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卡里瑟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

《释迦牟尼:从王子到佛陀/(英)卡里瑟斯》

佛陀和苏格拉底都敬鬼神而远之,对怪力乱神不感兴趣,可是他们却热切关心人生的目标和指引。

第一件事实是,佛陀出生在释迦族,生地大约在释迦族的都城迦毗罗卫(Kapilavatthu),
也就是今天尼泊尔低地台拉河谷(Terai)地方的蓝毗尼镇(Lumbini)。
第二件事实是,佛陀的家姓或族姓是乔达摩(巴利语Gotama,梵语Gautama;
他被尊称为佛陀,也就是“觉者”,是在他获得开悟之后;
本书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只用佛陀来称呼他)。

沙门团体所关心的不再是人类社会,而是其边际:
生死大事以及此生转瞬即逝的浮相背后的广大精神世界。
他们好像从远方俯视恒河盆地的社会,深深地蔑视它。
他们就是没有家室的行脚僧人(paribbajakas),
有精神追求的人(spiritual strivers,巴利语samaas),
离弃了世间及其一切利益的人。但是,他们可能也是印度唯一真正的世界主义者,
是全世界的而非全世界某一部分的公民。

因为在家者为了追求世俗的目标,比如性的快感、生儿育女、
发财致富和支配他人,就必须造业(梵语karman)。
这些业不包括不招果报的行为,比如说刷牙,
而只包括招引果报或者带来结果的行为,
这些行为会从实质上影响你自己或旁人的状况。
另外,这些行为在完全可见的效果之外,还会带来精神上的结果,
因为它们身上附带着给无助的在家者创造另一付身体和生命使他转世投生的力量
(如果这听上去有些古怪的话,请记住比起那种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使我们上天堂下地狱,
或者给我们招来超自然惩罚的信仰来,它并不缺乏理性)。
而当他转世投生以后,他注定要在另一个生命里继续受苦和欲求,
就像他在这个生命里一样。

尽管登山运动所锻炼出来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会有利于登山者个性更广的发展,
可是这些能力和素质却未必一定如此。这是因为勇气和耐力这类品质,
也可以被用来达到非常不道德而且带有破坏性的目标。
所以,虽然佛陀掌握了禅法,
可是光靠这些禅法是不足以把他从普通人的醒觉生活中解脱出来的。

佛陀的僧徒不对未来和过去作玄想,也不会思考世界有无终始这类深奥的问题。
他们把全副精力只放在一件事上,就是“这一寻臭皮囊”
(this fathom-long carcass)中苦的生灭。
佛陀说,知识有多种可能的形式,只有那些和直接经验有关的知识,
才和他追求解脱的弟子们有关。

佛陀不断地修炼自己,使自己不去注意那些感觉和冲动,
这些感觉和冲动通常都会产生作用或者反作用,从而阻碍他达到目的。
他不顾禁食之时饥渴的呼求,
同样也不顾因长时间坐枯禅所带来的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神上的散乱。
这样长时间修行的效果——如今日的坐禅人所证实的那样——
不仅可以使人随意获得心神的安稳,而且可以打破各种根深蒂固的、
机械的、无意识的习惯。通常一个人会停止禁食去吃饭,
可是苦行者不会这样。通常一个人还可能因为一个姿势变得越来越难受而放弃它,
可是坐禅人不会。想体会一下坐禅的感觉吗,试试这个实验吧:
拿一把舒适的椅子,摆个最舒服的姿势坐上去,
保持这个姿势不变,试着坐上一个小时。
佛法能够预见到,几分钟内你就会想挠挠鼻子,转转手指,挪挪腿脚。
如果一个人能够一心不动地观察这些欲念的升起和谢落,那又会怎么样呢?

在佛化诸国中,佛陀之开悟,一般被认作是在阴历毗舍遮月(Vesakha)
——相当于四五月份——满月时的某夜,佛陀坐在一棵硕大的菩提树下
(ficus religiosus)时发生的。

据《伽蓝经》说,佛陀和一群比丘云游穿过这片地区,一群伽蓝族人听说佛陀来了,
就跑到羇舍子村(Kesaputta)问他一个问题:
“有沙门和梵志来诣伽蓝,但自称叹己所知见,而呰毁他所知见,
我等闻已,便生疑惑,此沙门梵志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佛陀为他们解惑说法,这次说法常被后世引用以证明佛陀不崇尚教条主义,
而是鼓励个人判断。他对伽蓝人这样说:“
不要轻信传闻,不要轻信传统,不要轻信传说,不要轻信学问,
不要只倚赖推论或推断或深思,不要倚赖对此一说或彼一说的考虑和赞同,
不要因为它看上去适当而相信,不要因为出于对某个苦行者的尊敬而相信”。

《妙法莲华经》白话文版

摩诃迦叶接着说偈道:"那位长者知道自己的儿子愚痴低劣,是不会相信他的话,
也不会相信他是自己的父亲的,所以,他没有直说,而是以权宜之法,
另外派遣独眼、低矮、相貌丑陋、又无气质的人,让他们传话其子说,愿雇他扫除粪便,
将加倍付给工钱。穷子一听,便高高兴兴地同他们来了,从此,
就在其父家中干起了清除粪便、打扫房舍等肮脏而低贱的工作。
此后,长者时常从窗户之中看见自己的儿子,心想自己的儿子真是愚痴低俗,
竟然只喜欢干这种卑微的工作。有一天,长者穿上破旧油污的衣服,手持除粪器具,
这种方便权巧之策,来到儿子呆的地方。使他得以接近儿子。
他告诉儿子,要勤快劳作,并增加了他的工钱,满足他的饮食,
为他的卧床铺上优质芦席和厚实而暖和的被褥。就这样,长者苦言相劝,
要他一定要振作起来,勤奋工作。另外,长者还以柔和的语调安慰他,
说以后将把他视同自己的儿子一样。这位长者是有智慧的,
他逐渐引导儿子,让他自由出入,心境慢慢提高。
在长达二十年的家务劳作过程中,长者逐渐将金银、珍珠、玻璃等各种财物的支出、
收入等情况全告知自己的儿子。不过,儿子并不知道父亲良苦用心,
他仍然将自己视为外姓之人,一直住在门外的草庵之中,
他心中也只盘算些贫穷低微的事项,不认为自己会有父亲这样多的无量财宝。

好比那位富裕的长者,他知道儿子志向低劣,所以先以方便权宜之法柔伏其心,
然后才付给他一切财物。佛也是如此,他示现为一位平凡的老比丘,
但却一眼看透众生喜欢小法的低劣心境,所以,佛便通过方便权巧法门,
慢慢调伏其心,然后才教其大智大慧,令入无上佛道。