里需要提一下英国人的几种特殊服饰。
(1)帽子。如果说英国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那就要首推英国绅士的圆顶硬礼帽了。
这种帽子英语叫“波乐”帽(bowler 或bowler hat),是一种硬胎圆顶呢帽,
通常是黑色的,也有深灰或蓝黑色的。老一代的英国要人、伦敦的缙绅名流一般都戴它。
过去在文艺作品中一提到“波乐帽”,读者便立刻知道讲的是一位英国绅士。
不过,近年来由于服饰的变化,戴“波乐帽”的人在伦敦街头已经减少,但仍可时常碰到。
西方妇女穿着较正式的服装时,多半要配上一顶帽子,在英国上流社会尤其如此。
不过女帽不像男帽那样千篇一律,而是配合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而变换着各种花样。
(2)雨伞。英国天气多变,随时可能下雨,因此英国人外出常常手持雨伞。
持伞者的形象在外国人眼中成为英国人的另一象征。
(3)苏格兰方格呢裙。苏格兰男子所穿的方格呢裙,是北方高地居民的日常服装,
也是苏格兰兵团某些部队的正式制服。一套这样的服装包括:一条长度及膝的方格呢裙,
一件色调与之相配的背心和一件花呢夹克,一双长筒针织厚袜(右边袜筒中还插有一把刀子)。
裙子用皮质宽腰带系牢,下面悬挂一个大腰包,挂在花裙前面的正中央,
有时肩上还斜披一条花格呢毯用卡子在左肩处卡住。苏格兰的民族乐器是风笛和小鼓。
外国游客有时能碰上一支这样的队伍:他们身穿鲜红方格呢裙制服,
头戴佩有羽饰的小帽,吹着造型奇特、声调别致的风笛,使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民族气息。
英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不大讲究吃的习惯。英国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称颂的名菜佳肴,
很少有人对他们的“吃”感到自豪。
英国传统的饭菜本来就讲求简朴实惠,花色品种不多。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英国人更加注意追求营养与方便。
人们愈来愈少在家中准备全部由自己制作的一日三餐,而是到市场购买成品或半成品的食物,
或者干脆去饭馆、酒吧随意吃些东西。各种冷冻与方便食品,
如乳酪快餐、糕点、沙拉和饮料等,已成为英国销售量增长最快的食品。
英国人的饭菜花样虽然不算很多,但一日三餐也各有特色。
英国的传统早餐比较丰富,一般可吃到鸡蛋、火腿、香肠、熏肉、黄油、果酱、
烤面包、咖啡、牛奶、果汁、麦片粥或玉米片粥。
但这样丰富的早餐如今只能在旅馆餐厅中吃到了,一般家庭都已简化,
往往只有面包、黄油、果酱以及咖啡或茶。英国是世界上饮用牛奶最多的国家,
牛奶的日消耗量达1700万公升。
英国人的午餐,有的称便餐(lunch或luncheon),有的说是正餐(dinner)。
一般说来,前者是英格兰中上层人士的叫法,后者则为英格兰劳动人民及苏格兰人的说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午饭普遍趋于“快餐化”。
尤其是上班的人,一般离家都很远,午休只有个把小时,所以只能吃顿“快速午餐”。
这也是英国这些年快餐、自助餐店越来越兴旺的原因。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特快餐店,其特点是立等可用,也可以带走食用。
快餐店供应的品种有:汉堡包、热狗、三明治以及牛奶、咖啡等饮料。
此外,许多工厂、机关、大公司和高校也开办供应午餐或小吃的餐厅。
这类餐厅大都有国家或资方补贴,因此饭菜的价格较市面便宜。
不少机关、商店、餐馆或街头还设有自动售货机,
用几个硬币便可买到三明治、饼干、糖果、冷饮甚至热咖啡。
英国人的晚饭有的称正餐(dinner),有人则称晚餐(supper)。
许多人都把晚饭视为一天中的主餐,时间约在晚上七八点钟。
一般家庭的晚餐都有一道热菜,或肉或鸡或鱼,配以土豆、西红柿、豆类或蔬菜。
周末或宴请客人时,可在主菜之外再加一道汤、一个沙拉或一份甜食。
有人不把晚饭作为正餐,而在下午四五点时加一顿正餐茶(有火腿、猪舌、
青菜、鱼或香肠,还有面包、黄油),而把晚饭放在晚上10点钟左右,
作为就寝前吃的一种夜宵。
英国的菜肴一般不算丰盛,较受英国人喜爱的主要是英格兰的烤牛肉、
苏格兰的熏鲑鱼以及约克郡的腌火腿与布丁。“烤牛肉加约克布丁”可以被称为英国的“国菜”。
而“油煎鱼加炸土豆条”,则是一道有英国特色的大众化快餐。
英国人在早餐与晚餐之间还有两次加餐。在许多机关与公司里,
上午10点半到11点左右是“咖啡休息”时间,人们可以到休息室喝咖啡,吃几块饼干;
下午4点到4点半左右则是“午茶休息”时间,人们可以去休息室喝杯茶,吃些小点心。
英国人很喜欢喝茶。喝茶在英国相当普及,据统计,
英国人每人每年平均消耗茶叶7.5磅(近7市斤),为西方各国之冠,名列世界前茅。
英国人喝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茶最初是从中国传入的。
他们喝茶的习惯与中国人不同,很少喝绿茶和花茶,而是喝红茶,并且通常要加糖和奶。
他们喝的茶要放在水里煮,一般每次只喝一杯,通常比较定时:上午10点半,下午四五点。
英国中上层社会还将喝午茶作为一项社交活动。男女主人在家中用精致的茶具款待客人,
桌上摆着手工制作的糕点和松饼,大家边喝边聊,谈政治,叙友情,既简便又实惠。
英国人自古酷爱饮酒。近年来英国人的口味也日渐国际化,
高级餐厅里法、意、德、西、葡甚至东欧国家的酒类几乎应有尽有。
但从传统上说,英国人的饮料是啤酒。一般人最喜欢喝的是苦啤酒(bitter),
其他还有淡啤酒(mild)、黑啤酒(porter)、爱尔兰产的烈性黑啤酒(stout)、
英格兰北部生产的一种叫ale的淡啤酒,以及同欧美啤酒比较相似的饮料“拉格”(lager)。
英国西北部地区盛产的苹果酒(cider)也是本国人喜爱的饮料,干渴季节销量尤大。
此外,杜松子酒加唐尼克汽水(gin and tonic)也是典型的英国饮料。
谈到世界知名的英国酒类,当然还属苏格兰威士忌。
“威士忌”一词来自当地的盖尔语方言,意即“生命之水”。
该酒的酿制分两大类,一类是用大麦洗净加啤酒花发酵、蒸馏而成;
另一类原料是用大麦和玉米。市上出售的威士忌大都是这两者兑制的。
英国人举行宴会或在家中待客,一般都备有香槟、雪利酒、杜松子酒、
威士忌、马丁尼等酒,请客人自选。客人到后先至客厅饮酒聊天,然后再去餐厅就餐。
用餐时要喝餐桌酒,一般是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香槟之类,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
有几道热菜就换几种酒。餐毕还要请客人回客厅坐坐,吃干酪,喝咖啡,继续饮酒。
一般人除在家或做客时饮酒外,有时还喜欢到小酒店或酒吧去喝酒。
小酒店被英国人称为“家外之家”,是居民社交活动的中心。
一向沉默寡言的英国人到了这里,天南地北无所不谈。
客人多时,店面人声鼎沸,仿佛另外一个世界。
人们从这里可以领略英国人生活中一个很有特点的侧面。
英国人的住房水平在西欧是较高的,他们一般喜欢住带花园的一家一户的小楼。
在现有住房中80%是小楼房,20%是公寓式的单元房。
英国人怀念“绿色英格兰”的乡绅生活。英国的老房,尤其是在郊外或乡野的别墅式小楼,
往往老树成荫,绿茵遍野,颇富田园风光。现今凡是有条件的人家都希望能有两处住房,
一处在如伦敦那样的大城市,以便于工作;另一处在幽静的乡村,以供周末休憩。
巨富豪绅大都有自己的豪宅、别墅和庄园,不过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情况下,人们首选的是住郊区传统式的小楼,而不住城市中心地区的公寓。
英国法律规定,婚礼一般要在圣公会的教堂中举行,习惯上是女方父母常去做礼拜的教堂。
事先男女双方要在各自住区的教堂中发布结婚预告,如果在定期内没有人提出异议
,婚礼便可如期举行。婚礼由教堂牧师主持,要有两个证婚人才能生效。
如果结婚的双方不是英国国教的信徒,就需要到地方政府的“出生、
死亡及婚姻注册官”那里办理手续。当事人先要提出书面申请,由注册官在办公处予以公布。
如无人提出异议,双方再到符合他们宗教信仰的教堂去举行婚礼。
有时根据要求,注册官也可以为他们主持结婚仪式。
20世纪初以前,英国男子的求偶及订婚在中上层社会中都有一定礼仪。
青年男女在社交场合可以相会,但未婚的年轻女子要有一位年长的妇女陪同。
男子向女方求爱,须先取得女方父母的同意,然后才能进一步交往。
后来变得比较自由,男方可先向女方表示爱慕之情,但在得到她的肯定后也须立即告知其父母。
一旦双方感情成熟,便可宣布订婚。订婚时男方要买订婚戒指,戴在女子左手的中指上。
二战后,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英国像其他西方各国一样,
在两性关系上越来越“开放”、“自由”。青年男女不仅摆脱了“父母之命”的束缚,
而且未婚同居已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在不结婚而同居的人中,也并非都对婚姻、
恋爱态度不严肃,有的是对婚姻制度有自己的看法;另有一些人系“试婚”性质,
在同居数年后再履行结婚手续,成为合法的夫妻。
婴儿出生后,他的父母要为孩子物色“教父”与“教母”。按传统习惯,如果生了女孩,
便要为她找两个教母、一个教父;如果是男孩,则要为他找两个教父、一个教母。
英国的教父、教母一般并不是一对夫妇。所谓“教父母”,
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给孩子以帮助,
而实际上是希望多几位长辈亲友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养。
不过,一个人如在长大成人后才受洗礼成为教徒,也要在接受洗礼前找人做他的教父、
教母,其用意则在于帮助他提高宗教信仰方面的教养。
婴儿正式起名要和接受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
洗礼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需经过洗礼除去污垢,
方能被接受为教中人。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圣水盆”处,届时交给牧师。
牧师接过孩子后在其头上点几滴水,叫着他的名字:“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命给你施洗。”
施洗最初是把受洗者整个浸入水中,后来逐渐演变为用圣水洗其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
再后来除“浸礼会”外,一般只在孩子的头上点几滴水象征一下就是了。
在教堂中举行洗礼后,观礼的亲友照例要对婴儿赞美一番表示祝贺,
接着由婴儿父母举行招待午宴或茶会。新添孩子的人家,往往在报上登个小启事。
亲朋好友得知后,一般要给婴儿的母亲送花,送给孩子一件小巧玲珑但价值不贵的小礼物。
被邀参加洗礼和招待会的亲友,一般也要送些礼物。婴
儿母亲的挚友或孩子的教母往往送小孩一把银汤匙,以示一生富有、丰衣足食。
过去英国人有大操大办丧事的习俗。上了年纪的人希望死后有一个“像样的丧礼”。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英国的丧葬礼仪越来越趋于简单化。
不少人主张,应当在孤独与肃静中寄托哀思、怀念故人。
英国人家中如不幸有人去世,家人便在报上登一则小启事,
说明某人的丧礼将于何月何日何时在某教堂举行。
亲友们见报后,届时如无特别要务应前往参加,以表示对死者最后的敬意和对家属的慰问。
丧事的礼物只能送鲜花或花圈。
丧礼一般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在教堂内举行,由牧师主持追思礼拜。
到会者按照事先安排的节目唱圣赞诗、奏哀乐、祷告。
丧礼的后半部分是葬礼,在墓地举行。英国的习惯是,此时只有死者的家属、
最近的亲戚和最亲密的朋友参加。一般的好友就不去了。
英国人的葬制以土葬为主,死者头朝东方,表示迎接日出与复活之意。
少数人也举行火葬。一般友人参加教堂的仪式后就不去火葬场了。
参加丧礼的客人,无论男女都穿黑色或颜色暗淡的服装。
男子最好系无花黑领带。另外,要保持肃穆,不可大声言谈。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服丧期。新寡的妇女在两三个星期内不见客人,
除非是最亲近的亲友;6个月内不外出拜访;一年之内除音乐会、
剧院以及挚友的小型宴会外,不参加任何舞会、大型宴会或场面热闹的应酬活动。
她穿的衣服也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对丧偶的男子则要求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规矩一些,
在头两个月内避免花天酒地式的交际活动。
英国礼仪在这方面本无一定之规,而越到近年对此要求则越来越不严格。
英国在与人交往中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和礼仪。西方有一句谚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它生动地道出了英国人钟爱自己在家里所拥有的不受人干扰的“个人天地”。
这是一个由民族习惯长期形成、含义十分丰富的词。举例言之,居住的房屋最好是孑然独立,
远离闹市,曲径通幽;若有邻舍,也要以篱笆相隔,绿树荫窗,使屋内人的生活起居、
社交往来不为外人所知。邻居之间推门直入,相识之人未经约定便来拜访,
都是对别人生活的干扰,属失礼行为。甚至没有什么正当的原因或在不适当的时间给人打电话,
也都属干扰了别人的“个人天地”。
英国人不仅忌讳别人闯进他的生活,而且凡他不愿主动告诉别人的事,
也都属“个人天地”,别人不宜打听。如果问了,便是失礼,可能落个没趣。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未经介绍不轻易与陌生人搭讪。据说有这样的事:
有人常年去俱乐部排遣时光,但在那里却不与人交往,每天一杯酒,
独坐一隅,一言不发。而为了获得这个“权利”,每年要交几十甚至上百英镑的会费!
英国人的沉默寡言并非出于傲慢,也不只是怕别人搅乱自己的清思,
而更多的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怕干扰了别人的安静。当然如果一个外国人道声“对不起”,
首先打破这层薄冰,还是可以进行一番友好谈话的。但在地铁上则属例外。
地铁是英国人一边行路一边看报的场合。
在车站或车厢内,各人看各人的报,谁也不看别人的面孔。
英国人内向而含蓄,个人感情一般不外露,所以“一见如故”的事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和一个刚刚结识的人天南海北地高谈阔论,会被人看做是失态。
可能正因为大家不轻易“谈心”,所以英国人见面时最普遍的话题便是“谈天气”。
对天气的评论,成了熟人相互致意的客套话。有的人说起风雨阴晴来博古通今,
从个人感受到往年记录,口若悬河。所以有人说,谈论天气是英国民族的主要消闲方式。
英国人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常以自己可以上溯几百年的典章制度、
工业文明和帝国历史引以为自豪。然而就个人而论,则表现得很自谦。
他们视夸夸其谈为缺乏教养,视自吹自擂为低级趣味。在闲谈时,他们很少表现自己;
偶尔发表意见,往往先来个开场白:“依我看来,似乎是……”,
“如果我没有记错……”,诸如此类的辞令,不胜枚举。
谈起自己的经验或成就,英国人就更谦虚了。如果他曾荣获某项世界冠军,
他会说他对此项运动“略知一二”。这也就是所谓英国式的“轻描淡写”。
他把惊人之举可以描绘得平淡无奇,把兴奋激动化为无动于衷。
英国人对自己很喜欢的东西,也只说声“不赖”;感到很不高兴的事,也难得勃然大怒。
英国人相互结识一般需要经过介绍。通常的礼节是:向长者引见年轻人,
向妇女引见男子,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英国在众多的场合都实行“女士优先”原则,
如通常是要向有贵族头衔的人介绍没有贵族头衔的人,但如果贵族是男的,
而另一方是妇女,则应将贵族向妇女介绍。到别人家做客,一般要先和女主人寒暄、
握手,然后再同男主人打招呼。在私人交往中,常常通过写信介绍朋友相识。
介绍信一般都简单明了,不写其他事项,写好后不封口交给被介绍人。
被介绍人一般不直接持信去拜访对方,以避免收信人必须当面作出反应。
如被介绍者系男子,就先去拜访处,但不求见,
只把介绍信连同自己的名片留给对方的秘书或助手;如被介绍人是妇女,
则通过邮局将信寄去,等候对方的反应。对方收到信后,一般在三四天内做出回答,
根据情况或回拜、或约见,如无法安排,也要尽早回信说明。
拜会要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前往,迟到或早到都不合适。
如情况变化不能如约前往,要尽快通知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初次拜会属礼节性拜会,客人一般不宜待得太久,以20分钟左右为宜。
英国家庭和朋友来往,最喜欢请人吃茶。这种非正式的茶会,少则两三人,
多可超过10人,时间一般在下午4~5点钟之间,历时1个多小时。
大型的正式茶会,客人可多达200~300人。这种场合要掌握到会的时间,
但离去时则不必专门向女主人道谢、告辞。
社交应酬最郑重的方式是晚宴。官方或业务上的宴会一般规模较大,
家庭宴请则人数较少,有条件的人家平日正式宴请多为宾主共12人。
邀请别人参加宴会,必须若干天前发出请帖,一般至少是10天以前。
请帖上面有法语缩写“请答复”(RSVP)字样。
过去,受邀者不论能否参加,都应书面答复。
近年来,这方面的程序已简化。除了特别隆重的大型宴会外,一般都由主人先用电话邀请,
等对方口头接受之后再发出请帖。此时请帖上的“RSVP”用笔划去,
写上“P.M.”或“To remind”(备忘)。客人只要届时出席,无须再答复。
晚宴根据其正式程度,可由主人指定客人的服装,在请帖上用笔写上informal(便装)、
black tie(黑领结或小礼服),或white tie(白领结)。
白领结的宴会是最正式的一种,白领结的大礼服也就是燕尾服。
黑领结次之,但也比较正式,客人要系黑领花,
着黑色不带燕尾的小礼服(夏天则是上白下黑)。
女士要穿长的或较长的连衣裙。
宴会一般男女人数相等,排座位时是男女相间;如男女数目不等,一般应男多于女。
座位的排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男女主人对面而坐,各占长餐桌的两端;
另一种是男女主人都在长餐桌的中间,也是面对面而坐。
最主要的男客在女主人的右边,第二位男客在女主人的左边,如此依序排下去。
女客人也是这样排列,男主人右侧的座位最重要,左侧是第二位,余之类推。
客人陆续到达后,先在客厅聊天。此时主人上开胃酒——威士忌、
雪利酒、鸡尾酒、啤酒、橘汁或其他果酒,由客人自选,大约20~30分钟。
客人到齐后,由主妇邀请大家进入餐厅。入座时,男客要协助他旁边的女客,
替她把椅子向后挪动一下,等她坐定后自己再就座。
桌上每人面前餐具的排列:中间是餐盘,左边是叉子,右边是刀子。
刀叉的数目是相等的,根据宴会的繁简,一般是2~3份。汤匙则摆在刀子的右边。
餐盘的前面横摆着的是吃布丁的匙和叉子、吃水果的小刀。
左方较小的盘子是面包兼沙拉碟,正前方偏右是大水杯,
再右依次排列的是白葡萄酒杯、红葡萄酒杯、香槟酒杯。
刀叉与杯子的数目视宴会的规格而定;主人准备了几道菜、
几种酒便预备几份刀叉和几种杯子。
刀、叉、匙的取用,是由外及里依次使用。汤先上来,喝汤时可以吃面包,
要用手掰下小块食用。面包碟里的小刀是专抹黄油用的。
喝汤时不可发出声音,喝到盘底时,要用左手稍稍抬起靠近自己的盘边,
用汤匙由里向外舀汤送入口中。汤以后的第一道菜一般是鱼虾之类。
这道菜要用鱼刀、鱼叉,通常也就是摆在两侧最外边的一对。
鱼刀比较钝,刀与叉边上都有曲线的纹饰。吃肉类的刀子则较锋利,刀与叉都朴素无纹。
刀子不能入口,客人不要擦刀叉。无论什么食品都不得用叉子整个叉起来往下咬,
要切成小块,一块一块地叉起来吃。每次取菜不宜太多,除骨头、果核外,不要有剩余。
主人喜欢看到客人把各自餐盘内的食品吃干净。至于侍者上菜,一般每样都要上两次。
第一次取用后如打算再吃一些,客人要把刀叉呈八字形打开,
刀刃向内,摆在自己的菜盘上;如不拟再用,就把刀叉并拢放在盘中。
英国人在食用较软的食品如烧丸子或布丁之类的食物时,
凡不必用刀时都避免用刀,只用叉或点心匙切下送入口中。
较丰富的宴会备有两种以上的酒:吃鱼时上白葡萄酒,吃肉菜时上红葡萄酒。
如果最后还有香槟酒,那就是很隆重的宴会了。
英国人席间不劝酒,宾主饮多饮少全凭自己。但也不时举杯互祝健康。
除了茶会、晚宴之外,英国还有诸如午宴、冷餐会、鸡尾酒会、舞会、
游园会、文娱晚会以及酒店小酌等社交方式。
邀请朋友到剧院观剧、看电影、听音乐会,也是经常遇到的一种交际方式。
参加这类活动不能迟到,音乐会尤其如此,
迟到者须在奏完一曲的空当甚至等中场休息时才能入场就座。
剧场要保持安静,在剧场内咳嗽尤为英国人之大忌。
为演出喝彩也有讲究,看戏是在每一幕完结时鼓掌;看芭蕾舞则可以在演出中间、
一段独舞或双人舞表演之后鼓掌;听音乐会则只能在一曲终了之后才能鼓掌,
不可在中间稍有停顿时发出掌声。
12月25日是纪念耶稣诞辰的节日。这个日子是罗马教皇在5世纪时规定的,
选择这一天据说是为了与古代风俗相一致。远在基督教兴起之前,
古罗马人和欧洲的其他民族都在冬至前后举行一些重要的庆祝活动,
一方面欢送寒冬的终结,另一方面则庆祝阳春已经在望。
现在的圣诞节已不仅是宗教节日,而是普天同庆的世俗节日。
为了庆祝这一天,人们早在几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如寄圣诞卡、采购礼品、张灯结彩等。
因而这也是百货店、食品店以及礼品商店最兴旺的时期。12月24日晚上被称为“平安夜”。
这天晚上,新旧基督教的各派教堂都要举行特殊的宗教仪式,
有的年轻人及学生去各处巡游,高唱圣诞颂歌。圣诞节当天,人们合家团聚,
共进节日盛餐(圣诞节的主餐通常都有一道烤火鸡或烤鹅,还有一道“圣诞布丁”;
此外圣诞节期间人们每天还要吃一个以干果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小馅饼,以祈求好运)。
英国女王一般都在当天下午通过广播和电视发表圣诞讲话,向全国和英联邦各国表示祝贺。
这一天,孩子们除了得到心爱的礼物(特别是由身穿红衣裤、须发皆白、
头戴红帽的“圣诞老人”分发的礼品)外,还能玩到圣诞节所有的各种游戏。
从广义上讲,圣诞节不只是12月25日这一天,而是整整12天。
在此期间,几乎所有家庭都用圣诞树和常青植物特别是冬青、槲寄生点缀室内,
从圣诞节前两天一直保留到“第十二夜”(即次年的1月6日)才取下烧掉。
俄罗斯
Saint Basil’s Cathedral - Wikipedia
俄罗斯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3.9%。森林覆盖面积达74900万公顷,
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5以上,各种植被种类繁多。
俄罗斯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境内有大小民族120多个。
俄罗斯最近一次有关民族属性的居民登记是在1989年,根据这次登记资料统计,
俄罗斯族人(русские)占总人口的81.5%,是绝对的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其中人数较多的依次是:鞑靼人(татары)3.8%,乌克兰人(украинцы)3%,
楚瓦什人(чуваши)1.2%,达吉斯坦各民族(народы Дагестана)1.2%
[其中阿瓦尔人(аварцы)54.4万],巴什基尔人(башкиры)0.9%,
白俄罗斯人(белорусы)0.8%,莫尔多瓦人(мордва)0.7%。
俄罗斯国内大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教徒约有7000万,遍及全国,约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
主要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北部的卡累利阿人、萨阿姆人、科米人,
伏尔加河中下游的莫尔多瓦人、马里人、乌德穆尔特人、楚科奇人等。
俄罗斯民族服饰自古以来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一些基本的特色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成为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俄罗斯民间服饰。俄罗斯传统的服装简朴、
单一,典型的民族服装是男子穿领子扣在侧面的粗麻衬衫、瘦腿裤、粗呢子上衣,
用细腰带或彩色带子系扎腰部,罩长外衣。冬天穿无面的皮袄,羊皮短大衣,皮靴,
戴呢帽或毛皮帽。女子穿刺绣的褶领、镶肩的粗麻布衬衫、
毛织裙子或名为“萨拉范”(сарафан)的无袖长衣、粗呢上衣。
冬天穿羊皮外套、皮靴,戴皮帽或尖顶帽。
头饰是俄罗斯妇女的重要装束。已婚妇女隐藏头发,未婚姑娘头发外露。
未婚姑娘一般留长散发或扎成辫子,头发以绣花彩带装饰,如木制或皮制发箍。
已婚妇女的头巾以麻布或丝绸制作,多为白色或红色,一般是三角形。
妇女佩戴的首饰多为珍珠、琥珀、白银等制作而成的项链、耳环、串珠、胸针等。
现在俄罗斯的服装,男子多为西服、呢帽、礼帽,冬天戴皮帽,穿皮靴或皮毡靴。
女子穿连衣裙、西服套裙、高跟鞋,冬天戴呢帽或皮帽,夏天系花头巾。
按照传统,俄罗斯妇女无论是在盛夏还是严冬都着裙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年轻妇女也爱穿长裤,特别是牛仔裤。
俄罗斯的膳食主要以炖、煮、炸、烤为主,同样有自己的特色。
一般说来,传统的俄罗斯膳食比较简朴、单一。除了传统的俄罗斯菜外,
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别是前苏联各民族的风味菜肴。
按俄罗斯人的习惯,午餐和晚餐通常有三道菜。头道、二道为主菜。
头道菜是热汤类(суп,борщ等)。二道菜一般是肉、鱼、禽、蛋制品及蔬菜。
三道菜通常是水果、甜食或饮料。在吃头道菜前还可以有冷盘。
主食面包(多为面包切片)多在上头道菜时食用。在吃二道菜时还有现叫的菜。
俄罗斯人的饮食主要有面包、肉类、奶类食品和部分蔬菜。
主食为白面包和黑面包(用黑麦面粉制成)。肉食为猪肉、牛肉、羊肉、
禽类及其制成品——香肠、罐头食品等。在俄罗斯人的饮食中奶类、
乳类制品占有重要位置,牛奶、奶渣、鲜奶油、酸奶油、奶酪、黄油等等一应俱全。
而蔬菜的品种主要有圆白菜、土豆、西红柿、葱头、黄瓜、西葫芦、各种豆类、蘑菇等。
俄式菜中鱼及鱼类食品占重要地位。俄罗斯渔产丰富,种类很多。
鱼的烹制有多种方式:鲜鱼、干鱼、风干鱼、咸鱼、熏鱼、炸鱼等。
俄罗斯人也有吃生鱼片的习惯。鱼子酱是俄罗斯人引以为自豪的一种珍贵美肴,
有黑鱼子酱和红鱼子酱之分,黑鱼子酱价格昂贵,营养丰富,
有“黑色黄金”之美誉,从苏联时期起就一直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俄罗斯人大都喜欢在饭菜中加各种香料和调味品,
主要有洋葱、大蒜、辣椒、芥末、白醋等。
俄罗斯人常饮用的饮料有蜂蜜、格瓦斯(квас)、野果汁等。
俄罗斯人从10世纪起就加工制造、饮用格瓦斯,
这是一种用各种粮食或萝卜和西瓜制作的饮料,有许多不同的品种。
俄罗斯人爱喝酒是世界闻名的,而在酒类当中最重要的当数伏特加,它出现于14世纪末。
俄罗斯人聚会喝酒时常常要说祝酒词(тост),赞美生活、爱情、友谊,
祝福亲友、家人等等。伏特加酒用黑麦、小麦、大麦酿制,其品牌很多,
其中最有名的是“斯米尔诺夫”(Смирновъ)伏特加酒,该品牌始创于1860年。
这一名牌产品由于有斯米尔诺夫家族的人外流而在德国、
英国也有了同一品牌的伏特加酒,在所有这些“斯米尔诺夫”伏特加酒当中,
尤以俄罗斯产的最为纯正、“正宗”。伏特加酒的酒精浓度均为40度。
其他烈性酒还有白兰地、威士忌等。其他酒类如葡萄酒、啤酒也很受大众欢迎。
在俄罗斯市场上,最常见的葡萄酒是高加索地区产的,特别是格鲁吉亚产的。
以前俄罗斯产的啤酒品种单一,口味不敢恭维。随着俄罗斯市场的开放,
大量国外啤酒,特别是德国、丹麦、美国名牌啤酒的涌入,
促进了俄罗斯啤酒业的发展,俄罗斯本国的产品也进行了改进,出现了一些名牌产品。
俄罗斯人有喝茶的习惯,主要饮用红茶(черный чай)。
俄罗斯人饮茶时总要配一些食物,主要是甜点,如饼干、点心、果酱、糖果。
许多人将这种饮茶方式作为工作午餐。俄罗斯人传统的饮茶方式离不开茶炊(самовар),
这是一种有些像中国火锅的物品,只是它是封闭式的。
传统的茶炊也是烧炭的,现在已为电热式的所取代。
图拉市产的茶炊尤为出名,工艺茶炊可以作为家庭装饰品或馈赠亲友。
俄罗斯地广人稀,居住条件比较优越。传统的民宅为木结构,或是直接用圆木搭成,
或是用木板盖成,多带有阁楼,有门廊、地窖。这种传统建筑现在多见于乡间别墅。
城市居民除有较为宽裕的单元住房外,大多还拥有郊外私人住宅——别墅。
城市住房一般配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冷、热水全天候供应,电力、煤气或天然气充足。
城市绿化也很好,居民区楼距很大,中间有大片的绿地。
郊外的住宅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假日休闲的良好去处,
而且住宅的周围有一块面积较大的园地可以种植蔬菜,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弥补漫长冬季城市蔬菜供应的不足。
俄罗斯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度,每逢重要节日、重要活动、聚会,欣赏芭蕾舞、
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都要着正式装束:男子穿西装、系领带,
女子一般穿礼服裙装,并认真化妆。就是出入赌场都必须着装整洁,
一般也要西装革履,穿牛仔裤、旅游鞋者不得入内。
“面包和盐”是迎接尊贵客人、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仪式。
由年轻姑娘行礼并递给来宾一块圆面包,面包上边放着一个小盐缸。
有时,人们把面包直接放在盘子上。盘子上边经常放一块带有精制刺绣的手巾,
手巾的四个角垂在盘子下边。通常,客人躬身接过面包,然后把它交给随行人员,
但是,传统的礼节要求来宾吻一下面包,然后掰下一小块,
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感谢。
在俄罗斯拥抱亲吻比较普遍,亲友见面常常拥抱亲吻。
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互相拥抱,男女之间较亲密的亲友相互亲吻面颊。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
长辈吻晚辈的面颊三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
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
任何时候赠送鲜花都令人高兴,时逢各种值得庆贺的日子、生日、纪念日等等,
人们更喜欢赠送鲜花表示祝贺。送花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如婚礼上一般向新娘赠送白色或娇嫩的粉红色鲜花。人们认为白色花束象征纯洁,
红色鲜花象征爱情和赞美。在俄罗斯人看来,黄色则意味着感情上的变节和背叛,
而忌讳送黄色花束。送花不能送纸花或绢花等工艺花,而要送鲜花。
赠送的花束中的花必须是奇数,在俄罗斯习俗中单数表示吉祥和幸福,
而双数的花束只能送献故去的人。
俄罗斯人的风俗来源于历史,甚至是迷信、传说。例如,从上面提到的“面包和盐”的礼仪中,
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对盐的重视程度,这完全来源于历史。
“昔日,盐是无价之宝。匈奴头领阿提拉(公元5世纪)为了沉重地打击敌人,破坏了晒盐场。
在9~11世纪的罗斯公国的宴席上,只有贵宾席上才有盐。”
一些有关盐的俗语和习俗保留至今,如在国宴上没能品尝到放盐的汤或者说喝汤时没放盐,
则意味着客人受到冷遇,“空手而归”。打翻了盐罐意味着吵架。
而朋友、同志之间则以“我和他一起吃过整普特的盐”来形容感情至深、交情莫逆。
当俄罗斯人搬进新居的时候,第一个跨过新房门槛的既不是家里的年长者,
也不是丈夫或妻子,而是猫!一种说法是让猫先抓新房里的老鼠。
另一种传说则来源于迷信和巫术,即古罗斯人把保护房子和家庭的职能托付给猫,
让猫去对付藏在新房里的魔鬼。
在日常生活中,俄罗斯人也有一些忌讳。与大多数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国家一样,
俄罗斯人,特别是东正教徒也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
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喜欢猫、狗等动物,但许多人不喜欢黑猫,
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
迎送客人不能一人在门内一人在门外隔着门槛握手,隔着门槛握手被视为绝交。
俄罗斯人传统的婚礼仪式隆重而繁琐。首先,男女双方的家长先进行初步协商,即说媒。
双方家长商妥后,即算订婚,然后就开始筹备婚礼。
新娘去参加婚礼前要告别自己的闺房和自己的姑娘时代,去公墓向亲人的坟墓鞠躬告别。
然后举行与女友们告别的离别晚会,分别与母亲、姐妹和女友告别。
姑娘的辫子梳成两部分,其意为即将出嫁。在离别晚会上,人们唱起忧伤的歌曲,
因为婚礼后,新娘就将到新郎父母那边去。她知道自己的未来生活是不容易的,
因为她所去的地方是完全陌生的,对这个家庭来说她是一个外来人。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与朋友们一起来接新娘,然后就去教堂举行结婚典礼。
典礼后,新婚夫妇和客人一同前往婆家赴宴。过一天或几天,娘家宴请新婚夫妇和客人。
现在俄罗斯人的婚礼要比传统的婚礼简单一些,新娘身着白色婚纱,
手持鲜花,新郎身着礼服,由亲友、伴娘、伴郎相伴去教堂举行结婚仪式,
许多新人还遵循苏联时期的传统在亲友的陪伴下一起来到无名烈士纪念墓前向英烈献花。
婚礼的高潮是喜宴。围绕着长长的餐桌,新郎新娘居上座,左右两边分别是好友、
同事,面对新人在餐桌另一端坐的是双方的父母。婚礼上有一些忌讳,
如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不应相互对视,以此预示婚后生活和睦;
新娘的头冠不能在婚礼上掉下来;婚礼上戒指落地意味着日子不好过;
婚礼后,新婚夫妇不应该从原路返回,等等。
此外,俄罗斯人忌讳在5月举行婚礼,
因为俄语中的5月(май)使人联想到经受折磨(маяться)。
俄罗斯人在举行葬礼时要把死者脚朝前抬出屋(或从后门、窗户抬出)、运往墓地。
棺材里放入面包、盐、水等生活必需品。俄罗斯人还有哭丧的风俗,过去曾有专业哭丧人。
葬后举行祭亡灵的仪式。这种仪式一般在人死亡后的第9天、
第40天和周年举行。以后春秋各扫墓一次。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白、蓝、红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
在古罗斯,白色象征真理,蓝色象征忠诚和纯洁,红色象征美好和勇敢。
澳大利亚
University of Sydney - Wikipedia
Sydney Opera House - Wikipedia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是地球上唯一占据一个大陆的国家。
其总面积为769.2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位,是南半球最大的国家。
它除占据整个澳洲大陆外,还包括沿海的塔斯马尼亚等一些岛屿。
澳大利亚总面积为769.2万平方公里,其中澳洲大陆面积为761.45万平方公里,
沿海岛屿面积为6.78万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的面积大致相当于不包括阿拉斯加在内的美国的面积,
相当于加拿大面积的4/5,欧洲总面积的2/3。
澳大利亚是一个被海洋环抱的国家,东临太平洋,与新西兰隔海相望,
大陆东南岸与新西兰的北岛之间的广阔水域是塔斯曼海,
它是以曾经航海至此的荷兰人塔斯曼(Able Tasman)的名字命名的。
澳大利亚的西南两面为印度洋环绕。北临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与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环绕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的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不像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之间有地峡相连,
它孤存于茫茫大洋中,海洋将它与别的大陆隔开。
这种与其他大陆隔绝的自然条件对澳大利亚独特的生物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澳大利亚被誉为“世所罕见的生物博物馆”,以其富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里前进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是令人神往的南半球的一颗明珠。
澳大利亚地质结构非常稳定,处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之外。
长期的风化和侵蚀把澳洲大陆地表夷平了。澳洲大陆的地貌比较单调,其海拔较低,
全境平均海拔350米,87%的面积低于海拔500米,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不到1%。
从地形上看,澳大利亚东西两面较高,中部较低,可分为3个主要的地理区域,
即广袤的西部高原、中央东部平原及东部山地。
澳大利亚的光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年均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左右,
积温高,作物的生长期长。较少薄雾天气,雾期短而且范围小。
澳大利亚发生的霜冻均属≤2℃的一般霜冻,≤0℃的严重霜冻极少。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无霜冻期可保持在265~315天。
这为全年露天放牧牛羊提供了较好的气候条件。
在欧洲殖民者于1788年侵入澳洲大陆以前,澳大利亚土著民族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了5万多年。
欧洲人的殖民史对澳洲土著说来是一部血泪交织的苦难史。殖民者纷至沓来,
不断屠杀土著居民,使他们的人口锐减,他们的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遭到灭顶之灾。
澳洲土著居民具有以下特征:身材中等偏高,成年人平均在166厘米以上,
男人身高在145~190厘米之间。肤色不像非洲人那样黑,从深褐色到浅棕色不等。
头发为黑色或棕色,或卷曲,或平直。脸形长而窄,前额倾斜,眉骨突出,
鼻子扁平,鼻翼较宽,嘴唇较厚,胡髭浓密。
在殖民者到来之前,土著居民使用大约260种不同的语言。
尽管这些语言同新几内亚地区的巴布亚语存在相似之处,
但显然与澳大利亚以外的其他语系没有关系。这些语言大致可分为两个语族:
“南澳”语族和“北澳”语族。每个语族内的各部落的语言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在音韵和语法、词汇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土著语言具有几个特点:
首先,它的语音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喉音、啸音和摩擦音。
在语法结构方面,通过词缀的变化来区分词性,表示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及词语之间的关系。
句法结构比较简单,很少有连接词,很少有复合句,句子多为简单句,且句式很短,
句子成分相对固定,通常宾语放在谓语的前面。在词汇方面,土著居民拥有相当丰富的词汇量,
有非常确切的各种术语来描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土著语言中很少有表示抽象概念的词,
比如关于各种蜥蜴的词有9个,但没有概括表示蜥蜴的词。
由于早期殖民者对土著居民的肆意滥杀和白人政府对土著居民中年轻一代的教育同化政策,
土著语言的大部分已经或者濒临消失。在2008年,只有10%的土著人口在家主要用土著语言交流。
在澳大利亚建国之前的一个多世纪中,白人殖民者不断鲸吞、蚕食澳洲土著居民的土地,
依仗坚船利炮残酷镇压土著人的反抗,将土著人驱赶到贫瘠、蛮荒之地,
并在那里建立保留地,强迫他们定居。土著从澳洲大陆的主人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殖民者的霸占和屠杀政策,加上他们传播的疾病、瘟疫使土著人大批死亡,人口不断下降。
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全国土著人口只有51.7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
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新南威尔士州(30%)和昆士兰州(28%)。
14%的土著住在西澳大利亚州。北领地区的土著居民占全国土著总人口的12%,
占当地总人口的32%,成为全国土著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
即使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生存状况依然如故。
他们被视为“劣等民族”,毫无政治权利,甚至不能获得澳大利亚公民资格,
在人口统计时亦被排除在外。联邦成立后,政府长期对土著人实行同化政策。
为加快同化步伐,各州成立了“保护理事会”,
对所谓不能受到父母很好照顾的土著儿童大规模地实行强制性监管。
大批土著儿童被从其父母身边强行抢走,称为“被夺走的一代”。
伴随这些儿童的只有身心的严重戕害和痛苦不堪的悲惨噩梦。
他们接受的是土著人低贱、白种人高贵的种族歧视教育,人格不能健康发展,
往往变得非常自卑、抑郁。他们被隔绝在自己的种族之外,丧失了本族的语言、
文化和传统,而又不能融入白人社会。他们孤悬在两种文化之外,精神上无所依归,
给土著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后继乏人的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不啻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种族灭绝。这种极不人道的同化政策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偃旗息鼓。
1972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土著人事务部。1976年联邦议会通过了《土著人土地权法》,
承认了土著人对北领地区原土著人保留地的所有权。之后,澳大利亚各州也相继制定法律,
在不同程度上承认了土著对部分土地拥有所有权。但是土地权问题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由于澳大利亚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权问题直接涉及矿产的开发和矿业公司的利益。
再者,承认土著的土地所有权又会破坏非土著居民拥有财产的合法基础,
虽然很多人从道义上认为从各方面酌情补偿土著人是必要的。
因此,政府对土地权问题反应谨慎,土著人要求归还土地的运动仍然任重道远。
为改善土著人的健康水平、居住条件、教育和就业状况,联邦政府做了一定的努力,
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财政拨款,实施一些福利计划。
对土著儿童实施双语教育已成为一项既定政策,已有一部分土著青年能跨进大学校园,
在阿德莱德还建立了一所专门的土著教育学院。联邦政府和一些基金会对土著人经营的渔场、
农场、矿山、汽车旅馆进行资助,在税收和信贷方面也给予一定的优惠。
联邦政府于1977年设立国家土著协商会,负责听取土著人的意见,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联邦政府还摒弃了对土著的同化政策,承认土著传统文化的价值,
寻求保护和发展土著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近20多年来,土著人的民族意识日益觉醒。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推行,
土著人对同化政策的批判日趋尖锐,赢得了公众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并推动政府对同化政策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清算。
2008年2月,澳大利亚第42届联邦议会在堪培拉开幕。新任总理陆克文发表演讲,
代表政府首次向土著人正式道歉。他说,
“过去历届议会和政府制定的法规和政策对我们的澳大利亚同胞造成极大的痛苦、伤害和损失。
为此,我作为总理,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和议会,对那些被从他们的家庭、
社区带走的土著儿童,对那些遭受骨肉离散之苦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
向你们毫无保留地致歉。”政府公开致歉,
是澳大利亚社会为推动各民族和谐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半个世纪以来,土著人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代表,
比如当选为“绘画艺术院士”的艾伯特·纳马吉拉,流行乐坛的明星阿齐·罗奇,
1997年8月在雅典世界田径锦标赛上400米金牌得主卡西·弗里曼等。
土著人早就有了自己的旗帜,旗帜的上半部为黑色,下半部为红色,中心是一个黄色的圆球。
黑色是土著人的肤色,象征着土著;红色是澳大利亚土地的颜色,
代表土著世代繁衍生息的澳洲大陆;黄球代表太阳,
象征着土著人的明天将像太阳一样光明灿烂。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白人移民为主的国家,白人移民及其后裔约占全部人口的绝大多数。
1788年1月,首批英国移民约一千余人到达澳洲,其中大多数是英国罪犯。
流放罪犯是当时殖民地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在1830年以前,流放的罪犯在6.3万~7.7万之间。
自1830年以后,为加快殖民地开发和缓解英国国内的人口压力,殖民地政府积极鼓励移民,
并用拍卖土地所得对移民实施资助。随着自由移民的增多与罪犯流放制度的废除,
自由移民的数量慢慢地超过了流放罪犯。到1850年,移民共有33.3万人,
其中18.7万人为自由移民,14.6万人为流放的罪犯。1850~1860年的淘金热,
使前往澳大利亚的移民达到60.2万人,其中约有31.3万人去了维多利亚区,
因为该殖民区发现了金矿。自1861年后的40年间,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及受政府资助的移民大量流入,使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在19世纪的最后40年,进入澳大利亚的移民共有76.6万人。
1891年,澳大利亚人口达到317.8万人,到联邦成立时(1901年)为337.3万人。
华人移居澳洲始于1848年,当时有约120人被招募到澳大利亚出卖苦力。
1850年澳大利亚“淘金热”兴起后,华人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他们的祖籍多是今天的广东、福建两省。他们除当矿工外,
还有一部分人为菜农、木匠、洗衣工和厨师。对这些最早来澳的华人来说,
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他们筚路蓝缕,为澳大利亚早期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当时的清王朝积贫积弱,华人在海外饱尝欺凌与屈辱,排华事件接连发生。
澳大利亚政府于1904年通过入籍法,采用语言能力测试限制有色人种入籍。
据此大批华人被遣返回国。直到20世纪上半叶,在澳华人只有几千人。
自澳大利亚政府废除“白澳政策”以来,华人才逐渐增多。
2010年,澳籍华裔约为38万人,约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1.7%。
他们主要来自东南亚华裔人口较多的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
以及中国(包括大陆和港台地区)。92%的华人住在大城市,
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东部3个州的首府,即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
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和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以及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
在华人集中的地方便有唐人街。唐人街并不只是一条街,而是多条商业街交错形成的中国城。
那儿有旧式牌坊,有威武的石狮子,有大红的宫灯,有碧瓦飞檐、
挂着牌匾的店铺,有亲切的乡音俚语。唐人街上食肆林立,华夏子孙不管走到天涯海角,
总能将名扬四海的中华饮食文化弘扬光大。饮食业当之无愧地成为华人社会的最大产业。
华人多从事服务行业,除经营中国餐馆外,或经营杂货店、食品店,或开中小型旅馆和汽车旅馆。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所需投资少,可以带动全家就业。
资金雄厚的华人则投资办厂,一部分华人在政府广播电台、翻译协会任职。
在教学科研部门工作的华人也为数不少。
作为一个典型的白人移民社会,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基督教为文化背景的国家。
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并依据移民来源地的不同而信奉不同的派别。
最主要的两大派别是圣公会和天主教。圣公会的信奉者主要是来自不列颠诸岛的移民及其后裔,
天主教的信奉者主要为来自爱尔兰、意大利、中欧的移民及其后裔。
据2001年澳大利亚政府统计,6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其中,圣公会信徒为20.7%,
天主教信徒为26.6%。除了这两大派别外,
其他基督教派别还包括苏格兰移民及其后裔所信奉的长老会、希腊移民及其后裔所信奉的东正教等。
澳大利亚实行政教分离,各教平等,没有国教,没有任何宗教得到国家的特别扶持。
根据澳大利亚的平等机会法,任何人不会因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有何种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视。
尽管信教的人数还在减少,但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在大小城镇,雄伟的教堂建筑随处可见,私立中小学大多数都是教会学校,
这些学校往往受到富裕家庭的青睐,它们的数量还在继续增长。
美国
Washington Monument - Wikipedia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 Wikipedia
美国的湖泊以位于其本土东北部的五大湖最为著名。这五个大湖位置由西向东、
地势自高而低依次是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彼此靠近且相互连通,构成了辽阔壮观的广大水域,被地理学家称为“北美洲的地中海”,
因为全是淡水湖,又有“内陆淡水海”之称。五大湖蕴藏的淡水总量为2.43万立方公里,
约占美国河湖淡水总量的90%左右,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20%。
美国的龙卷风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每年的二三月份,来自墨西哥湾的巨大暖湿气流开始北进,
首先在得克萨斯州到佛罗里达半岛一线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锋,激起强劲的龙卷风。
四五月份龙卷风北移到俄克拉何马州和阿肯色州等地。
6月份龙卷风推进到内布拉斯加州和艾奥瓦州一带。为了防范龙卷风的侵袭,
美国从1946年开始研究龙卷风的预警,到1970年建立起预警系统,
目前龙卷风的预报准确率为50%左右。
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地区是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冬冷夏热,
1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8摄氏度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在23摄氏度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不到500毫米。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和大盆地里年均降雨只有80~150毫米,
是美国最为干燥少雨的荒漠地区。
太平洋沿岸因为海岸山脉纵列,受海洋暖流影响,全年温差很小。
北部地区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冬暖夏凉,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4摄氏度,
7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4摄氏度,全年雨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干燥闷热,
1月份平均气温为13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为22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500毫米,
是美国本土最湿润的地区,盛产各种亚热带水果,成为美国的“水果之乡”。
截至2014年7月1日,美国人口约为3.18892103亿人,少于中国和印度,列世界第三位。
人口分布上东密西疏,重心持续向西、向南移动,大约一半美国人居住在宽约80公里的沿海地带。
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超过60人,
中部大平原地区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不到20人,
落基山脉以西地区人口平均密度则每平方公里只有10人左右。
美国人口高度城镇化,约8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及其郊区。
人口最多的两个州是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纽约市。
大约2万年前,来自亚洲的一些游猎部落一路追逐兽群,
越过今天的白令海峡——当年的亚美大陆桥——来到了美洲大陆,成为历史上最早的美洲移民。
光阴流转,到1492年西班牙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
生活在现今美国本土上的土著人口大约为150万人。
哥伦布误以为他到达的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就是传说中的东印度群岛,
便把当地的美洲土著称作“印第安人”。
接下来的200年里,来自欧洲几个国家的人们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横渡大西洋,
探索美洲大陆,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贸易货栈和殖民地。
欧洲人的涌入给美洲土著民族带来了灾难性的冲击。19世纪,为了解决“印第安人的问题”,
美国政府划出了一些所谓的“保留地”,强迫印第安部落迁进去生活。
一些印第安部落因为拒绝放弃世代居住的土地而经历了惨烈的战斗。
印第安人保留地多数是一些贫瘠的土地,印第安人不得不依赖政府的资助生活。
贫困和失业在印第安人中非常普遍。
到1990年,美国共有193.7391万名印第安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0.8%,
大约1/3的印第安人仍旧生活在保留地里。
美国早期殖民者主要来自英国,紧随英国人之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也很快便蜂拥而来,
其中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和瑞典人。
美国独立运动的著名代言人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本人是英国人,
他曾在1776年清楚地指出:“欧洲而非英国才是美国的母国。”
(Europe,and not England,is the parent country of America.)不过,
直到1780年,英国和爱尔兰后裔仍占美国人的3/4。
1840~1860年间,美国迎来了第一次移民大浪潮。当年,由于农业歉收、
人口增长和政治动荡,每年约有500万欧洲人背井离乡。
因为土豆病灾,爱尔兰饿死了75万多人。很多幸存者移民海外。
仅1847年一年,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就达11.812万人。
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失败令很多德国人移民海外。
而1861~1865年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为了充实兵员也鼓励欧洲人移民来美,
特别是德国移民。作为兵役回报,联邦政府奖给移民们免费的土地。
到1865年,大约1/5的联邦士兵属于战时移民。今天,22%的美国人有德国血统。
1820~1870年间,大约20万来自德国等地的犹太人进入美国。
这些犹太移民多数是从事零售业的小商贩,散居于全美各地。
更多的犹太人移民美国始于1880年前后,那一段大约12年的时间里,
他们在东欧国家受到了残酷的迫害。接下来的45年里,200万犹太人移民到了美国。
如今,犹太裔美国人有500多万,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
绝大多数犹太人居住在都市和市郊地区,主要是中产阶级,教育和收入水平均较高,
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涌入北美的移民洪流里,有一群人是被迫而来。
那就是1619~1808年间被卖来美国充当奴隶的50万非洲人。
1808年美国发布了禁止进口奴隶的法律。
结束奴隶制的进程始于1861年4月爆发的美国内战,南方11个蓄奴州脱离联邦与北方自由州开战。
内战期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于1863年1月1日发布了《释奴宣言》。
1865年美国国会通过第13条宪法修正案,全面废止了美国的奴隶制。
然而,奴隶制终结之后,美国黑人仍然面临着种族隔离和缺乏教育等重重障碍。
为了寻求发展的机遇,美国黑人形成了一股从南方农村移居北方都市的浪潮。
可是,许多城市黑人依旧找不到工作,根据法律和习惯他们必须与白人分开,
住在城市的黑人区里。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黑人在马丁·路德·金博士的领导下,展开了大规模的民权运动。
民权运动在1963年8月28日达到了高潮,
其时20万各种族的群众在华盛顿特区的林肯纪念堂前面集会,聆听金的演说:
“我有一个梦,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
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
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以其肤色、而以其品格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
不久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废止在投票、教育、就业、
住房和使用公共设施等方面实施种族歧视的法律。
华人是移居美国最早的亚洲移民。早在美国建国初期的1785年,
就有3位中国水手阿兴、阿川和阿春乘“智慧女神号”帆船来到了美国。
不过,直到19世纪中期之前,中国人既很少听说美国也没有移民的兴趣,
因为中国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自然经济使得老百姓虽然贫苦却仍能安居乐业。
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其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加之内外交困的清政府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
激起太平天国革命,民不聊生,社会动荡。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中国福建、
广东等沿海地区之后,更多的华人开始相继踏上了跨越太平洋、侨居异乡的求生之路。
1849年入境旧金山的华人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
到1873年时移民美国的华人已达15万人左右。
美国没有国教,是一个多种宗教并生共存的国家。近四个世纪以来,
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们几乎把地球上所有的宗教都带到了美国。
据悉,美国的各类宗教组织有2500多个,伫立于美国城乡的各种教堂、
寺庙和宗教会所达30万个之多。宗教信仰在美国非常普遍,据2007年美国人口调查资料显示,
大约83.9%的美国人信仰某种宗教,其中信奉基督教新教者
(Protestants of all denominations)居多数,占总数的51.3%;
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为第二大宗教,教徒占总数的23.9%;
犹太教(Jewish)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教徒占总数的1.7%。
另外,摩门教人口也约占总数的1.7%,其他基督教教派信徒约占1.6%,
佛教徒约占0.7%,伊斯兰教穆斯林约占0.6%,其他宗教信徒约占2.5%。
宗教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美元上印着“我们信仰上帝”。
国歌里高唱“上帝是我们的信仰”。总统就职要手按《圣经》宣誓。
国会、军队、医院、监狱、机场和社区等处都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牧师提供宗教服务。
政治家的演讲常常以“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而结束。
美国宗教色彩的浓厚与丰富令世人瞩目,但是其宗教自由的实现也绝非一帆风顺,
同样是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进程。早在殖民地时期,
许多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洲大陆的欧洲清教徒(Puritans),
就是为了摆脱国内的宗教迫害,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
然而这些满怀宗教激情的移民们一旦获得了自由生息、充分发展的空间,
却并不愿意与其他宗教共享信仰的自由。
不过,随着持不同信仰的大批新移民源源不断地到来,以及各殖民地之间交流的日愈加强,
政教合一与宗教不宽容的做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宗教宽容精神开始在新大陆萌芽、生根。
1633年,罗得岛殖民地率先实行了宗教宽容原则。
1649年,马里兰殖民地通过了保护处于少数地位的天主教徒的宗教宽容法。
尔后,轰轰烈烈的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
独立战争和美国的建立则进一步推动了宗教自由与宗教宽容思想在新大陆的确立与流行。
独立之初的美国面对各州的“官方教会”或是各不相同的宗教政策,
联邦政府既不便确立何种宗教为国教,又不能禁止各州的宗教实践,
否则势必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分裂与冲突,难以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
因此,实行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成为美国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为此,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
推动美国立宪会议于1791年12月通过了十项宪法修正案,亦称《权利法案》,
其中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明确规定了国会不得制订设立国教或者禁止信教自由之法律。
在基督教新教之外,美国势力最大的基督教派是罗马天主教,拥有教徒约7000万人,
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3.9%。美国的罗马天主教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体制上隶属于罗马教廷,
采用罗马教廷的礼仪,主教团位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
美国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东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多数生活在城市里。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最受人关注的一个宗教大概就是伊斯兰教了。
伊斯兰教于19世纪末随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等地的穆斯林移民进入美国。
这些穆斯林移民多数属于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少数人是什叶派;
他们主要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多在中西部的工业城市如底特律、芝加哥、
托莱多等地定居下来。1910年,一些宣传神秘主义的苏菲派穆斯林也来到了美国。
1947~1960年间,来自中东、印度、巴基斯坦、东欧和苏联的另一批穆斯林迁入美国。
1967年以后,移民美国的穆斯林主要来自中东各国、土耳其、南斯拉夫、
阿富汗、乌干达、圭亚那和百慕大等地,其中有些人属于技术移民。
大多数美国人非常重视个人卫生。在很大程度上,
一个人的卫生水平决定着他/她被社会所接受的程度。美国人对身体气味十分敏感,
所以常常是每天清晨洗澡、换上干净衣服之后才出门,运动出汗后也要洗澡,天气热时洗澡更勤。
美国人喜欢在腋下喷洒除臭剂或香水,衣服换洗得频繁,也很在意头发的清洁和口腔气味。
美国人穿着比较随便,上学、购物、看电影或是拜访人家都可以身着便服。
平常日子里,男女老少都是以纯棉的T恤、衬衫、牛仔裤和软底鞋等休闲服装为主。
纽约人即使到百老汇看歌剧也会身着牛仔裤或西服短裤,手拿可乐、爆米花,一派悠闲自在。
但是,美国人比较讲究服装的面料,不论便服还是正装都喜欢纯棉或纯羊毛质地,
不喜欢化纤、混纺或其他化学面料。
同时,随便之中也有规矩,美国人着装的基本原则是服装适应场合,
庄重的场合着庄重的服装,轻松的场合着轻松的服饰。
比如出席晚宴、会议或演讲等比较正式的社会活动,则讲究正式高雅的服饰。
有些社会活动的请柬上会特别注明着装要求。需注意,请柬上说便装(casual),
并不意味着一定欢迎穿牛仔裤、旅游鞋,而说半正式(semi-formal)
或洒脱的便装(Smart Casual)也并非可以不打领带、不穿皮鞋,
而往往指可以穿上下身不一色的休闲西服。如果不清楚着装要求,
最好事前问明白,以免临场不得体。有些场合,本民族服装很受欣赏。
一般而言,美国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对其“白领”雇员会有明确的或者约定俗成的着装要求,
男子通常要西服革履,女子要着套装套裙,略施粉黛。
对于西服的搭配也很有讲究。正式西服一定要上下一色,
配正装衬衫、领带、领结、袜子和皮鞋。正装衬衫的袖口、袖长和身长等都要细致合体,
一般都要在衬衫柜台专门量身定做,折叠式的袖口还要配上漂亮的袖夹。
而商店里的休闲西服则只卖上衣,没有配套的裤子。穿着休闲西服可以配纯棉长裤或者牛仔裤,
不戴领带,配式样、颜色活泼随意的休闲衬衫,穿休闲袜和休闲皮鞋,但不宜穿旅游鞋。
穿西服外套通常只扣上扣,入座后也可不扣,但站立讲话时还要扣上。
深色西服应配黑色皮鞋和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在正式场合,女性宜穿裙装,
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穿高跟鞋。运动时,则穿与相关运动配套的运动鞋袜和服装。
美国人时间观念极强,非常在意准时正点。如果预料会迟到5~10分钟以上,
就应打电话通知对方你会晚到。接受邀请后因故不能出席时,一定要尽早打电话通知对方。
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约会迟到是不礼貌的,而去得太早也不好,
因为如果对方尚未准备好,却不得不出来接待你,就会造成许多不便。
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去得早了,应在外面等到时间再进去。
给美国人打电话最好选择上午9点之后和晚上9点之前。
如果电话打到家里,还应回避傍晚5:30~7:30的晚餐时间。
大多数单位和商店每周一到周六开门营业,也有很多商店周日照常营业。
银行周末通常歇业,平时营业时间也不长,一般下午3点或4点就下班。
除了超市、一些小日杂店、药店和便利店之外,一般商店都是晚9点之前关门歇业。
事先打电话问一下营业时间总不是坏事。造访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最好提前预约,准时赴约。
相处愉快的美国朋友常会说“随时来找我”,这话有时是客套,有时则是诚恳的。
但是“随时”并非可以不预约。拜访美国人,一定要事前电话联系,约好时间,
不可随意造访,以免造成对方的不便。事先不打招呼的不速之客,
是不受欢迎的,至亲好友也不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节假日也如此,
因为那通常是美国人自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
追求人人平等是美国人的一个理想,虽然美国人明白他们距离这个理想仍很遥远,
不过人们还是很在意平等的态度(Equality of Manners),
期望不计职业、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或宗教,人与人能够相互尊重。
因为追求平等之故,美国人比较避讳社会阶级的区别,虽然使用职业头衔,
但是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职业头衔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由祖先传下的,
是一种对个人价值和荣誉的认可。有头衔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法官、军官、医生、教授、
政府高官和宗教人士。不过,美国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礼节的关系,而不喜欢炫耀地位头衔。
美国人相信直呼名字,仍可以表示尊敬。遇到一个美国人,如果不便直呼其名,
又要表示尊敬,可用“先生”(Sir)或“夫人”(Madam)称呼,
对年轻女子可称“小姐”(Miss)或“女士”(Ms.)。
由于等级观念淡漠,美国人也没有“上座”的概念,通常不会要求客人坐“上座”。
不过,请客吃饭的时候,美国人会让贵宾坐在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
在私家汽车里,美国人喜欢副驾驶座,因为通常开车的就是主人自己,
而且坐前面的座位可以清晰地看到车外的风景。如果搭车通常也坐副驾驶座,
因为如果坐在后座,会让人觉得把驾驶人当成专业司机。
美国还是一个“凡事自己动手”的国家。“有身份的人”在生活中与普通人一样,
不管是医生、教授、商人、律师或者官员,都是自己煮饭、洗衣、
上市场买东西、收拾庭院等。不管地位多高,自己动手做家务,
在美国都很平常,绝不丢人。雇佣保姆、司机的人很少。
美国社会也很强调男女平等。女性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
很多女性从事全职工作,在职场中与男人一样受人尊重,
在家里与丈夫共同照顾子女、分担家务。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依然讲究尊重妇女、
女士优先,这既是欧洲中世纪骑士风度的传统延续,也是一种社会教养的表现。
在社交场合,男子应谦让妇女,爱护妇女。男女同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
入座时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为女子开门;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女权主义者并不欣赏这些传统习俗,有些年轻女性也不在意这类繁文缛节。
所以重要的只是尊重与平等,不必拘泥传统礼节。
美国人比较开放和热心,很容易结交新朋友。但是因为流动性大,搬家、换工作频繁,
美国人的友谊多为泛泛之交。对于大多数外国人,美国人往往比较自来熟,
这种毫不见外的态度有时会引起误会,特别是在男女之间。
一次随意的饮酒邀约或者共进晚餐,并不意味着这位美国人想要与你成为亲密的朋友。
所以,对于美国人的友好邀请不必太过多情。
因为地域广大、人种多样,美国各地的风俗人情也会因地而异、因种族而异。
一般而言,美国内地居民比东西海岸的人更加友善,更不拘礼。
小镇的居民比大城市人更为亲切随和。相对而言,欧洲裔白人和亚裔居民比较平和礼貌,
而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国人比较活泼热情。
如果你想和某位美国人见面聊聊,一起看个电影,或是吃个饭,以增进彼此的友谊,
共度一段愉快的时光,尽可以主动大方地去邀约。相反,如果你不想赴某人的约会,
或者某人令你不舒服,可以明确而客气地说“不”。
请与被请、受与不受都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是基本的社交原则。
在中国,亲朋好友一道出门时,总是抢着付钱购买车船门票。
而美国人一起外出,通常是各自付费,车费、饭费、小费无不如此。
所以与美国人一起外出时,不要假装慷慨,为别人付账。
否则会使美国人心理上很难受,觉得欠了人情账。
在公共场合,女子最好不要独自喝酒。因为单身女子独自喝酒,或几个女子聚在一起喝酒,
会被视为“正在等男士的女人”。不谙此情的女子可能受到某些男人自作多情的骚扰。
在美国,同性也不可双双起舞。因为同性一起跳舞,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
如果不想被人看作同性恋者,同性出入公共场合也不便执手亲昵、勾肩搭背。
在许多城市,比如旧金山,同性恋是一种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街头男男、
女女各行其是已经司空见惯。如果你不赞成同性恋,保留意见即可,不必声张。
许多美国夫妇住在一起却并不结婚,但是他们的关系可能与已婚夫妻一样的牢固,
切莫以为他们没有结婚,你便可以追求其中之一。
美国人通常比较随便和友好。人们见面时,一般只是亲热地招呼一声“嗨,你好吗?
(Hi,how are you?)”或者“嗨,忙什么哪?(Hi,what’s going on?)”,
或是“怎么样?(What’s up?)”等等。这类问候仅仅是些寒暄话,并非问题,
所以回答也大多是招呼性的“很好,谢谢。(Fine,thanks.)”之类的话,
不必把招呼当作问题来具体回答。同样道理,分手时人们常说“回头见(See you later),”
也只是“再见”的另一种说法,没有别的意思。
因为比较随便,美国人即便是第一次见面,也常会彼此直呼其名,甚至对长者和上级也是如此。
许多美国人觉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称呼太客套了。称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亲近。
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如果他们谈话时不称呼你的头衔,
那只是习惯,并非无礼。但是,如果你不知应该如何称呼对方时,最好还是使用敬称,
除非对方提议你可以直呼其名。
在正式场合下,美国人也讲究礼节。最普通的见面礼是握手。介绍后握手要简短有力,
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习惯握住对方的手不放而长时间寒暄。
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长幼之间,长者先伸手;
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主人先伸手。
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只要点头致意即可。
美国人喜欢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所以握手时应注视对方。戴手套的话,应脱下手套。
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见面时可不握手。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
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美国社会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讲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尊重个人隐私。
社交生活中,人们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话题是忌谈的,
比如年龄、婚姻、体重、工资收入、衣服价值、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或政治倾向
(例如选举时投了哪个政党候选人的票)等,冒昧追问是有失礼貌的。
见人购物归来,美国人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路上相遇,也不会问人去哪里了。
因为那都是人家的私生活,不关别人的事。
不过,美国人却可能会问:“你做什么工作?”“你住哪里”“你有几个孩子?”
“你有没有假期?”这些问话,只是为了相互了解,寻找交谈的话题。
美国人彼此也是这样相识的。由于美国人时常搬家,样样事都快,
没时间慢慢地了解别人的家庭、职业、居所等私人问题。
所以一旦相遇,美国人就会急于相互交流,因为不久他们可能又要搬到另一个遥远的市镇去了。
如果美国人问起什么让你感觉不舒服的私事,完全可以不必回答。
说“不知道”,或者“这个问题好奇怪”之类的搪塞话,也可以转换话题,谈些别的事情。
美国人不会觉得你无礼,而会明白你是不想回答或不想继续谈论这些私人问题。
对于年龄,美国人最怕人说老,因为美国社会竞争激烈,说人老了就意味着不中用了,
所以中国文化中的“某老”之类的敬语不必对美国人讲。Old(老)这个词,
在谈论人时最好不用,而改用senior(年长),aging(上年纪)等隐晦的用语。
参加美国人的聚会时,切莫只谈自己关心的话题,令他人感觉无趣。
而谈论只有自己熟悉的话题,可能使其他人无话可说。
在谈话中,应该寻找彼此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说到黑人,最好用“African American”
(非洲裔美国人)一词,这个称呼广为美国社会所接受。千万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黑鬼),
那是个蔑视黑人的字眼。跟白人交谈也不可使用这个字,因为有种族歧视的意味。
还应注意,基督徒视自杀为罪恶,这个话题不受欢迎,少谈为妙。
美国人也不喜欢沉默。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还会不时地发问,以免冷场。
如果某人很久没作声,美国人就会尽量设法让他/她加入谈话。
也许会问你是否身体不舒适,要不要帮忙。如果不同意你的观点,
美国人可能默不作声,这表示不想继续辩论,免得失礼冒犯。
美国人比较直爽,感到难为情时会实话实说。寻常日子里,美国人不说“废话”。
答话的时候,往往简单到只说“是”“不是”“当然”,或者“对”“OK”。
除非问及原因,否则不会主动解释。
平时各自忙碌,见面打招呼也不外就是一“嗨”(Hi)而过。
付小费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普遍习俗。在美国的许多服务行业中,
老板付给服务生的工资都很低,服务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小费收入,
而小费的意义则在于激励服务生提供优良的服务。
付小费并非必需的,只是一种习俗,除非服务令人不满,否则还是应该付点小费。
小费的数额视所受服务的满意度而定,可多可少。一般而言,在机场、
车站、码头和宾馆,付给搬运工的小费为每件行李1美元;
出租车司机的小费为车费的10%~15%;餐馆侍应生的小费为餐费的15%~20%;
理发师和美容师的小费为收费的15%~20%,女性理发工序较多时,对洗头、
剪发和烫发的理发师应分别付给小费;
对旅馆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每天应付1~2美元小费。
付小费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将小费放在餐桌的茶盘或酒杯下,也可直接交给服务生,
或者在付款时,只将找回来的整票收起,零钱不收,就算是付小费了。
在用信用卡消费时,可在签单时另栏加入小费。
另外,美国公寓楼房的住户还有给物业服务人员发放“新年小费”的习俗。
一般来说,公寓的经理会在年底之前送给住户恭贺“圣诞快乐”的贺卡,
卡片里夹带一份公寓看门人、管理员、修理工和清洁工等服务人员的名单,
有的可能多达几十个人。通常每户应给每个工人三四十美元的小费,
合计下来每户年底要送出的小费可能高达上千美元,
而在住户多的公寓楼工作的服务人员这一笔可能高达上万美元的“新年小费”,
算是对他们一年来笑脸迎送、周到服务的年终报偿。
但是,切记,绝不可付小费给警察、海关职员、大使馆官员和其他各类政府公务人员,
否则会被视为违法行贿。另外,公共汽车司机、售货员、快餐店职员、旅馆柜台职员,
以及剧院、体育馆、画廊和博物馆等处的询问处职员、售票处职员、
门童、导游、电梯工等,也都不收小费。
通常而言,美国人只在亲戚和好朋友之间送礼。去别人家里做客、参加生日聚会、
出席婚礼或探视病人时,也会给主人或女主人送上小礼品,但是这类情况也可以不送礼。
探望病人多数是送鲜花,如果请花店代送则须附上慰问的卡片。
朋友远行时,也常赠送鲜花、点心、水果、书籍或杂志之类礼品。
美国人一般不给老师或者其他有公职的人送礼,因为这有请人照顾的嫌疑,
违背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原则。所以送礼必须送得有意义,不能动辄乱送礼,
那样美国人不但不感激,还会疑心你另有所图。
圣诞节期间,亲朋好友互赠礼物是非常普遍的。
圣诞节前,父母会询问孩子今年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如果力所能及便会悄悄买回来,
圣诞夜趁孩子熟睡时把礼物放到客厅里的圣诞树下,
孩子清晨醒来便惊喜地发现圣诞老人送来了礼物,满心欢喜。
朋友之间则互赠书籍、香水、巧克力糖果或盆景等。礼物一般都用彩纸精心包好,
再系上丝带,显得十分漂亮。而且,美国人送给朋友的礼品有时还会附上购物小票、
保留价签和原包装,以便受礼的朋友万一不喜欢还可以凭小票去调换别的商品或者退货。
有些美国家庭欣逢喜事之际,比如准备操办结婚、孩子生日之类庆贺聚会,
还可能明白地列出所需物品清单,以便亲朋好友自行认购合适的礼品。
美国人送礼喜欢单数,不讲究成双成对。收到礼物时,美国人会当着送礼人的面马上打开,
表示欣赏和喜欢,如果是食品会立即品尝,并向送礼者道谢。
美国人请客可能会电话邀请、当面邀请或者发出书面邀请。
除非特别提到旁人,否则请的只是受邀人。未经主人事先同意便擅自带来未受邀请的人是不礼貌的。
书面请柬上会写明约会的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请柬上如印有“RSVP”(请赐复),
则不论是否赴约都必须电话回复。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
则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如果不打算赴约,就不要应允。
如果接受了邀请,则应询问清楚行车路线,以免届时迷路爽约。
如果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则务必尽早电话通知对方。
如果有什么饮食禁忌,应该在接受宴请时向主人说明。已经备好的菜肴中若有不能吃的,
可以礼貌地拒绝,个人口味与饮食禁忌会得谅解和尊重。
如果喜欢吃某种食品,尽可以大方地向主人多要些,因为那等于赞美主人的厨艺。
在美国人家里就餐时,如果不熟悉西餐的吃法,可以模仿女主人的动作。
在餐桌上,女主人是习惯上的核心人物。上菜之后,客人一般要等女主人动手后才开始吃。
餐巾是拭嘴用的,切忌用来擦手或擦餐具。刀叉斜放盘边,表示仍在用餐;
如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盐、胡椒瓶如远离座位,不可伸手去取,
可以请邻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能开始致辞,
客人也可以利用此时答谢。饭后也应等女主人领头离席,客人才离席。
宴后三四天内,可寄一张感谢卡或感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感谢卡通常寄给女主人。
在很多地方,结婚者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构申领结婚证(Marriage License),
说明个人婚姻情况。结婚证被视为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契约。
在有些州,申请结婚者还需接受是否患有性传染疾病的体检,
并且在结婚证生效之前有一个60天等候期(waiting period)。
一些急于办事的男女恋人会选择去内华达州等结婚手续快速简单的地方去登记结婚。
美国人的合法婚姻主要有三种:教堂婚姻、世俗婚姻和事实婚姻。
美国人的结婚花费平均约为8000美元,少的只花几百美元,多的则令人咂舌。
美国与许多国家共同欢庆三个全国性的节日(National Holidays):
圣诞节、新年和复活节。而美国自己的法定节日(Uniquely American Holidays)有八个:
感恩节、独立日(即国庆节)、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总统节、阵亡将士纪念日、劳动节、
哥伦布节和退伍军人节。对绝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感恩节和国庆节。
法定节日之外,美国最热闹、最多姿多彩的两个节日是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和10月31日的万圣节。
圣瓦伦丁节俗称情人节,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糖果或鲜花等礼品,共度浪漫时光。
万圣节的时候,孩子们装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挨家挨户敲门讨要糖果或者零钱,
如果不给就会捣乱。成年人则参加万圣节化装舞会和化装游行。
美国的少数种族还各自欢庆一些对他们具有特别意义的民族节日。
比如,爱尔兰裔美国人在3月17日庆祝圣帕特里克节,纪念故国的天主教圣人,
这一天许多美国人身穿绿色服装,表达对“翡翠岛”(Emerald Isle)祖国的敬意。
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
隆冬时节的四旬斋前日(Mardi Gras)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要举行盛大的游行狂欢活动,
这一传统可以一直回溯到当年法国移民在这里建立城市之日。
加拿大
加拿大国土面积998.46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它的东、北和西南部分别面向大西洋、
北冰洋和太平洋,南部与美国北部相连。
加拿大海岸线长243042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加拿大领土东西之间长达5514公里,横跨6个时区;南北之间相距4634公里;
位于北纬42°~83°、西经52°~141°之间。加拿大与美国的陆地边境线长8891公里,
是世界上最长的国境线。
加拿大全国分为6个时区,由东向西分别是纽芬兰时区、大西洋时区、东部时区、
中部时区、山地时区和太平洋时区。除纽芬兰时区外,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纽芬兰时区与大西洋时区相差0.5小时。加拿大东西两端相差4.5小时。
加拿大湖泊星罗棋布,数量逾万。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42个,
如休伦湖、大熊湖、苏必利尔湖、大奴湖、温尼伯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
最大的湖泊是大熊湖,面积31328平方公里。休伦湖内岛屿上的马尼图林湖的面积有100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中湖。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有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瀑布。
“加拿大”源于印第安人易洛魁的土语。1535年8月13日,
法国探险家J.卡蒂埃率领200余人乘船横渡大西洋,重返北美探险。
船行至安提科斯提岛附近海面时,随行的两名印第安青年说,
再向南行就可以到“卡拿塔”(kanata)了。“卡拿塔”是易洛魁土语“村子”或“居民点”的意思。
他们实际指的是一个叫斯塔达科纳的村子,即现在魁北克城所在地。
或许因为是谐音的缘故,卡蒂埃将此地印第安酋长的辖区称为“加拿大省”。
1547年哈蕾昂世界地图出版社首次将“加拿大省”标入地图,
并将其范围扩大到整个圣劳伦斯湾和圣劳伦斯河以北地区。
后来的探险家和皮毛商人又将“加拿大省”的范围不断扩大。
英国在《1791年宪法法案》中首次使用“加拿大”这个名称,
并将魁北克划分为上、下加拿大两个省。1841年,英国将两省合并为加拿大省。
1867年,英国在《英属北美法案》中将加拿大省与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合并,
组成加拿大自治领,“加拿大”从此成为正式国名。
加拿大在联邦成立后的近百年中,国旗是英国的米字旗上加一面盾牌。
1964年12月,加拿大议会通过了新国旗法案。新国旗是一面长和宽为2∶1的长方形旗帜,
两边是红色,中央有一白色的正方形,其边长与旗宽相等,上缀一片红色枫叶。
国旗两边的红色代表太平洋和大西洋,白色代表辽阔的国土,
有11个角的红枫叶象征着加拿大人民。
加拿大国徽的图案比较复杂,象征英法两国与加拿大的渊源。其中的雄狮、苏格兰狮、
爱尔兰竖琴、米字旗分别代表英国,百合花是法国王室的标志,枫叶象征加拿大。
国徽顶部是一个王冠,象征英王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国徽底部有一条蓝带,
上面有用拉丁文书写的加拿大国家格言“从大洋到大洋”,意指加拿大是横跨两洋的国家。
1867年自治领建立之初,使用的是一枚临时性的国玺。
1869年,正式的国玺在英国制作并交给加拿大总督使用。
国玺上刻有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像。以后,随着新英王继位,英国便授予加拿大新的国玺。
现国玺由加拿大艺术家E.阿尔德温克尔设计,
在一个圆形的四周用英法两种文字写有“加拿大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字样,
中间有女王像和加拿大国徽。国玺为英王所有,由加拿大总督在代表英王签署各种文件时使用。
枫叶和海狸。加拿大人喜欢枫叶,国旗、国徽、货币上都有枫叶图案,加拿大被称为“枫叶之国”。
1805年,法裔加拿大人首先把枫叶作为加拿大的标志,
以后枫叶形象开始用于一些重要庆典和仪式。
1860年威尔士王子访问加拿大,人们手持红枫叶欢迎。
1868年在英国授予多伦多和魁北克的盾徽上第一次使用枫叶,此后枫叶标志被广泛使用。
1965年枫叶作为加拿大新国旗上的主要图案,正式成为加拿大的象征。
海狸是北美最大的啮齿类动物,成年海狸身长70~80厘米,重约30公斤。
海狸素食,巢居,其皮毛光滑柔软,是裘皮中的珍品。以海狸皮为主的皮毛贸易,
在加拿大早期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1851年加拿大发行的第一枚邮票就用海狸做图案。
1975年议会通过法案,正式将海狸作为国家的象征物。
“安大略”一词源于印第安语,意为“美丽的湖”,原指大湖区的东端和北部。
加拿大全国人口为3542万(2014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全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
其中1/3以上人口集中在多伦多(596万)、蒙特利尔(398万)和温哥华(244万)三大城市;
8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南部沿加美两国边界长1000公里、宽200公里的狭长地带。
北部的育空地区、西北地区和努纳瓦特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9%,
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3%,平均每10平方公里才有1个人。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由200多个族裔构成,其中有12个族裔的人口超过100万。
他们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中国人、
土著人、乌克兰人、南亚人、荷兰人和波兰人等的后裔。虽然所有加拿大人都是移民的后代,
其间的区别只是他们祖先到这块土地上的时间早晚而已,但加拿大官方一般将这些民族分为三大类:
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梅蒂人)、建国民族(英裔、法裔)和移民民族
(以上两类以外的民族)。“建国民族”概念并没有得到一些少数民族的认可。
有观点认为,建国民族只包括英裔、法裔是不合逻辑的,或许称英裔、法裔为多数民族更合适些,
因为他们在人数上占绝对多数。“移民民族”概念也有些不妥,改称少数移民民族也许更准确。
加拿大印第安人包括20多个民族。印第安语是一种独立的语系,分为若干语族,
每个语族内又有多种语言。加拿大的印第安人有几十种方言,有些方言之间差别很大,
所以许多印第安人之间并不能用母语交流,需要借助于第三种语言。
2012年,72%的印第安人住在保留地以外。
不少印第安人现在反感“印第安人”这个称呼,而称自己为“第一民族”,意为加拿大最早的主人。
“第一民族”这个称呼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
现在印第安人在法律上获得了与加拿大其他民族同等的权利,如可以竞选和担任各级公职,
享受联邦政府所有的社会福利。此外,印第安人还享有一些特殊优惠政策,
如在保留地内免征所得税,享受免费医疗,免征部分销售税,享受住房津贴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上大学不仅免学费,还可得到生活资助。但印第安人至今仍面临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婴儿死亡率、失业率、犯罪率均高于其他民族的平均水平,而他们的平均寿命、
平均文化程度和平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印第安人有一所自己的大学——里贾纳大学印第安人联合学院,
这是加拿大唯一由印第安人管理并有权授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
英国在1763年夺取新法兰西时,英裔还是少数民族。
美国独立战争时有5万效忠派人士移居加拿大,成为最大一批迁入加拿大的英裔移民。
由于拿破仑战争对英国经济消耗很大,许多英国人包括战争结束后退伍的士兵纷纷到加拿大谋生,
使加拿大英裔人口激增。1791年,以英裔为主的上加拿大(今安大略省)人口只有6000人,
而1841年就增至50万人。到1850年,
上加拿大人口已开始超过法裔为主的下加拿大(今魁北克省)的人口。
加拿大联邦建立时,英裔在人口数量、经济和政治地位等方面均占优势。
他们欢迎来自英、美两国的移民,希望保持血统和文化传统的优势地位,并以此同化非英裔移民。
英国出于抗衡美国的需要,也支持向加拿大移民,尤其支持贫民移民,
以有助于缓和其国内的社会矛盾。英国通过移民法,专门资助移民中有困难的人。
在1871年对加拿大联邦4省人口普查时,英国移民及其后裔已占总人口的60%,
而法裔只占31%,英裔人口大大超过法裔。
目前英裔在加拿大全国人数最多,除魁北克省外,在各省都属多数居民。
所谓英裔是对苏格兰人、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后裔的统称,
但他们并不自认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有半数居住在加拿大的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并不承认自己是英格兰人。
英裔在加拿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其人均收入高于除犹太人以外的其他民族。
加拿大的政治法律制度有许多源于英国,许多节日也与英国人有关,
如情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国庆节。加拿大文学、艺术、音乐、电影、
建筑在二战以前受英国影响很深,这种影响至今仍很明显。
实际上很难将英国的影响同加拿大自己的东西分开,除魁北克省以外,
加拿大全国是英语文化为主的多元社会。
加拿大华人的历史是非白人少数民族饱受欺凌、艰难创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华裔已成为英裔、法裔以外最大的少数民族。
华人自19世纪中期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淘金,开始了其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华人移民来自广东,主要是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南海、番禺等地,
其中有许多人是从美国转道而来加拿大的。华人最初除从事挖金矿、
修铁路等艰苦危险的工作外,还从事饭馆、洗衣、理发等服务性行业。
他们大多是青壮年劳力,没有家属,有了积蓄就寄回家,许多人并没有永久移民的计划。
加拿大政府在1885~1947年根据《华人移民法案》,
对华人移民采取了“人头税”限制和禁止移民的措施。直到1947年该法案被废除后,
才有较多的华人家属移居加拿大。尤其是1967年新移民法的实行,
才使华人首次获得与欧美移民同等的权利,也使来加的华人大量增加。
到1981年华人总数已接近29万,1986年华人人数增加到41.4万。
在这5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5万人。1968~1987年,分别有16万中国香港人、
1.8万中国台湾人和3.2万中国大陆人移居加拿大。1990年华人人数达到60万,
1994年为71万,1996年为86万,2006年为103万,2011年为132.5万。
在近50年,加拿大华人不仅数量有了迅速增长,人口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最初的华人移民大多没有文化,更不懂英、法语,
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没有多少语言交流的服务性工作。
但他们的后代和后来的华人移民的文化程度逐渐提高,
在就业选择上比他们的前辈有更多的余地。
20世纪90年代前后移民加拿大的华人的条件更优越了。
如来自中国香港的华人移民,他们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有大学本科或更高的学历,
移民前就是中、高层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还有充足的创业资金。
在加拿大的中国香港移民中人数最多的是企业家、投资人和工商管理人员。
这些人往往买最好的房子,开最豪华的车。华人在加拿大人中的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加拿大因其多元文化而有不同的习俗,如印度裔教授在校园里仍穿着民族服装;
日裔人家中仍摆着“榻榻米”,墙上挂着军刀;有些阿拉伯移民在家里仍用手抓饭吃;等等。
但从整体而言,加拿大属西方社会,主体的习俗具有西方文化特点。
西方人的私有观念和权利意识很深,在包括习俗在内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反映出来,
如我的住宅领域、我的停车位、我个人的事、我的时间,
在这些方面如果不注意就会引起误会和矛盾。由于加拿大人很重视自己的权利,
他们一般也很尊重他人的权利。在与加拿大人交往时,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加拿大地广人稀,一般不需要排队购物,但生活中仍有次序问题。
如等电梯时,在电梯外面的人一般是自觉按先来后到的次序进入电梯。
在银行办事有时出现排队现象,但人与人之间会留有足够的空间,
排队者一律等候在“一米线”以外,无论前面的人办手续的时间有多长,
后面的人也没有催促或抱怨的。在马路上,司机看到有行人通过马路一定会主动停车挥手让行人。
行人过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时,不论此时有没有车辆经过都会止步,等待绿灯亮时再前行。
有的十字路口没有信号灯,只有停车观察的标志,司机会根据先来后到的次序通过,
如果各路口同时都有车等候,会出现各个路口依次只走一辆车的现象。
守时是与加拿大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加拿大人的时间观念很强,
许多事情包括朋友间拜访都要提前预约,突然造访是不礼貌的。
约好时间就要准时,如果迟到,应该先道歉,再谈正事;如果晚了15分钟以上,
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因为无端让别人等待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或许因为加拿大是世界文化的博物馆,或许因为加拿大始终是移民国家,
加拿大人对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现象习以为常。加拿大人的宽容表现在许多方面,
在课堂讨论中发生争论是很正常的,但他们在争论时一般能做到心平气和、
不情绪化、不提高声音;在弄明白对方的基本观点后,不自以为是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
而是求同存异或保留各自的观点。如果说这是学术宽容很正常,那么对宗教信仰的宽容就很难得了。
加拿大是个多宗教、多教派的国家,各种宗教和教派之间竞争激烈。
教派竞争不仅表现在教义上,更表现在对新移民的争取上。
因为新移民离开了原有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容易发生变化,有的新移民原本就没有宗教信仰,
更容易成为各教派争取的对象。教会人士往往在热心帮助新移民学习语言、
熟悉环境的同时,也介绍自己的信仰,但他们绝不勉强别人接受,也不会公开贬低别的教派。
加拿大人比较直率,谈话不绕圈子。公务员办事,能办的一定办,不能办的明确说明。
学者们在学术交流时也愿意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既节省时间,也方便别人。
加拿大人讲究个人自由,不喜欢勉强别人。如果请你吃饭,
而你因不愿意让人家麻烦或破费而谢绝,他一般不会再请你吃饭。
同样,如果你应邀到别人家中吃饭,主人问你是否要添饭加菜时,如果你说不需要了,
主人绝不会再劝你多吃。加拿大人不会随便请人吃饭或去酒吧,更不会劝烟劝酒,
如果他愿意请客,一定是认真的,而他对你的回答也是尊重的。
加拿大人这方面的习惯表现在很多地方,如加拿大人不会事先不打招呼而敲别人家的门,
即使是很熟悉的邻里之间的拜访,也要先打个电话征求对方同意。
去医院看病也要预约时间,看病时在单人诊室,方便病人介绍病情和医生的检查。
所有的公共厕所都设有残疾人专用设施,公共场所一定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十字路口会有专为盲人设置的蜂鸣器。
加拿大很重视为社会做义务工作,或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提供社会服务,或是直接捐款。
1996年平均每个纳税人为此捐款730加元,总计40亿加元。
值得一提的是,乐于奉献与富裕并无直接关系。一些富裕省份在这方面不是最慷慨的,
而像马尼托巴、爱德华王子岛、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等收入不高的省份的居民却奉献最多。
加拿大人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各种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志愿者不仅意味着无偿,
而且是出自个人的意愿。从世界范围看,加拿大人的奉献精神也是很突出的,
25%的加拿大成年人做过义务工作,而美国人中只有20%,英国人中有15%,法国人中有10%。
加拿大人重视社会义务工作,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这种工作中可以得到金钱以外的收获。
做社会义务工作可以扩大社会生活的范围,结识许多新朋友,得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如家长鼓励孩子参加慰问老人的活动,可以使孩子受到敬老教育,懂得关心别人。
加拿大人很注重一个人的社会经验,所有高中生都必须有义工的经历,
在一些大学里申请某些奖学金时,还需要提供参加义务活动的证明。
参加社会义务工作既是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丰富个人阅历的一个有效途径。
加拿大人热爱自然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保护野生动物、爱晒太阳、爱野餐、
爱旅游时睡帐篷和喜欢养宠物等。加拿大在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修建高速公路时,
要专门相隔一定距离修一个涵洞,成为小动物的过路通道。
在路边经常可以看到提醒司机注意狼、鹿或熊等野生动物的警示牌。
有时高速公路忽然堵车了,你千万别以为出事故了,很可能是车队在为动物让路。
加拿大人爱护小动物,以至公园里的野鸭,
公共广场上的野鸽,马路旁树上的松鼠都不怕人。
加拿大人爱晒太阳,或许是因为冬季太长的原因。除冬季外,每逢好天气,
加拿大人愿意享受日光浴。学生在有太阳光的地方看书。主妇们将餐桌摆到院子里。
很多人长时间躺在草地上。如果是夏季,更有人身着泳装,将身上涂满橄榄油,
在阳光下暴晒,尽管附近没有海滩、湖面或可以游泳的地方。
加拿大人爱野餐,不仅喜欢在自家院里烧烤,旅游时也愿意自备食品在露天享用。
很多旅游点都专门设有露天烧烤的场所,备有木柴等燃料。
很多加拿大人旅游时还自带帐篷,到旅游地专设的帐篷点去宿营。
各帐篷点一般都有公共水电、厕所等设施,收费很低,甚至免费。
大学生非常喜欢在暑期开车带帐篷外出旅游,既便宜又亲近自然。
加拿大人爱养宠物,尤其喜欢养狗,将狗视为“家庭成员”,甚至照全家福照片时也忘不了狗。
禁忌也是一种习俗。加拿大人很随和、友善,不会因为禁忌而令人尴尬,但入乡随俗,
有必要了解一下他们不喜欢的事。加拿大人很在意个人隐私,
谈话中最好不涉及对方收入、信仰、政治立场、婚姻等,如果是女士,还应包括年龄、体重等。
对老年人不要说“老”,礼让要适度,想让座或帮忙前最好问人家是否需要,以免尴尬。
饮食上,加拿大人不吃动物内脏(鹅肝是一种例外),不吃禽类的脖子、爪子等,
也不喜欢臭豆腐之类的怪味食品。加拿大人一般不劝人多吃饭,更不会劝烟酒,
这些被中国人当作热情好客的习俗并不适用于加拿大人。加拿大人不喜欢大声说话,
更不喜欢在公众场所喧哗,西餐馆、咖啡馆里人很多却不嘈杂,
因为他们说话的音量刚好让对方听清。说话声音大,对无关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噪声。
加拿大人不喜欢数字13,有些高层建筑没有13层,12层之上是14层。
加拿大人是多民族的群体,在习俗问题上有时要“因人而异”,与印度裔、韩国裔、
非洲裔等加拿大人打交道,则需要专门了解这些文化的特点。
加拿大土著居民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以前信奉原始宗教,主要是萨满教。
土著居民信仰的萨满教与亚洲东北部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信仰的萨满教很类似,
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萨满教在加拿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形式,
有的土著部落崇拜动物,有的崇拜植物,还有的崇拜山。
主持宗教仪式的人被称为萨满,萨满声称能与神灵沟通,为部落祈福消灾。
16世纪,随着法、英殖民者的到来,罗马天主教和新教传入了加拿大。
此后,其他宗教也随着移民进入了加拿大。加拿大的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不得因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因此各种宗教及其教派都可以在加拿大自由发展。
加拿大人的宗教信仰十分普遍,1991年有88%的人表示信奉某种宗教。
1992年,15岁以上人中有1/4的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宗教活动,
有1/3的人每月至少去教会活动一次。从1985年到2005年,
每周都去教堂的人数在持续减少,尤其是在45~6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
每周去教堂的人数比例,由1985年的39%,减少到2005年的22%。
教徒中女性比男性多,她们参加教会活动也更积极。教堂同邮局、
银行和学校一样遍布各个居民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哪怕只有几户人的村落也会有一个简易的教堂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
加拿大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万多处,各类神职人员约3万人。
在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仍居首位,有教堂6000多座,信徒1200多万。
新教教徒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减少,
由1921年占总人口的56%到1971年的44%,再到2002年的36%,但仍有1000多万人。
新教派系很多,主要有联合教会、圣公会、信义会和浸礼会等。
1794年,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士开始在土著人中传布东正教,
现有主要教派是希腊东正教和乌克兰东正教。犹太教徒人数虽少,
但在加拿大社会中影响较大,他们主要集中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两大城市。
1991年,加拿大非基督教信徒约有75万人,他们主要信仰佛教、
伊斯兰教、印度教和锡克教,这些宗教近年来随着亚洲新移民的涌入增长很快。
在1991年的统计中,最小的教派是一种被称为“Kabalarians”的神秘派,只有115人。
加拿大不仅宗教的种类多,各种宗教内的派系也很复杂。
以佛教为例,可以了解其内部的复杂性。一般认为,佛教是在19世纪末由日本移民带入加拿大的。
最初,温哥华地区的日本佛教徒由东京委派的教长管理,
至194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16个佛教寺庙。1955年日裔佛教徒在多伦多召开佛教会议,
成立了加拿大佛教协会。1987年,加拿大佛教有18个教区,信徒3000多人。
近几十年来,随着亚洲移民的增多,加拿大佛教的派别也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加拿大佛教有小乘上座部和大乘传统。上座部继承了斯里兰卡佛教传统,
在温哥华、多伦多和渥太华都建有佛寺和协会。一些教会长老是欧美人,
曾在印度或泰国等地学习并获得教职。可见,即使上座部的内部也有不同的传统。
加拿大大乘佛教团体来源于中国藏传佛教,其中主要有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和噶举派等。
禅宗起源于中国,现在已遍布加拿大全国,其内部有日本禅宗、朝鲜禅宗、越南禅宗等。
1986年在温哥华成立佛教协会,会员全是华人。
加拿大有影响的佛教团体有加拿大佛教联合会、国际佛教基金会、多伦多佛教联盟等。
佛教在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中发展,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
伊斯兰教的情况与佛教类似。在渥太华和阿尔伯塔省很早就有穆斯林移民的定居点,
1938年在埃德蒙顿建立了第一个清真寺。加拿大的穆斯林来自60多个国家,
他们语言不同,民族背景不同,使加拿大的伊斯兰教也呈现出众多的派系。
目前加拿大绝大多数穆斯林居住在安大略省。
宗教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挑战面前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形势,其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作用已无法同中世纪和近代初期相比。
虽然今天的加拿大人绝大多数仍信奉宗教,但宗教已丧失了其昔日在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无论哪种宗教或教派都缺乏将复杂的移民社会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感召力,
以及必要的财力和人力。
另外,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加拿大社会也不易产生权威的宗教和宗教的权威,
信仰什么宗教取决于个人的文化背景、经历和信念。
加拿大人已经在观念上接受了公共生活的世俗化和宗教生活的个人化。
如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要求独立,并非因为他们具有天主教背景,
而是基于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在加拿大,总的来说,宗教是社会生活的稳定因素,
如教会人士抨击日益走高的离婚率,呼吁维护家庭,为了社会利益而约束个人欲望。
每周日上午,电视中都安排有宗教仪式和布道的实况转播节目。
在加拿大的中小城市,尤其是草原地区的农业区,星期天去教堂仍是很多人的习惯。
教堂的气氛与一周的紧张生活形成反差,使人们精神放松,
在这里可以与熟人交流并结识新朋友。教会在发挥心理调节作用的同时,
也努力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如基督教教堂举行宗教仪式时的音乐伴奏也不再是清一色的管风琴,
电子音乐甚至爵士乐、摇滚乐都属引进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